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山,崔凤雷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深大模式”的内涵实考
——访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张道义先生
刘锦山,崔凤雷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编者按】本栏目由本刊和e线图情(www.chinalibs.net,www.chinalibs.cn)合办,对图书情报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特约访谈。受访专家就特定问题的真知灼见将陆续见刊,以飨读者。本期受访专家为张道义研究馆员,他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自1985年起在深圳大学图书馆工作至今,现任深圳大学图书馆馆长,并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图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深圳大学创建于1983年,因特区而立,为改革而生。深圳大学图书馆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为宗旨,并以开放的态度服务于社会,努力建设成为综合型的学术性图书馆。在与深圳大学图书馆张道义馆长的交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改革和创新理念的深入指导下,在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基础上,深大图书馆在技术、管理、服务、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从而铸成备受业界关注与推崇的“深大模式”。
刘锦山:张馆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首个经济特区,三十多年来一直以惊人的速度高速发展。作为深圳市建设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不仅见证了这一奇迹,更是参与其中,积极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近年来,贵馆的发展模式被冠以“深大模式”的美誉,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推崇,请您具体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道义:首先谢谢e线图情和刘总对深圳大学图书馆的关注。其实,“深大模式”是对我们图书馆的过奖,受之有愧。2012年6月,广东图书馆学会资深专家委员会一批老教授、老馆长组团到我们馆考察,有谭祥金、赵燕群、乔好勤、黄俊贵、沈迪飞、黄昕、程亚男、李敬平等二十多位老前辈。他们在听完我馆介绍、参观我馆发展以后,对我们馆的发展赞不绝口。赵燕群教授随后发来短信,特别称赞深大图书馆“在转型中超越自我,超越同类馆”,并表示将会宣传“深大模式”。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深大模式”。我们历来重在事功拙于立言,却因这个缘由,也因去年馆庆30周年的机会,促使我们对深大图书馆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借这个机会,我将深大馆30年发展的几个特点介绍一下,借以求教于同行。
深大馆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创新加实干。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不断的开拓创新与脚踏实地的一致性,即在改革创新的理念指导下坚持实干的作风,扎实的工作。
虽然现在藏阅合一、大开间、大开架的布局模式在图书馆界已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但我们从建馆开始,在服务模式上就紧扣时代脉搏,推行这种模式,而且开馆时间长达每周100小时以上。在三十年前,不敢说是独树一帜,至少也是凤毛麟角。
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初生牛犊,因陋就简,开始自行研制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SULCMIS),率先实现了全馆业务的自动化管理。这套系统是在国内率先进入实用阶段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我们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经过国家教委技术鉴定,获得国家级、省、市、校级等多项奖励。经过这么多年的应用,版本多次升级,性能愈趋稳定,使用便捷。目前,全国大概有100多家图书馆在使用我们这套系统。可以说是理念上创新,实践上也创新。不过,我们并没有过多宣传。
九十年代初,为了实现区域性的合作,我们开始跟省内省属院校成立了“粤深文献处理中心”,利用我们研制的系统开展统一联合采编。我们馆执行具体的运作,在我们馆统一订购,统一编目,统一建库,再连同图书和目录一起送到各个馆。这也是创新之举,尽管困难重重,我们勇于尝试,排除一切困难,促进了省属高校馆迅速走向自动化管理。
现在,为了实现业界共赢,我们的技术团队,倡导开源技术,另辟蹊径,重新研发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电子资源管理系统。
近年,为了建设校园读书文化中心,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将全民阅读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活动丰富多彩,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有为才有位,读者的认可,换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以及转型。
深大图书馆的第二个特点是文化与技术并重。图书馆界一直有“文化派”和“技术派”之说。可能从外界来看,深圳大学是技术派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抓技术又抓文化。服务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精神,这种理念和精神已经形成了全馆员工的一种图书馆文化自觉;在馆藏建设上,注重 “藏用结合”也注重“文化传承”,在不断丰富的馆藏资源中,注重学术质量、注重馆藏特色,是员工们的一种职业自觉;在馆舍上,既考虑现代技术的应用,也考虑文化氛围的营造;我们的两个馆舍,既有厚重的文化氛围,也有人性化的时尚特点;我们既重视图书馆本身的馆风和文化建设,也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从第一任馆长开始,我们就非常注重馆风建设,我上任以后更是强调以“正直、和谐、敬业、进取”作为我们的馆训,馆内同事之间和谐、团结,形成良好的馆风;馆外同行之间互相支持,共同合作。从多年前的省内区域合作,到近年来的深圳文献港建设,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先进的技术带动图书馆各项业务和服务的改革和发展”的工作策略,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成为我馆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重要特征,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在“开源、公益、共享、合作”的理念下,强调与行业合作,在技术上走开源的路线,和同行共同进步,为图书馆事业做贡献。我们通过开发开源图书馆集成系统,通过承担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DRAA门户网站,不为营利,目的是让全行业从中受益,也希望全行业的人贡献自己在技术方面的才能。整合各方力量,共同体现图书馆的公益性,共同承担图书馆的社会使命和责任。
刘锦山:从您的介绍中,我们非常认同您所总结的“深大模式”即创新与实干并举、文化与技术并重的发展理念。就文化与技术而言,技术研发与应用一定都是在某种文化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体现着研发与应用主体的思想,因此并没有纯粹的技术派,也没有纯粹的文化派。贵馆在上述理念指引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贵馆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图书馆而言,资源建设始终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于图书馆的服务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请您谈谈贵馆资源建设方面的情况。
张道义:馆藏资源确实是我们开展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资源建设方面,我们注重纸质资源的建设,更重视电子资源的建设。纸质资源在承载文化传统上不可能被代替,而电子资源的丰富与便捷更是新时期读者的偏爱。所以,我们在尊重用户习惯和尊重需求上,力求在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两个方面达到最佳的组合。目前我馆纸质资源已达350万册,近三年来电子资源经费已经超过文献经费的50%,电子资源总量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位居前列,成为我馆馆藏的特色之一。
同时,我们追求馆藏的特色与资源的整合。几年前,我们提出要围绕学科组织馆藏,以用带藏,藏用结合。馆藏的目的不仅仅是服务于现在,同时兼顾文化传承的需要,实现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的统一。我曾经以“聚藏群书,待时传世”总结我的馆藏发展思想。就是说,丰富馆藏资源,随时服务于读者现实需求,潜藏特色资源,传承大学的学脉与文化。这也是我们要建设特藏馆藏的初衷。
由于地缘的关系,我们馆原来的特藏主要是港台图书。近十年来,我们专门成立了特藏部,重整了全馆的特色馆藏。其中包括古籍资源,设立了古籍室;建设深圳大学文库,集合并补充本校教师著作、校友著作、学位论文、校内非正式出版物;我们学校著名学者郁龙余教授还提供一些非常有特色而宝贵的印度文化交流文献,建设了印度文化研究资料陈列室。
此外,作为地处经济特区的高校图书馆,我们还整合了特区文献资料区,建设了一个特区经济研究数据库。为满足学校文化产业研究院的需求,我们把相关的文化产业资料合并到了一起,在艺术资料室中设立文化产业研究专架。根据需求设立了移民文化资料专柜等。经济特区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移民文化研究,基本都是跨学科,而不是完全和教育部的学科相对应,需要把不同的学科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工作量较大,也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这项工作正在逐步推进,虽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体来说,在馆藏建设方面,我们在不断追求质量与数量的前提下突出特色。
在目录建设方面,我们追求在技术支撑下,要能使读者不仅能从电脑上查到书,还要能从检索到书目信息中链接到相关的电子版本、音频视频资料、书评等资源。我们的前任馆长为此曾经提出建设立体化的书目的设想,目前已初显成效,仍在探索和建设中。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学科资源导航库、一站式检索平台等的建设,资源的整合深度会使读者使用更加便捷,信息可获得性大大提高。馆藏资源,包括电子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是馆际合作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各馆的特色馆藏建设也更显其重要,我们乐见其成。
刘锦山:张馆长,我们知道,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精神就是创新精神,深圳大学图书馆与此正是一脉相承,创新意识强,思想活跃,并且不是空想,而是实干、苦干。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在服务上,贵馆又有着怎样的创新和特色呢?
张道义:我们馆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精神下,一直实行“藏借阅合一”、“长时间开馆”的服务模式至今。多少寒暑、多少风雨,历任馆领导和员工们坚持了下来,实在不易。
近几年,我们进一步推出“围绕学科组织馆藏,围绕学科开展服务”的模式。主要方法是,采取全体馆员共同参与的方式,组成跨部门的学科团队做学科服务。书库管理部门员工,首先提升业务素质,调研各学科图书资源保障情况并进行不断的补缺补漏,加强对相关学科馆藏资源的掌握,和参考馆员深入学院了解读者需求,通过各阅览室门口的视频设备,自行制作视频资料,向读者进行本学科馆藏资源推介;参考咨询部门,利用本馆培训室面向全校,或者深入学院针对性地面向该学科师生,开展一系列资源使用培训和讲座,及时地推送、辅导师生利用电子资源,有效提高了电子资源的利用。有的参考馆员针对学生或老师的课题需要尝试开展嵌入式的服务。资源建设部门与一线部门加强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读者的需求信息,列出专项经费解决学科缺漏图书及读者荐购图书。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口的信息资讯服务,编印有《经济特区研究资讯》、《文化创意产业资讯》,最近又新开发了《MOOC资讯》、《国学资讯》等二次文献资料。这几年,全馆已经形成了“跨部门开展学科服务”的共识。我们的计划是,配合学校今后的学部建设,一个学科服务团队对应一个学部,争取所有馆员都能不同程度地加入某一个学科团队。目前,这项计划处在探索阶段。
面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冲击,图书馆这几年的借书量确实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电子资源的使用率则明显地上升,但是来图书馆的读者照样还是很多。我们认为,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学习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这应该是图书馆转型的另一个契机。所以,我们在馆舍的改造或者新馆的建设中,都加入这样的理念。目前已启动馆舍空间改造项目,希冀通过对馆舍空间的重新布局,配备读者有需求的各种学习资源和设施,创造适合读者交流学习的氛围。相信,图书馆能打造成读者乐于参与的新的“互动学习、交流学习”的学习空间。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创新将赋予服务更多的生命力,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动力。我的进一步理解,图书馆服务包括了提供阅读、拓展阅读到辅助阅读,以及目前的推广阅读。而对大学来说,推广阅读的任务已不仅是推广馆藏中某一种、某一类型、某一载体的文献资源,更需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倡导推广一种人文阅读风气,促进大学生形成高尚的读书习惯和读书品位。我们班子上任以来,提出将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围绕读书、读人、读画、读剧、读曲等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文化活动。例如,我们策划了“大学教育与人生”的系列讲座,有“诗歌与人生”、“科学与人生”、“教育与人生”、“管理学的人文情怀”、“经济学与人生”、“数学文化”等内容。图书馆的这些讲座,有别于探究学科前沿的专业讲座,而是融进了通识教育的因素。非专业的学生对该学科提高了兴趣和了解,专业学生则更多地关注该学科的人文情怀和视野。
又如,举办了一系列读剧的节目。所谓读剧,就是把一些优秀的剧本通过“读”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读剧的“读”者以语言音色的魅力所创造的一种艺术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像老舍的作品,我们办了几场读剧之后,更多学生或了解了剧本,或感受了作品,或品读了原著。
还有,我们的“校园原创音乐大赛”也值得一提。现在很多大学生,从小学习音乐,进大学以后很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让他们保持爱好、供他们展示音乐才华。为此,我们举办了各类音乐欣赏讲座、小型音乐会以及每年一度的“校园原创音乐大赛”。深圳每年的文博会将“校园原创音乐大赛”项目列为深大荔园分会场的主要展示项目。今年是我们举办的第三届,学生们都非常积极踊跃参与这项活动,有原创的歌曲、音乐、重新演绎的经典器乐或流行音乐等,效果非常好。深圳电台已有意向将我们的原创音乐通过电台播放推介,深圳大学网络电台也有一个节目宣传推介我们的原创音乐。学生们认为图书馆为他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通过这项活动也活跃了校园气氛,营造了文化艺术气息。
我们还举办各类展出,有鲁迅读书展、雷锋藏品展、岭南文化展、天文知识展、学生书画作品展等等,还有品读校友作品的读书沙龙、组织和协助学生读书会等活动。这几年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学生来图书馆不再仅仅是自习、做作业、找资料了,为探究知识、感受文化、交流读书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师生们对图书馆印象也不再停留在“借借还还”,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中心之一,尤其是校园读书文化中心的地位已经得到承认。
刘锦山:张馆长,之所以深圳大学图书馆被业界归为“技术派”,是因为贵馆是最早研发、使用和推广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请您谈谈技术开发方面的情况。
张道义:如果说服务精神和公益理念是图书馆的主导,那么资源和技术就是支撑服务的两个基础,缺一不可。我们馆在技术方面取得业界瞩目的成绩,首先是因为我们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技术发展;第二是我们着力培养一支技术队伍,传承“脚踏实地锐意创新”的精神。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尤其凸显技术部门在全馆的重要性,业务的正常运作、发展,离不开技术部门。
从我们自行研制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现在我们正在着手研发新一代的复合型管理系统,实现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统一管理、工作和服务统一调度。我们会加强与有关机构、兄弟图书馆的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和开源社区。通过共同开发,在业界共享新一代的管理系统,让业界分享我们近三十年的开发经验,为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在技术方面,我们现在的总体设计思想有三点:一是开源,二是共享,三是具有超前意识。其中,开源是我们着重强调的。开源的意义,在于其公益性、可靠性、灵活性。开源软件对于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创新,建立完善的软件产业体系,解决信息安全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实行开源策略,更具有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思想无止境,创新也就无止境,但无论创新什么,怎么创新,都不能只停留在想的层面,而是要实实在在去做、去实施。
10.3772/j.issn.1673—2286.2014.07.011
刘锦山,男,1969年生,博士,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E-mail:ljs@leisun.net。
崔凤雷,女,1970年生,学士,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