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 喻春梅
(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江西 南昌 330008)
脑损伤性偏瘫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
杨志华 喻春梅
(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江西 南昌 330008)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性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损伤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的康复护理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更利于脑损伤性患者的偏瘫康复,尽快达到生活自理。
脑损伤性偏瘫;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
脑外伤和脑卒中是造成脑损伤性偏瘫的主要原因,患者运动功能,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1]。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科快速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习得性废用”理论,并基于该理论创立了强制性运动疗法[2]。在此理论指导下,以我科60例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应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强制性运动疗法,采用了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脑损伤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方法
干预组即患者入院后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康复护理,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不同的康复护理计划。①改变环境。患者患侧肢体朝向床头柜、电视机和房门,患侧上空悬挂颜色鲜艳饰品如彩带、气球等,患侧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尽量给予视觉及听觉等刺激。②家属及探视者、医护人员在查房、治疗和交流时均站在患者的患侧,使患者认识患侧肢体的存在,并用健侧手及粗糙毛巾、毛刷等不断刺激患侧肢体。
1.2.2 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共同参与治疗前后的评定,我们均采用ADL评分对Barthel指数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十项内容进行评估。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帮助程度分为15、10、5、0分4个等级,满分为100分,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为康复治疗效益最大[3]。
1.2.3 统计方法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分析,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
3.1 脑损伤性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人员多、时间长,需要多方人员参与,如康复医师、治疗师、康复护士、家属、朋友及其他社会成员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与康复治疗师共同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以保障个性化康复计划的顺利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旨在不断重复强化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逐渐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包括增强上肢的控制性和下肢的运动能力。
3.2 对于脑损伤性偏瘫患者,康复的目标就是达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为配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的治疗过程,基于强制性运动疗法的理论,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强制性的强化训练,从日常生活中开始训练,提高患侧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用质量,使患者志愿用患肢的次数逐渐增加,肌力、灵活度不断得到锻炼,不断刺激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瘫痪的肢体肌肉恢复自主活性,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
3.3 患者每天接受康复治疗师的治疗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都与病区护士密切接触,因此,在病区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是可行的。针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采取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尽早向家属和陪护传授最基本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知识,使其了解训练的持续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将康复训练和护理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保证患者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章粉连,王丽前,陈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损伤性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20-21.
[2] 赵军,张通.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3):198-199.
[3] 邢爱红.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0-31.
R473.6
B
1671-8194(2014)09-0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