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转型的新路径思考

2014-04-10 08:20李舒婷
三明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文明

李舒婷,庄 穆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可见,党与政府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的关注度,也表明农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本文从农业与人类生存方式关系、农业形态的进程转变、构建以生态哲学思想为主的生态农业等三个层面来加以思考,以期进一步阐明中国农业转型的新路径。

一、农业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关系考察

从人类生存方式的视角去研究农业转型的新路径,就须对农业与人类生存方式进行阐释,农业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与人类生存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自古以来,我国便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刀耕火种、粮食自给自足的农业思想根深蒂固,农业形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形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始终呈现出一致性。当前中国农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深刻理解这种变化,将成为建构中国农业理论与提出政策建议的基础,而生存价值观之变是当前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的组成部分,倘若不理解农业与人类生存价值观的关系,就很难深刻理解中国农业转型的核心路径与变化。

(一)农业在人类生存中的源始性地位

众所周知,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农业最大的作用即解决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最源始性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同时,农业能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以看出,处于重要地位的农业生产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稳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二)农业影响着人们的生存需求和消费取向

农业是关乎人类自身生存的重要导向,它直接涉及人类的生活观念、生活模式、消费取向等。在内容上,生存方式是指生命的存在方式、生存活动与生存样式;在逻辑上,生存方式是指存在方式的特殊状态。在传统农业形态中,人们多采取采集、狩猎等群居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器具的生产工具。自市场经济改革以来,农业现代化进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者为了吸引大众消费者,提供的物质产品须考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和谐统一,同时兼顾安全、营养、美味、实用等特点,它改变传统的过度、超前、大规模、污染消费,普及与实施低碳、节约、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变更人们的生存需求与消费取向。

(三)建立生态文明生存价值观

生态思想是建构可持续农业的前提,是一种合理利用环境与生物以及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生态结构与能量循环转化的综合农业思想,它实质是一种发展、整体、系统的农业思想。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种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化、石油为主的现代化“石油农业”迸发,石油农业的迸发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然而,后期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水土流失、濒危物种的灭绝、工业排污影响土地的质量等。鉴于此,不少学者开始深思,把目光转向了生态文明价值观上,试图借鉴农业生态思想,建立一种普世的生态文明生存价值观。

二、现代农业转向生态农业

(一)理论的转变

由现代农业转向生态农业的过程是自然观的回归,这一转变直接影响到生态理论的变化。现代农业主要集中于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角度进行研发与思考,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角度看,现代农业是基于从追求稳定的生存农业向商品农业、从工业化农业向知识化农业的转换,这一农业形态更多关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追求的是速度进程。然而,生态农业是从人与自然的理论角度进行,遵循生态适宜性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及可持续性农业理论。这一理论的转向正是农业转型的正确思考,是技术理论转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理论的凸显。

(二)性质的转变

纵观农业发展历程,农业大体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每一次发展都是一段渐进渐行的过程,传统农业是在原始农业的始基上发展,现代农业超越于传统与原始农业是科学与技术的融合。现今,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从大力追求现代农业到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对待农产品从追求数量到质量等态度与性质的转变。第一,20世纪70年代发展现代农业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劳动生产率与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如农药与化肥的用量呈加速度上升、能源危机严重化、环境污染、土壤侵蚀等。由于此类问题的凸显,我国正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与新模式,生态农业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选择,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道路。第二,随着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收入与生活宽度的广泛化,从追求温饱问题到生存消费模式高端化,从注重粮食作物的增产到关注食品的健康安全。对于严重违反自然规律的农业转基因食品,大部分民众都处于抵触状态,更关注食物的安全性、营养价值性。对于这一生存价值观的转变,在吉登斯看来,处于现代秩序之中的个体对于“我将如何生活”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以诸如吃穿行等有关重要的日常生活琐事的解决为基本前提。[1](P125)可以看出,老百姓对于塑造良好的生存质量以及生存价值意义的急切关注。第三,国家政策的呼吁,农业可持续性政策的倡导。从总体而言,我国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承受着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等问题,对此,政府既推广农业可持续性政策,又提供有效的技术与服务支持,如向农民提供优良育苗、种子、技术政策、信贷与信息的支撑,基于政府的政策支撑,生态农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农业转型至生态农业这一模式正是政府与人民相互融合的结果,它会大大加快农业生态效益化。

(三)结构的转变

目前,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粮食食物需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代农业潜伏着危机,农药的大肆应用导致作物的遗传基因狭窄化、生态的稳定性与多样性受到破坏,转基因食品等现代化农产品对人类的健康问题产生不确定性影响。鉴于此类问题的显现,我们亟须对农业的结构进行转变,不仅仅追求数量的增产,更要将现代农业科技与人类的生存融合,反思以往农业的不足,转变结构方式。因此,要转变大范围污染生态系统的结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健康之路。

三、构建以生态哲学思想为主的生态农业

自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中获得了自信。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试图征服、支配自然,产生了支配自然、与自然对立的思想。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出现,不断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这些境况,人类必须从自身与技术角度进行反思,从关爱自然的角度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创建生态生产方式的文明形式。

(一)建构科学的生态农业哲学系统,彰显生态哲学思想

在悠久的农业发展道路进程中,人类在前人的经验中进行总结与反思,尤其是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的出现,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体现出时代的精华。积极总结前人的经验,一方面是社会进步与农业快速发展所致,另一方面亦是思想的深刻运用,在农业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哲学的精髓,将哲学思想化作农业的实践动力,构建科学的生态农业哲学系统,推动着农业系统的不断进步。首先,我国农业经历数年的发展,从摸索到实践,从新生阶段到经验丰富阶段,具备了丰富的实践能力。如今,我们看到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正积极地对生态农业进行实践摸索。然而,生态农业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尚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当永不停滞地探索生态农业新道路。其次,遵循生态观、彰显生态哲学方法论。生态观的基本观点是: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有机整体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组合,它们不能孤立地存在。[2](P33)生态农业遵循了整体性思维、可持续性思维,生态哲学观引领着生态农业,指导着农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生态农业哲学思想中体现的生态文明与科技融通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原始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而我们当前正处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阶段。在这转向演化进程中,纵然技术有着“双刃”争论,仍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第一,科技寓于生态农业体系中,能够清晰把握农业科技未来。“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具有了农业高新技术,就控制了农业发展的制高点。”[3]集科技与生态于一体,是生态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深化现代科技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认识和指导的重要启示。第二,生态文明与科技相互融通,发挥生态农业价值最大化。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在改造大自然的进程中,人们拥有大胆与创新的魄力,可能会人为的导致自然的破坏,而生态文明是基于“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4](P88)。从另一方面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有效的生产工具与合理的生产方式,密切融通生态文明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发挥生态农业价值最大化。

(三)“生态农业”促使思维方式与生活观念的变更

16世纪以来,机械自然观孤立、静止看待事物运动发展的特征正处于盛行时期,那时,人们习惯将事物分解为独立、静止不变的状态进行思考。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扩大化,直接导致人类征服与凌驾自然的欲望上升,认为自然是屈从于人类的客体。这是一种功利性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在工业社会前一阶段似乎代表新的生存方式之可能性的那些力量正在消失。[5](P9)这一直接后果便是人类对生态系统几近疯狂的肆掠与征服,农业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这种主客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传统农业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范畴的基础上,认为一切以人类利益为主要的思想尺度,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运用,更加膨胀了人类的欲望,以一种功利主义心态的生活方式去实践,追求过分的奢侈私欲。然而,人类毕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理性的存在主体,一系列的弊端存在必然引起大众的警惕。基于此,一种新的生态价值思维观应运而生,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文明新路径并入农业文明进程中。这种以和谐生态系统为导向,使得合理农业方式与生活观念融入农业形态中,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休戚与共、协调发展。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对人类无利用价值和对农业生物有害的生物,以便减少有害或无用生物对环境资源的竞争与消耗,致使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急剧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6](P28)面对这一日趋复杂的农业变化形势,遵循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等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所趋。这意味着我们须充分认识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明确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首先,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对以往农业形式的“扬弃”,有助于理性的回归。生态农业是接近大自然的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有效断绝可能引发的生态失衡与环境破坏问题,是顺应社会发展所需,是农业建设回归理性的标志。其次,建设农业生态化,保障社会结构权利平等。目前,实施生态农业,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生存与消费等状态中,也反映在社会群体结构均等上。一定要切实关注农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实现安全粮食生产,保障生命质量。最后,深化与拓展生态农业,深刻体现生态哲学视阈,有助于构建绿色农业社会。生态世界观采用一种包容、多元、融合、和睦的形式活动,视生态为生命之本,乃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它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石油、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利用方式,开辟绿色能源通道,调整生产结构,转变人类生存生活方式。

纵观农业发展史,农业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再转向到生态农业。这一新路径无疑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推进人类生存方式的转变。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不同途径发展生态农业是各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2]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黄永奎.我国当前农业科技伦理的问题审视及构建研究——从个案分析谈起[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

[6]陈阜.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文明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请文明演绎
现代农业
漫说文明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对不文明说“不”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