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背景下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思考

2014-04-10 09:33:43霍无忌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顶层依法治国主体

霍无忌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新历史背景下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思考

霍无忌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有不同的内涵和发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和力量源泉的作用,把做好顶层设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相统一,是群众路线内涵的新发展,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现实要求。

群众路线;依法治国;顶层设计;人民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所形成的根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党始终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注重发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作用,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革命胜利走向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建立了牢固的执政基础,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政治威信和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形象,促进了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群众路线的内涵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俱进,要义在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

无论从哲学的视野还是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看,在思想建设、理论创新和制度设置以及发展布局和作风要求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就是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持续推进群众路线的完善和发展。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是运用和发展群众路线的历史典范。他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他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他创造性地引导并构建了一种注重主体意识、自信的、昂扬向上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内涵指向。战争年代,他提出了“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2]。党领导千百万的人民群众构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运动的形式,依靠群众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党贯彻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党领导人民恢复国民经济、镇压反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民经济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3]正是基于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需求的实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富民强国。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为切入点,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穷,逐步强盛和富裕起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内容和现实要求。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日益富强,改革的红利显现,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破除各方面机制体制弊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全党自上而下广泛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体现了党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信念和决心。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的种种原因,社会价值观念诉求的分化和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群众的需求复杂而多样,群众工作的环境、条件、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路线的内容更加丰富甚至复杂,面临的问题更加广泛,对新形势下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带来了相应的困难、风险和挑战。但有一条不能变,即群众路线不能变,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核心不能变。面对不同层面群众的纷繁复杂的需求,我们党必须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执政自觉,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群众路线贯穿在党的政策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落实实施之中,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对群众路线内涵的新发展,是坚持依法治国与坚持群众路线相统一的重要体现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4]法律是执政者与人民的约定,是执政者的行政行为规范和人民群众的社会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固、社会稳定和兴旺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安居、和谐的要求。《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所处的执政地位,客观上使党与人民群众处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相互关系中。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6]也唯如此,才能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依法治国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则是: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实施的落脚点和受益者,依法治国必须要有人民群众的认同、接受、参与和遵守。《决定》明确提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7]。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要特征和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把依法治国和群众路线相统一的重要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活动既受客观规律制约,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一贯强调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作为“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和“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自然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而不是客体,自然就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厚力量源泉和智慧源泉。同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一样,《决定》提出的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坚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依法治国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一样,都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两者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即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主体、责任主体、推进主体,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力量主题、监督主体、受益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首要的是着力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人民群众也应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把法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与行,才能充分体现并发挥好人民群众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的主体地位作用,发挥好力量源泉的作用。

三、把做好顶层设计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机结合是群众路线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体现和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党的领导之所以有权威,就是因为在决策中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如何在长期执政中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与作用的执政自觉,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获得最深厚的力量和源泉。

实践证明,我们的人民群众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中华民族5000年深厚的文化积淀中蕴含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如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和而不同、讲信修睦的相处之道等,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凝结。而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化建设中每一条重要经验的创造和积累也无不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从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实行包干到户,到无数农民一家一户地创办乡镇企业、到自主创业者创办发展民营企业、到民间资本遍及传统手工业和高科技行业各领域,人民群众的勇于探索与敢于创新,汇聚成了改革开放的强劲原动力,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今天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我们党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积极为群众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充分条件。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是一个大国,不可能所有的发展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更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失误,否则,就会给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害,甚至无可挽回和弥补。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把改革不断推向纵深发展,顶层设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关乎改革发展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问题,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顶层设计对于国家的发展、对人民群众意愿和利益期望的引领至关重要。

在国际风云变幻复杂的背景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大视野下,把做好顶层设计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机结合,对接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推进顶层与基层良性互动,是推进改革的需要,也是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和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党的决策只有始终符合人民群众发展的要求,才能保证党的权威,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党和政府的威信才有根基。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价值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鲜明地写在旗帜上并落实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人民群众热爱生活,对生活怀着美好的梦想,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住房条件,追求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正是这种热爱和梦想,使人民群众具有不竭的创造力。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逐步实现,就应该是我们党做好顶层设计的目标导向。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机结合,就是要在顶层设计中强化以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导向;就是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追求美好未来的的智慧和创造为顶层设计提供实践经验参考;就是要破除种种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宽松的条件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和热情,引领和提升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问之所得,上升到政策的层面,不断推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8]

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做好顶层设计相统一,引领人民群众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更深层面和更多形式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管理,使得人民当家作主在本质上得以坚持和固守,使得人民群众合法的利益要求和意愿得到落实和满足,就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群众路的贯彻落实,是对群众路线内涵的丰富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3]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3.

[4][5][6][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uancha.cn/politics/ 2014_10_28_280526.shtml.

[8]中国共产党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

(责任编辑:王友才)

D252

A

2095—7416(2014)06—0091—03

2014-12-19

霍无忌(1987-),男,山东青州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管理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顶层依法治国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8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顶层设计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加快顶层设计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2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学习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0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0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