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

2014-04-10 08:49卢妙清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稿件

卢妙清

(肇庆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肇庆 526061)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编辑与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出版业从最初单一的纸质出版,发展到今天的纸质出版、数字出版、云出版等多种出版形式的并驾齐驱,编辑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也与日俱增.在21世纪各行业的竞争都处于空前激烈的环境下,以往单一的“文字匠”编辑显然已无法立足.那么,新形势下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方面.

1 “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

1.1 “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条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成大器之人,皆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抱有浓厚兴趣,甚至达到痴迷程度.身处21世纪这一知识爆炸、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不能让人牟取暴利,更不能让人一夜暴富,而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所以,学术期刊编辑只有爱上编辑职业,才能发自内心主动地策划和开展各项工作,迎难而上,解决各种问题.

1.2 “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客观要求

编辑工作单凭3分钟热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科技期刊的编辑,几乎每天都与枯燥的数字、抽象的概念、繁复的表格等打交道,由于科技论文写作的严谨性,有时候一个小数点或者一个单位用法就能让人琢磨半天,而科技期刊的编辑作为科技期刊的主体,在提升科技论文质量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1].所以,“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客观要求.只有爱上编辑工作了,才能自然而然地从内心地对编辑工作产生一种责任感,而责任感对于做好编辑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正因为一个个编辑在平凡岗位上的认真坚守,才保障了一篇篇优秀论文的出版和一份份精美刊物的面世.

2 去伪存真、学术至上的治学态度

编辑是来稿政治倾向的守门员和学术质量的把关人,只有秉承去伪存真,学术至上的治学态度,才能推进我国先进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首先,编辑是来稿的第一个读者,尤其是初审,往往决定着稿件是否被录用的命运,因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来稿都会送到复审专家手里,但是每篇来稿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期盼,这就要求编辑对待任何一篇稿件都不能怠慢.所以,编辑应努力抛弃个人的主观好恶,坚持以稿件质量来衡量取舍,而非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草率处理.

其次,尊重学理,学术至上.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除了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外,还需要较高的学术眼光、学术敏感度和学术组织能力[2].期刊收到的来稿范围非常广泛,很多来稿往往与编辑的专业不符,所以,对于每篇来稿,编辑不可能都是行家,这就要求编辑一方面凭借其良好的从业经验和学术嗅觉,认真审阅和甄别来稿;另一方面应尊重学理,不以一己之见牵强附会,对感到迷惑不解或自己把握不了的来稿,应不耻下问或就教于方家,确保在对来稿有了全面的把握后再给出处理意见,而非鲁莽行事.

第三,客观公正,凭良心做事.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有时免不了会接收到来自亲戚、朋友、领导本人或者他们所推荐的稿件,如何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地处理这些所谓的“关系稿”,是对编辑的人格和良心的一种考验.作为一个编辑,我们应时刻考问自己:是否以作者的单位取稿,如对“211”、“985”大学之列的另眼相待;是否以作者的职称和学历取稿,如对教授、博士的来稿格外关注;是否对有基金项目的来稿特别青睐……如此这样,通过不断地自我提醒,努力做到对所有作者一视同仁.编辑的天职在于传播学术,弘扬文化,只有凭着良心对来稿、作者一视同仁,以学术为尺度,以创新为准绳,才能真正发挥编辑的合理作用.

3 紧跟时代发展的综合能力

3.1 熟练运用现代化编辑工具的能力

21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几乎每个领域都离不开高科技的参与和介入,学术期刊编辑手段现代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时代,编辑伏案审读、纸笔修编的方式将越来越多地被荧屏扫描、键盘操作的方式所代替[3].现在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网上作业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如作者登录投稿系统投稿,编辑根据来稿种类和专业有针对性地送给专家库中的相应专家审稿,审稿结果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作者,编辑编校时运用修订功能与作者商榷稿件中的具体问题,完成编校后发校对稿请作者进行校对;还有,处理附有较多表格和图表的来稿,等等,都要求编辑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方能胜任.另外,像网页的制作,以及像《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物,在出版纸质版的同时把每期的篇目放在网页上以便读者和作者查阅,这些都要求编辑必须拥有熟练运用现代化编辑工具的能力,而且对这种能力的需求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迫切.

3.2 一流的编校能力

古往今来,编辑都免不了与文字打交道,文字修养和知识修养是做好编校工作的基础.对于一个编辑来说,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语感,才能为作者的文稿锦上添花.面对文稿,哪些是可改可不改的,哪些是一定得改的,而一定得改的又怎样改才能改好,这些都要求编辑必须具有精准的判断能力.进行编辑加工时,编辑必须站得比作者更高,看得更远,落笔更精当,才能为作者立言.所以文字修养是编辑工作者的基本功,同知识修养相互表里,相辅相成[4].编辑校对时,更要求编辑既能进入到作者的文章里面去,又能从中走出来,从而更好地审视、统观全篇.有时,仅仅一个字的改动就能让文句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在查找错漏或重复等方面,有时电脑可以帮上忙,但是对于优化、美化来稿,使其文通字顺,这种能力只有靠编辑日积月累的实际操练才能形成,所以,一流的编校能力对于编辑来说非常重要.

3.3 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处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复杂环境下,编辑必须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不至于落伍.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当代的编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只是满足于对别人文章的修修改改,而忽略了对编辑经验、工作感悟进行总结和提炼成文的话,久而久之,可能会流于“眼高手低”的层面.另一方面,虽然编辑的工作程序基本固定,但是每天接收到的每一篇稿件都是不同的,社会在发展,生活日新月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及时吸收新的知识养分,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来稿.同时,理论指导实践,通过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撰写成文的这一过程,也是编辑自身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水平.所以,拥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编辑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要求[5].

3.4 娴熟的沟通协调能力

编辑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内隐性,在一些人看来,编辑就是整天坐在办公室看稿子,似乎不用与外界打交道,事实不然.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顺利开展各方工作.首先,编辑是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审稿人的标准和眼光存在差异,同样的文章在不同的审稿人看来可能意见大相径庭.提意见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可能有些审稿人提的意见很委婉,注意作者感受;可能有些审稿人措辞各方面不太注意,提的意见非常直接和尖锐,甚至让作者难以接受.对于这些情况,编辑应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把审稿人的意见传达到位,又让作者心里好接受.其次,由于部分期刊面临生存压力,尤其对于已经实行转企改制推向市场的期刊来说,广告和发行成了其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如何使自己刊物的广告和发行业绩再创新高,其实就是考验编辑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了.因此,编辑除了应善于“动脑”和“动手”外,还应善于“动口”,努力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

4 “我奉献,我快乐”的服务理念

4.1 坚定的编辑信念和职业认同是做好服务的基础

编辑职业素有“为他人做嫁衣”的说法,具有较强的服务性.理念不同,境界不同,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就不同.由于编辑工作的内隐性,压力的持续性,成就感缺失和职业病的困扰等客观原因,以及编辑本身职业倦怠、职业焦虑、惰性心理等主观原因,学术期刊编辑容易滋生厌倦、麻木、退缩等负面情绪,所以,学术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应当提升正能量[6],树立坚定的编辑信念,坚定对编辑的职业认同.一旦有了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认同感,编辑就能在平凡而琐碎的日常工作中找到强大的工作动力和工作激情.另外,只有把坚定的编辑信念内化为自己精神追求的同时,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而不是秉着迫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去应对的心态,才能把服务工作真正做好.

4.2 在奉献中找价值,在奉献中找快乐

编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辅助作者尽善尽美地表达其所要表达的内容;二是及时认真地做好发行工作,确保作者和读者按时按量地收到刊物;三是尽量满足读者和作者的其它需求,如对于时效性很强的需要优先刊发的稿件,可视实际情况尽量予以优先安排.编辑的价值体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碎而平凡的的工作中,在把来稿一篇篇变成了铅字的过程中,却难以见到自己的名字,有些编辑由此容易产生灰心和消极心理.但是,如果能够认识到编辑的本职就是致力于为他人作嫁衣裳,志在奉献是编辑的光荣使命,那么,就不会心生埋怨了,而是会心甘情愿地去奉献,在为他人做好服务中找到乐趣,在奉献中找到价值,并让自己快乐起来.

5 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和自觉的文化意识

5.1 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

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就没有高质量的期刊[5].编辑的素质既包括编校的技能、运用现代化编辑工具等显性因素,又包括人文底蕴和文化自觉等潜在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编辑素质提高的本源,就应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文化意识的自觉[7].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来说,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思维能力、娴熟的编辑技能外,还需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8].具体来讲,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对人类、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9].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对于编辑个人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编辑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也有很大帮助.当然,良好的人文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这要求编辑平日里必须有意识地进行修炼和积淀.

5.2 自觉的文化意识

编辑工作有其特殊性,当一篇文章还是文稿的时候,其影响力可能很小;但是当把一篇文稿以铅字的方式出版并流传到社会上时,其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而作者数量之多,稿件内容之广泛,又是编辑无法左右的.编辑能做到的,就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自觉的文化意识认真审读每篇来稿,弘扬学术,倡导正义,维护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说到底,对于一个编辑来讲,拥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和自觉的文化意识才是最根本的,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也只有路走对了,编辑的工作才有了意义.

期刊的质量取决于稿件的质量,而编辑素质的提高对于更好地把握稿件的质量和价值,提高服务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学术期刊编辑,我们应以良好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业态度,扎实的综合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和自觉的文化意识投入到工作中,大力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期刊事业和文化事业跃升新台阶.

[1]杨兵,彭超群,李向群,等.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科研素质与提高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1059-1061.

[2]田明孝.编辑学者化与提升服务意识[J].浙江学刊,2006(4):13-16.

[3]刘仲秋.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优化[J].编辑学报,2006,18(5):395-397.

[4]张玟.提高编辑素质的途径[J].编辑之友,1992(3):18-21.

[5]卢秀彬.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三四五”[J].编辑学报,2002,14(2):137-138.

[6]卢妙清.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当提升正能量[J].编辑学报,2014,26(1):83-85.

[7]苗慧.编辑素质提高的本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5):89-92.

[8]原媛,李宗.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文素质探析[J].编辑学报,2011,23(2):177-179.

[9]王丽娟.大学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的再认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81.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科技期刊的分类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