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形象议论走进新闻评论

2014-04-10 19:42王卢莎
记者摇篮 2014年4期
关键词:名片边境美丽

王卢莎

形象议论是以大量的比喻论证的方法,以排山倒海之势,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的一种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它是以联想方式构成的语言形象模块在发散思维链条的贯穿下进行的生动的议论。

将形象议论引进新闻评论,可以使记者、编辑大大提高新闻评论写作的撼动人心的力量。美的形象议论,应该走进我们的新闻评论。为此作出如下表述。

一、形象议论首先是议论

形象议论首先是议论。从文体角度看,形象议论,极富诗意,较之一般的议论文更加生动形象,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一种议论,它也具备议论的三要素。

形象议论,既然是议论,它就有权进入我们的新闻评论,于是,在一篇新闻评论中,就做了这样大量的尝试。请看《打造城市名片匹夫有责》中的一段:

如果你是鲲鹏,就要搏击长空,为理想展开垂天羽翼。如果你是燕雀,就要呢喃春泥,为浩瀚长空增添春日的欣喜。如果你是原野,就要绿遍天涯,为事业遍播盖地芳草。如果你是小草,就要茁壮成长,为盖地芳草增添一丝新绿。如果你是礁石,就要勇斗海浪,为自己的坚贞挺直腰身。如果你是小鱼,就要穿浪戏波,为大海的壮阔增添一份欢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成其大者就是一张名片。“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就其深者也是一张名片。“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一旦有了牡丹的志向,如米小的青苔之花也可成为一张名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一旦执着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也可成为一张名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一个人的地位有高低,但只要有了热爱家乡、振兴丹东这点精神,就会成为打造江城名片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在这里,作者反复采用了这种特别的议论方式,给自己的新闻评论换上了一幅崭新的面孔,让司空见惯的议论文有了新意。

二、形象议论是发散思维

从思维方式上看,形象议论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这种思路好比自行车车轮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沿径向向外辐射。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而我们所说的这种形象议论,恰恰具备了这一特点。

这样一篇新闻评论稿件《畅想最美丽的边境城市》中便有这样的片断:

这名片,让丹东父老乡亲行为美,道德新,以社会风气的崭新面貌,欢迎五湖四海走来的观光客:

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块块没有践踏痕迹的绿地,蓬勃着江城春的生命。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泓泓没有乱扔垃圾的碧水,流淌着江城文明的时尚。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片片没有散见烟头的广场,整洁着江城人们的灵魂。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条条没有闯红灯身影的大街,畅行着四通八达的交通。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次次拾金不昧的佳话,抚平失主悸动的心跳。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抹抹热情周到服务的微笑,满意着顾客宾至如归的情怀。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次次诚信交易的买卖,透明着游人购物的欢心。最美丽的边境城市是一位位廉洁清正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官员,感动着渴望清廉的芸芸众生。

感谢这种形象议论,它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去揭示我们丹东的城市名片——最美丽的边境城市——的方方面面的内涵。

三、形象议论是修辞上的博喻

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比喻”,是比喻的一种。就是一连串地把五花八门的形象统统拿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淋漓的博喻,用多种事物来阐述一个道理,接二连三、目不暇接,有时甚至给人心、给人眼以光怪陆离的感觉,又仿佛中国书法中的草书,笔意辗转相连,在人心中镌铭不灭的意绪。

博喻是文学作品的骄子,下面的例证都是博喻:

①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杨朔《画山绣水》)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③“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拥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鲁光《中国姑娘》)

以上例举都采用了博喻,但这种博喻还在于描写,而不在于议论,它们只是形象生动地再现描写对象,而不作对论点的反复论证。我们所说的形象议论,首先也是采用一连串的比喻构成的博喻。但这种博喻如上所述,一定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俱全。它是形象的,同时也是而且必须是议论的。

四、形象议论可以旁征博引

形象议论又可融进旁征博引。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有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刘勰的表述指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写作者于“千载万里”之间任意驰骋,旁征博引,给人以酣畅淋漓之美。在引进形象议论之时,新闻评论也作了这样的尝试,请看:

“跨越式发展是‘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奋斗,是奋斗之后,幸运之神,驾着金色的马车载着成功的果实向我们驶来的故事。

“跨越式发展是‘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战斗,是战斗之后,胜利之神,携着红色的捷报,驾着凯旋的东风向我们奔来的喜剧。”

“跨越式发展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耕耘与收获。是勤奋创业之后一家一户宽敞的居室、丰盛的餐桌,是大街上哗哗流淌的私家车的大河,是晨光中老人舞动的太极剑影,是月色中青年捧着的玫瑰花香,是农民特色农业丰收的笑脸,是学生轻松入学、金榜题名的喜色,是市民轻松看病、守护健康的愉悦。”

让诗词歌赋排着队走进我们的新闻评论,会给我们的形象议论插上文化的羽翼,拓开翱翔的天地,丰富诗意的空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如上所述,分析形象议论,我们会发现它不仅有最强大的比喻——博喻的生动,而且还有对偶的整齐,反复的突出,排比的激情,引经据典的丰富,真可谓“群贤毕至”的优势议论。

形象议论写得好,每一句都像格言、警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形象议论一旦有了格言警句之风,就可能让人记得住,传开去,它比一般议论会有着更强的传播功能。形象议论由于形象当头,便更加生动,更加富有诗意,再加上它传承着久远的写作文化,因此,就具有浓浓的文化味儿。在我们这个崇尚文化的时代,是应该在新闻评论中给它一席之地的。

猜你喜欢
名片边境美丽
中尼边境守护营
包头的名片
边境扬威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中越边境大扫雷的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