一位自卑大学生超越自我的案例报告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2014-04-10 10:09:06崔丽萍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自卑心理学辅导员

崔丽萍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安徽亳州,236800



一位自卑大学生超越自我的案例报告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崔丽萍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安徽亳州,236800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了一位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超越自我的案例。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卑表现为自我评价偏低、人际关系敏感、家庭气氛紧张等现象。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法和积极系统组织法为自卑大学生设置合理的教育目标、创设诱发情感体验的生活情境、创造温暖的寝室与家庭氛围,可以引导他们走出自卑,超越自我。

积极心理学;自卑

1 案例背景

丁同学,女,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该同学性格内向,缺乏自信,说话容易脸红,紧张时声音颤抖,不敢抬头。她曾向老师询问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景,并表示对学好该专业没有信心。半学期后,她致信辅导员,内容大致是自己很笨,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如唱歌、跳舞、绘画、钢琴等力不从心,母亲让自己退学出去挣钱。

2 心理测试结果分析

自卑是“一种由于自我评价过低而引发的消极情绪体验”[1]。适度的自卑能激励人奋发向上,而过度自卑则会产生情绪低落、情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为了解丁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无躯体症状和自信水平,征得她同意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她提供了UPI、SCL-90和自信心测试三个心理测试量表。丁同学的UPI和SCL-90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但UPI测试的第26个关键项目(对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的得分为1,SCL-90测试中的人际关系敏感程度得分为1.98(临界值为2分),自信心指数为35%。这些结果表明丁同学的自我评价偏低、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敏感。

2.1 自我评价偏低

丁同学的自信心指数为35%,远低于正常水平。她认为自己无论是跳舞、钢琴、绘画还是音乐,都比别人接受得慢,还害怕同学嘲笑。然而,她第一学期综合测评成绩在班级46名同学中排名24位,英语成绩为89分,并不是她认为的什么都学不好。综合测评是由学习成绩和活动荣誉构成的,其中,她的活动荣誉分为0。丁同学从不参加任何团学活动,认为自己在台上肯定会被人笑话。

2.2 人际关系敏感

丁同学的SCL-90测试中的人际敏感得分为1.98分,与2分非常接近。UPI量表得分虽然在正常值内,但选择了很多诸如“觉得别人轻视自己、厌恶交往、感到自卑、过于猜疑、不相信别人”等条目。在班级里,丁同学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处。丁同学的同桌也是她的室友之一,是个不合群的女孩,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丁同学其他四位室友也比较内敛,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交往中,丁同学总是自惭形秽,认为自己矮丑穷,有心事也不会跟同学、朋友说。丁同学认为同学和朋友不理解自己,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表达。

2.3 家庭气氛紧张

丁同学的父母务农,哥哥务工,父亲忠厚老实,母亲强势,他们的文化水平都很低。她母亲认为女孩读书没用,还不如早点去打工挣钱,经常在言谈中责骂女儿“笨死了,学习又不好,读什么书”,因而强烈阻止她上大学。曾经由于这个原因,丁同学高考后离家出走一个多月。她哥哥比较开明,支持他读书,为她提供上学费用。在交谈中,她认为自己目前的困境不能跟母亲说,她害怕自己说了之后会遭到母亲的谩骂。

3 解决思路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研究的是“平均水平普通人”[2]的正向的、建设性的力量和潜力。它提倡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人的能力和动机,对个体进行更有效的干预,从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除了沿用过去消极心理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外,还形成了积极情感体验法、积极心理辅导法、积极组织系统法等研究方法。

高等学校的学生正是平均水平普通人中的一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激发潜能,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和情感,带领他们走向成功与快乐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所在。积极心理学认为,增强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体验,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自信、自尊、乐观、希望等优秀的人格品质。丁同学的自卑一方面源于她的家庭教养方式,另一方面也跟她很少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关。辅导员要鼓励丁同学将自己的潜能开发出来,通过一个个小的成功体验,促进积极情绪和情感的形成,从而自信、快乐地生活。因此,需要采用积极情感体验法和积极组织系统法对她进行辅导。

积极情感体验法是指“个体通过积极主动的亲历某种情境或事物,引发对该事物或情境深刻、真实的理解,因而产生具有行为倾向的感官愉悦和心理满足感,并生成意义的方法”[3]。积极组织系统法强调“将人的积极品质的培育放在组织系统中培养,积极的组织系统如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是产生积极力量和情绪体验的源泉”[3]。一方面,通过积极情感体验法培养丁同学主观层次的积极体验,强调人要合理地对待过往、愉快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另一方面,挖掘她的潜能,激发她的活力,帮助她培养希望、自信、乐观、人际交往、关注未来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另外,还要关注丁同学的家庭组织系统和学校组织系统的各种关系,这是她构建积极人格的重要支持力量和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

4 实施过程

4.1 设置合理的教育目标,诱发积极的情绪体验

由于丁同学英语成绩较好,已通过英语B级考试,因而特别要求她过英语四级,参加学前教育专业的讲故事比赛,希望她通过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自信的感觉。首先,要求丁同学每周利用三个晚自习学习英语,即每天15个英语单词,两篇阅读,每周为她批改一次。一学期后的英语四级考试,她的成绩是456分,成为班级第二位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同学,她也从中体会到付出与成功的快乐。其次,参加讲故事比赛,作品是《长颈鹿和小猪》。笔者对丁同学的吐字、发音、语调、仪表、表情和感染力等进行详细的指导。第一次背诵时,她不停地捂嘴巴、拽衣角,声音非常小。从大声朗读、背诵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再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丁同学不断取得进步。为了锻炼胆量,丁同学每天到教师办公室表演,再讲给寝室同学听,最后到班级试讲。正式比赛时,她虽然只获得三等奖,但这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了。她说:“老师,我以前好羡慕那些在台上很淡定的同学,现在我也做到了,好开心呀!”最后,鼓励她提前准备专升本考试,她想了很久,选择了小学教育专业,这样可以避开自己不擅长的音乐和舞蹈,发挥自己的长处。

4.2 创设多种诱发情感体验的生活情境

创设、挖掘生活中的感动瞬间,让丁同学体验信任、幸福和快乐的感觉。通过回顾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她对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反思和升华,忘却过去不良的情感体验。

一次,丁同学寝室的代同学生病,丁同学和老师一起将代同学送到医院。代同学病情严重,曾经在医院吐血两次,晕倒一次。丁同学虽然害怕得偷偷哭泣,但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代同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耐心,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的善良。同学们非常感动,对她表示赞赏,她也收获了尊敬、快乐与友谊。

随后,丁同学和她的室友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心有千千结”环节让她们宣泄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敞开自我;“相伴成长”环节让她们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树立合理的人际期望;“携手前行”环节让她们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永远是朋友”环节让她们总结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收获与感想。丁同学与宿舍成员间的沟通变得顺畅、和谐了。

4.3 争取家长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和情感体验的力量源泉。丁同学的自卑源自她的家庭教养环境,争取丁同学母亲的支持和理解尤为重要。笔者多次致电丁同学的母亲,告知丁同学取得的进步,对丁同学表示赞赏,也请她多表扬、鼓励丁同学。虽然她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对老师关心丁同学学业的态度非常欣慰,承诺会支持、鼓励她读书。一段时间后,丁同学很激动地打电话说:“老师,我妈居然主动给我寄钱交自考专升本的费用耶!”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丁同学的自信心指数上升到55%,大一第二学期的综合测评在班级排名第13。她在QQ说说中写道:“心若向阳,无需悲伤。”同时,她还上传了自己上美术课时做的手工作品照片。

5 启 示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积极心理学能帮助辅导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高校辅导员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升自身的心理学素养,让知识与情感在教育中发挥最大、最佳的作用。

[1]张国民.大学生自卑心理及防治刍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8-60

[2]周秀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07-108

[3]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15-18

(责任编辑:刘小阳)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5.031

2014-01-26

崔丽萍(1986-),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G448

A

1673-2006(2014)05-0103-03

猜你喜欢
自卑心理学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30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8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自卑的地方
商业评论(2014年4期)2015-02-28 15: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