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英
石塘月姐歌探骊
王群英
(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石塘月姐歌是流传于广东仁化县石塘古村中的一种无伴奏、多样化歌唱艺术形式。其歌词淳朴、形象,内容涵盖广泛,具有教育、娱乐、民俗信仰等功用。石塘月姐歌格式规整,多以七字一句,四句一段,以同一音调反复演唱多段体分节歌为主。石塘月姐歌的旋律受石塘方言影响很大,自然、优美上口。节奏变化多,带有陈述性。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演唱时间和场合、功用与内容形式及其民间风俗信仰的特性,因此,将石塘月姐歌归于小调是不恰当的,石塘月姐歌应属于风俗歌范畴。
石塘月姐歌;音乐特点;小调;风俗歌;叙事歌
相传月姐歌起源于周朝,是孤独无助的宫女对月宣泄心中积怨的心声。到唐朝,一名叫月莲的妃子对月低吟,深受感动的太监帮她逃出皇宫,月莲逃至石塘,教石塘妇女唱月姐歌。
旧时妇女不能抛头露面,石塘月姐歌仅在婆媳、妯娌、母女、姐妹女性人群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唱、流传,唱月姐歌成为女人的专利。到宋时,妇女们拿出家里的食物,如番薯、糍粑等来打平伙,在八月十五,设歌堂,唱月姐歌。随后,时间也慢慢延长至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至明时,石塘月姐歌进入鼎盛时期,全村有11个歌堂,每坛主要成员有30余人。月姐坛设在宗祠或大户人家厅堂神座下方,摆放一张八仙桌,桌子两侧绑上一枝黄香簕(据说可避邪),簕上缠绕彩花,两簕间挂上用彩纸剪成的八卦。桌上摆放香炉及糍粑、柚子等贡品。桌子下方摆放一竹箩,竹箩上再放一簸箕,簸箕内装上两斤大米,桌子中间为以红毛线、花布及鸡冠花装饰成的“月姐”。时间从七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持续一个半月。清时,受社会等因素影响,石塘月姐歌活动减少,时间也恢复到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20世纪60年代,石塘月姐歌被列入扫除之内,几近失传[1]37-39。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石塘月姐歌得以重视和保护,仁化县政府协同上级有关部门依照文化部关于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通知精神,对石塘月姐歌进行抢救挖掘,部分文字资料得以记录整理,现已收录部分歌词,录下部分曲谱磁带(内部资料17首)。石塘月姐歌由此逐渐揭开其朦胧而神秘的面纱,石塘月姐歌活动也渐趋活跃,成为石塘镇主要的文艺活动招牌。
石塘月姐歌用石塘方言演唱,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和齐唱,以齐唱最为普遍。早期月姐歌无伴奏形式,现为适应大场面演出效果需要,运用高胡、扬琴、大提琴、箫等乐器伴奏。目前石塘村有2支月姐队,共有60余人,年龄大都在50、60岁,因年轻人外出务工和观念因素,石塘月姐歌的传承面临困境。月姐歌最年长传承人谭彩霞已90有余,另两位传承人李玉清和戴莲凤也有60多岁,她们为月姐歌的传唱、宣传做出了很大努力。而石塘镇宣传委员李招环自20世纪80年代协同上级部门收集整理月姐歌至今仍致力于月姐歌的采集整理、创作与传唱,为月姐歌的申遗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石塘月姐歌是以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主要题材的。其演唱内容包括社会矛盾、爱情生活、日常琐事、风土人情、嘻游逗趣或传说故事。据李招环统计,石塘月姐歌共有100多首,按其具体内容可分类如下:
1.风俗活动歌。典型的仪式歌曲如《接月姐》、《迷月姐》、《送月姐》。此类歌曲仅在月姐歌坛仪式活动时演唱,具有一定的信仰迷信色彩。
2.表现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歌曲。如《长工歌》深刻表现阶级矛盾,勾画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揭示出农民内心的悲愤和苦难生活。唤起被压迫者的共鸣,启发人民与命运做斗争的信念。
3.表现旧时妇女痛苦生活的歌曲。此类题材较多。有《十八娇娇三岁郎》、《正月哥哥来接妹》、《怨爷娘》、《禾燕燕,碰碰飞》等。控诉旧社会不合理婚姻制度,反映妇女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
4.情歌。反映劳动人民真挚、淳朴爱情,追求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有《睇郎》、《探郎调》、《五更鼓》、《桃花开》等。
5.农事季节歌。如《季节歌》、《新采茶》、《倒采茶》、《竹叶歌》、《农业歌》等,此类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描述了粤北风俗民情和劳动人民乐观、淳朴的性格和风貌,具有宣传教育与娱乐功用。通过此类歌曲,可以获得丰富的地域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及礼仪知识等。
6.叙事歌。如《孟姜女》及新编月姐歌《叙事歌》。叙事歌也称“故事歌”,具有一定的人物、情节,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主。叙事歌是表现历史古人的歌曲,功用是增长知识。此类歌歌词长,段落多,多者数十行,演唱需较长时间。它一般不是演唱者自我感情的抒发,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描述一定情节和人物故事。语言质朴,讲究韵律,音乐比较简单,同语言结合紧密,带有浓厚的诉说性。曲调起伏不大,旋律受语言声调的影响很大。属于以一个基本曲调反复演唱的多段体分节歌形式。演唱由一些有经验的歌者或老艺人以轻声吟唱的形式独唱,无伴奏形式。
7.日常生活歌。此类歌在月姐歌中占有较大比例。如《绣香包》、《一把梳子》、《香包歌》、《石榴打花》、《悠悠慢慢》、《睇龙船》、《团圆歌》等等。此类歌表现地域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情趣和嬉游逗趣,充满活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出劳动人民热情爽朗的淳朴性情。节奏明快,风趣活泼,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8.消极思想歌曲。如《一个鸡蛋两个黄》、《茶壶歌》。此类歌比较片面,没有什么积极因素。
9.赞美新生活的歌曲。指的是由李招环所改编、创作的新月姐歌,如为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而作的《唱农村》、《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游览古村跟我来》、《纸马迎亲》、《竹叶歌》等。反映出在党的领导下石塘农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变化,表现出石塘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喜悦心情。
从石塘月姐歌的产生历史和演唱歌曲内容看,月姐歌具有明确的实用性功用和娱乐功能。如《长工歌》、《正月哥哥来接妹》、《怨爷娘》、《禾燕燕,碰碰飞》等,通过对被压迫人民生活的真实描述,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和现实的黑暗。演唱此类歌曲不仅能宣泄演唱者自身的情感,更能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它是劳动人民进行社会斗争和自我醒悟的武器,对劳动人民有积极的自我教育作用。而新编月姐歌如《唱农村》等,则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具有鼓舞和激励作用。
当然,具有明显娱乐性的月姐歌也是有的。农村山区女性中,更为突出。千百年来,文化生活缺乏,依靠编唱月姐歌来调剂生活。如《五更鸡仔》、《私求姐》具有很强的自我娱乐性质。但即使其娱乐性很强,也有其一定的内容和社会意识,在娱乐中宣传一定的主张,一定的爱憎和审美观点。上述两首歌曲也揭示出月姐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乐观情绪。因此来说,其使用功用和娱乐作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两者相辅相成,只是有一定的侧重而已。《长工歌》因其有一定音乐形式美能给人以调剂、抒怀作用,引起人们共鸣和同情,起到教育作用,而《睇龙船》能在逗趣中传播一定知识,表达人们热爱生活和自由的情操,给人以教育。只有“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才能赋予月姐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从而进入到独立的艺术表现领域。
石塘月姐歌歌词相对固定,多采用有着内在联系的若干段歌词来表现一个特定的比较完整的内容。歌词本身具有很强的叙述性,口语性强,很富有形象性。
格式上,讲究韵脚整齐,以七字一句,四句一段为主。如:新做荷包两边(的)红(呀),一面狮子一面龙,狮子滚球龙滚水(呀),独龙滚水满江河(《团圆歌》);一轮丝片官家(哩)知(呀),以前那涯红花女(呀),如今那涯在官家(呀),身边眼泪抹唔干(《一轮丝片》)等。由于石塘月姐歌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宽,内容丰富,情感复杂,所以其歌词句式结构也比较多样。除了常用的均衡句式外,还有四、五字句与七字句的混合句式,语言与旋律结合紧密,增强了述说性和地方色彩。如:石榴(呀子)打花,越打越又旺,破了(呀)梳(哇)子样(呀)样子行,木有(那个)梳子(哇)子借(呀)借转来(《石榴打花》);正月里正月花,先起门楼(呀)后盖瓦,上厅吊起琉璃子,下厅吊起(呀)牡丹花(《十二月花》)。
石塘月姐歌歌词常用手法有直叙、铺陈和比兴等几种。多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唱十二、唱十、唱五更方式来叙述。如《绣香包》、《十二月花》、《老采茶》、《竹叶歌》、《香包歌》、《正月哥哥来接妹》、《铜钱歌》等所演唱的十二段歌词,分别以不同的月份(1-12月)为序有层次地展开陈述,集中表现一个主题,音乐形象鲜明。月姐歌语言表现比较直白,自然地表现生活,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像《长工歌》中,有“八月阿哥功夫宽(呀),收起犁耙入草(呀)山,叫我食饭食一碗(呀),叫我割草割一(呀)山。”而《怨爷娘》采用寓意方式,曲折、隐晦地表现人民群众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识。“椒子打花心里黄(啊),寻条杉木斗凉床,斗起凉床鸳鸯对(啊),对起鸳鸯对凤凰。对就对,唔该对起三五岁,夜晚抱上床,叫我是阿娘,日里抱下床,人说是夫妻。”旧时妇女愿望与封建意识存在尖锐矛盾,歌词巧妙,引人深思。
运用大量衬词和虚词。衬词和虚词的运用,既加强了唱词的语气和节奏,也使得由衬词、虚词所形成的衬腔更口语化,具有很强的结构意义和表现意义,进而使得石塘月姐歌主题思想表现更加生动和深刻。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呀,是新年),借你金兰(的嫩娇娇呀娇娇妹)点茶芽”(《新采茶》);“初一清早(支支)去探郎(呀),涯郎得病(心肝姐老妹子)苦难当(呀)”(《探郎调》)。由此可见,衬词、虚词的使用增加了作品的情趣,使得人物难以言喻的细微内心活动表现得更加生动、细腻,感情倾泻淋漓尽致。
石塘月姐歌节奏比较规整、匀称而多样。节奏规整是指各乐句间比较对称,少变化。而节奏多样是指它的节奏比较丰富,多样化。如《悠悠慢慢》、《五更鸡仔》等,节奏变化多样,大量使用3/8、4/8或者5/8、7/8规则或不规则节拍,并使用大量切分节奏和休止符。这使得旋律如诉如泣,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丰富了表现手法,唤起人民的情感共鸣,增强音乐表现效果。
石塘月姐歌旋律自然流畅,音乐进行一般级进多于跳进,环绕进行多于平直进行,旋律线呈现自然曲折的波浪形。如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接月姐》、《送月姐》全曲仅用6.1 2三个音,如诉如说,虔诚而庄重,近似朗诵调。大部分月姐歌音域都在一个八度之内,这与其演唱形式与功用有关。月姐歌多由一个曲调演唱多段歌词。此外,在演唱多段式月姐歌中,其音乐有发生局部变异的现象。为适应各段歌词具体内容的变化,常常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运用变更润腔和部分词汇、乐句,以使音乐表现更加完满深刻。
在《粤北民间歌曲200首》(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韶关地区文艺创作室合编,1983年)一书中,石塘月姐歌被划分到小调范围。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客观。其实,石塘月姐歌与小调相比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石塘月姐歌的歌词比起小调而言更直白、通俗,口语化强,地域性也比小调更强,民俗性更为浓郁,缺乏加工、打磨,不像小调那样精炼细腻。这当与石塘月姐歌流传人群的文化程度与地域息息相关。旧时,深处偏僻的石塘妇女目不识丁,演唱月姐歌靠的是口传心授,一代代传下来就是这样唱的。即使现在,每首歌中都有一些连演唱者本人也说不出意思来的内容和能够连贯上下解释的字词。加上石塘月姐歌仅仅局限于石塘妇女人群,流传面十分狭窄,缺乏艺术加工和提炼的机会。但这也正是石塘月姐歌最富有“本家”地域特色的魅力所在。旋律朴素流畅,与地方语言结合得很紧,歌词结构和风格上的特点直接影响了音乐,它同样既不同于山歌,又不同于小调[2]。
其二,演唱时间和场所上,石塘月姐歌异于小调。石塘月姐歌与风俗活动和信仰密切相关。就演唱时间与场所而论,我们认为,石塘月姐歌应归类于风俗歌范畴。所谓风俗歌,是在民间风俗活动中演唱的民歌,和一定的民间风俗关系密切,在演唱上受到一定的时间和场合的制约,平时不能任意演唱[3]。石塘月姐歌完全符合这一特点,应归于风俗歌类。
石塘月姐歌堂仪式活动分为三部分:一为接月姐。每晚8时许,妇女沐浴更衣参加接月姐仪式,众人齐唱《接月姐》歌。二为迷月姐。接到月姐后,妇女开始演唱各式歌曲,采用多种歌唱形式,加上舞蹈、游戏,以企迷住月姐。此活动非常热闹,时间延续到午夜。三为送月姐。午夜后,开始送月姐活动,大家齐唱《送月姐》歌(八月十五晚,送月姐活动是从祠堂一直送到村外小河边,边走边唱,边燃炮竹,而其它时间则在祠堂内进行)。此活动仪式在月姐活动期间天天如此循环,直至八月十五夜收坛结束。由月姐歌演唱场合和功用看,月姐歌应属于风俗歌范畴。
随着社会的发展,石塘月姐歌的风俗活动渐趋减少,但其以“文化活化石”的形式向人们展示着石塘地域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石塘月姐歌于2009年10月申遗成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列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随着多方的关注,石塘月姐歌又焕发出蓬勃生机,或以其原生态形式传承,或变化为新的内容,或转化为一般民歌而演唱。但非遗下的石塘月姐歌何去何从?石塘月姐歌如何能够在多方关注和保护下解决生存的问题并得以健康发展?石塘月姐歌能否避免民间濒危艺术的消亡宿命?这些是当下值得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和文化艺术研究者加以探索的紧迫课题。
[1]政协仁化县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仁化民俗风情专辑一[M].仁化:政协仁化县文史委,2005.
[2]宗江.战勇.广东民间的“月姐歌堂”[J].人民音乐,1961(3):25-26.
[3]冯步岭.民族音乐基础教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85.
A Study of Shitang Moon Sister Song in Renhua County of Shaoguan
WANG Qun-ying
(Music School,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Without music accompaniment and being various in singing modes,Shitang Moon Sister Song (SMSS)is a unique singing art form popular among female villagers in Shitang Town of Renhua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SMSS features as simple and vivid words,covering universal themes and various functions such as education,entertainment and folklore beliefs.SMSS is of well-defined verse structures featuring in their seven-character-sentence,four-sentence-stanza and multi-stanza strophic using the same music tune.Deeply influenced by Shitang local dialect,SMSS’s melody is natural and beautiful,with different music rhythms which tend to be narrative.Owing to its unique history,special requirments of singing time and location,functions, content,singing forms and folklore beliefs,it’s obviously improper to put SMSS into the category of ditty.It holds that MSSS belongs to Folklore Song and Narration Song.
Shitang Moon Sister Song(SMSS);music feature;ditty;folklore songs;narration songs
I276
A
1007-5348(2014)03-0039-04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4-02-03
王群英(1972-),女,河南周口人,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声乐教育、戏曲歌剧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