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和有意思

2014-04-10 13:28光敏杰
记者摇篮 2014年4期
关键词:时政本土化民生

光敏杰

每个城市台都在做本土化新闻,有的做得风生水起,有的则平淡无奇。本土化新闻这个概念本身不是城市台的救命稻草,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发展,时时思考“做什么样的本土化新闻”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也就是说,本土化新闻必须要量体裁衣,而绝不能削足适履。什么是一个媒介的生存法则?有效的传播,无效传播就会自断生路。本土化新闻的本意,就是让城市电视台真正地按照媒介的生存法则来自我生存。对于城市台的新闻节目来说,两种类型的新闻无法回避——时政类新闻和民生类新闻。这两种类型的新闻既是城市电视台新闻的命脉,也是城市电视台生存的命脉。以下就这两种类型的新闻谈一谈关于城市台本土化新闻的一些思考。

时政类新闻:把有意义的新闻做得有意思

时政类新闻是城市电视台履行党的喉舌义务的重要阵地,在时代风起云涌的变化中,曾经值得城市电视人骄傲和自豪的阵地却成了城市台的软肋。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印象是官话多、套话多、距离远,新闻人自己的感觉是过度的模式化、发挥的空间小。

其实,时政新闻绝对可为!城市台主频道做时政新闻最大的核心优势在于“权威性”,而面对受众,这种权威性就要转化为“可信性”。现在的新媒体非常地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但传统媒体依然存在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可信性。城市台作为一个城市的百姓了解本市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大事的主要渠道,关键就在于权威、可信,只是权威不必过于威严,可信更要可亲。时政新闻内容本身都是具有较为重大意义的事件,想要让受众尽快接受,达到传播效果,就要想办法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

首先,要用大民生的方式解读权威的内容

我们自问,什么是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类的新闻,而在现在这个时代,什么是时政类新闻最关注的主题?经济!经济是最大的政治,政府关心经济,百姓关心经济,角度不同但都是在关心“民生问题”,所以你看,时政新闻本身也是一种“民生新闻”,只不过不是小民生,而是大民生,所以现在对时政新闻新的解释不只是时事政治,而是时事政经。城市台时政新闻的选题应该时刻关注城市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经验和理念,及时把握大政方针,及时将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正确解读政策法规和经济事件。

第二,让时政新闻柔软下来

时政新闻的内容通常很硬朗,但讲述的方式却可以刚柔并济。有意义的事情一样可以通过表达的方式和画面的运用讲得有意思,这里的意思不止是好玩,也是意韵深长。通过有意思的形式、有味道的语言让意义深度更加拓展,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把时政新闻做得好看、好懂、能用,增强时政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让时政新闻不仅为全市的中心工作服务,也为老百姓的生活服务。

第三,时政新闻有社会监督和社会管理的长尾效应,有利于搭建沟通互动的参政、议政、施政的平台

关于这个方面,有些城市台已经有很成功的尝试。当然,这种类型节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城市环境做具体论证。

民生类新闻:把有意思的新闻做得有意义

时政新闻要做得好看、吸引人,就要用有意思、有意味的方式来讲述意义重大的事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讲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民生新闻则存在相反的困惑。民生新闻概念出现的初衷就是对模式化、刻板化的新闻传播方式的一种矫正,我们不得不说,在矫正的过程中似乎也有一些矫枉过正。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确实都挺有意思,但如果长时间地就事论事,婆婆妈妈,受众也会出现审美疲劳,最重要的是你呈现给受众的似乎都是一些和他无关的事,看热闹只能一次两次,时间长了必然会敬而远之。民生新闻难道只能做百姓诉苦的通道?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必然要在有意思的前提下,提升自己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重新认识民生这个概念

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城市台都在做本地化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在有些频道的节目贡献比重是相当大的,甚至成为一个频道最重要的支撑。但不是所有的民生新闻都是灵丹妙药,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土化的民生新闻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内涵和外延。

有一段时间,很多地方台特别喜欢做方言类的节目,觉得这样的节目吸引本地受众的效果很好,收视率也非常火爆,但现在这样的节目逐渐地少了。为什么呢?因为用语言来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这样的界限开始慢慢模糊了。很多城市外来人口激增,他们在这个城市里工作、生活,慢慢地也成了本地人。沈阳是一个大城市,常住人口里的外来人口比例非常大。如果新闻工作者只关注沈阳本地人的想法和故事,而忽视这些外来的沈阳人的生活,那么我们做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就是片面的。

第二,注重“出镜人”与受众间的情感和信息互动

民生新闻往往给人小气、俗气的印像,是因为它过于碎片化的呈现方式。单体化的故事不是不能讲,但一个人、一件事都不会是孤立的,你我他都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着这个城市的气质和情怀,每件事都能折射出这个城市生活的某个方面。时政新闻呈现的通常的是事件的意义,而民生新闻一定要呈现出“人”的意义。这个人就是“出镜人”。所有的电视画面都是将镜头所见的人、事和物串接并演绎出来的,“出镜人”在电视剧里是演员,他演绎的是别人的故事,而在新闻中,“出镜人”就是记者或者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他们演绎的是自己,是真实的同步记述或者事后再现。民生新闻想要表现出自己的意义和深度,就要特别注重“出镜人”的作用。观众关注屏幕,更多的是与主角出镜人之间发生信息或者情感的沟通交流,主角出镜人留住观众的能力往往表现为收视率的高低。

猜你喜欢
时政本土化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