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真实的生活

2014-04-10 15:31蔡明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4年3期
关键词:特等奖文具盒道题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的评委,蔡老师首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内心的希望。

蔡老师每次都是带着这样的希望前来参加大赛的: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热爱文学,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希望真正优秀的选手能够从大赛中脱颖而出;希望能从大赛中发现很有潜质的文学新人。

就本次大赛决赛的两道题目来说,蔡老师和其他几位评委一样,都希望每道题目都能诞生好文章;希望选择每道题目的选手人数大致相当;希望三个年级的选手都能有人获得特等奖;希望每种体裁都能产生比较好的作品;同时,从写作的风格和特点来说,我们既希望同学们写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我们更希望你们能够写得具体、真实、生动、接地气。

而最终的结果还是令我们比较满意的。

其次,蔡老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选择这两道题的出发点。

这两道题,没有哪一道题太难或太容易,这样,同学们就都能有话写,人人都能写好自己的话,打开思维,把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会、真实的感受呈现出来。我们想要欣赏你们的纯真、天真和烂漫,而不是要看你们的所谓的“深沉”。我们提倡“真正的写作”。

大家看第一道题,“这个,我可以有”。“这个,可以有”是小沈阳的话,但是我们在命题时加了一个“我”。请不要忽视这个“我”字,“我”字一加,导向就非常明确,就是告诉同学们,请不要编故事,一定要写自己。

再看第二道题,“文具盒里的纸条”。文具盒谁用得最多?同学们!所以,这道题的指向也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同学们写自己的生活。

这两道题非常明确地告诉同学们,评委们希望你们写真实的故事。不要一提到写作,就把架子端起来,就想到去编故事,糊弄人,那都不是真实的写作,我们不提倡这样的写作。

此外,我们提倡一种敏感和敏锐的写作。同学们一定要看清楚了,看具体了,看仔细了,然后再去写。怎样才能看得具体细致呢?这就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有非常敏锐的捕捉生活的能力。

先看“这个,我可以有”这个题目。同学们请注意,题目要求写“我”可以有,不能写成别人有。你们回头想想,自己写的故事,是“我”可以有,还是别人有呢?

再如“文具盒里的纸条”这道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文具盒多小啊,纸条多小啊,怎么写呢?但是,你们想想,纸条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就像“这个,我可以有”中的“这个”一样,具体的、抽象的、近一点的、稍微远一点的……都行。

所以,我们选择这两道题,就是想要告诉大家:我们很熟悉的地方,很熟悉的一件事情,很熟悉的一件用具……里面都可能有说不完的故事,我们对此不能熟视无睹,而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去发现。

接下来,蔡老师想说一说特等奖文章的风采。

这次大赛,从整体上看,同学们写得都不错。有的文章,若不细细推敲,很难区分名次。所以,没有获得特等奖的同学,你们也不要感到遗憾,因为,能来南京参加一次比赛,感受一次这样的现场,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蔡老师先说特等奖第一名同学的文章。这篇文章,蔡老师每读一段,感觉都非常好。小作者选择了“文具盒里的纸条”这道题,写的是与病魔抗争的妈妈,每天都要在病床上为丢三落四的女儿写一张纸条,放在文具盒里,提醒她别忘记生活上、学习上的事情。这些纸条不仅传递了母爱,更在无形之中修正了女儿的行为习惯。文章写得很细腻,很具体。后来,面对失去妈妈的悲痛,女儿坚强地生活了下来。而且坚强到什么程度呢?在爸爸组成了新的家庭后,她在这个新的家庭里,依然幸福地生活着。她在告慰妈妈的时候,只告诉妈妈:“我很幸福。”大家想想,在一个再次组成的家庭里,即使她再幸福,但那是怎样的人生况味啊。文章最后,小作者说,一想到妈妈写的纸条,她既想哭,又想笑;而有了这些小纸条,她的人生就已经足够了。读到这里,我们感觉,在这非常平静的叙述之中,有太多的生命难以承受之重。所以,这个小孩子真的太懂事了。

再看排在第二名的同学的文章。他对生活特别敏感,观察特别细致,文章的开头就不一样。开头第一句话是:“这是我第三次惊异于云的梦。”蔡老师马上就想到了朱自清的《绿》的开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但是这里的文字比作家的更简洁、更吸引人。随后的每一处文字,都显示出小作者特别敏感的心。最妙的是,本文的小作者是一位又高又大的男生,而这样的敏感本不应该是像他这样的男生所有,但是他恰恰拥有了,而且他还有一颗感恩生活的心。这应该是这次比赛中最令人叫绝的地方。

再看特等奖第三名选手的文章。她选择了“这个,我可以有”这道题,以“青春”作为主题。文章写的是,晚上,她被妈妈拉出去散步,看到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妈在广场上唱年轻人的歌,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大爷抱着心爱的二胡在为她伴奏。两位老人,一个伴奏,一个演唱,组合得那么自然,给了她一种洗涤心灵的巨大力量,她好像置身仙境一般。这一幕引发了她对自己生活的种种反思,于是想到了“青春”。蔡老师读了以后,觉得这既是一篇生活的随笔,又是一篇很好的散文诗,更是一个感动人的真实优美的生活故事。

这样的好文章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蔡老师就不一一叙述了。

最后,蔡老师想说的是,这次作文比赛是一座桥梁,让我们与同学们有了一次沟通的契机,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每一位同学的写作水平。蔡老师建议同学们今天回家后人人都写日记,就写五个字:今天,我很棒!

谢谢!

(根据蔡明老师在本届大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录音整理,有删节)

蔡明: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专家组成员,苏州市中学语文名师发展共同体牵头人,苏州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发展中心主持人,张家港市“中小学通识”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并一直担任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评委。先后完成了“四步作文教学法”“开放型作文教育”“大面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益”等省级科研课题,编写了《精神之旅·话题作文大视野》《跟特级教师蔡明学作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漫画作文》《在日记中成长》等中学生读物。

猜你喜欢
特等奖文具盒道题
误会
得特等奖的向日葵
首届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大赛 特等奖作品
特等奖作品
我的文具盒
学生小高组特等奖作品
文具盒里的宝贝
文具盒的自述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