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
我们的文化中,死亡是很多人心中的禁忌,逢年祭祖,得仔细挑选良人吉辰,连谈论都是忌讳。
我的家人,更是避忌到三位亲人的告别式都没有让我这个“非至亲女子”参加,生怕那些时日身子骨不好的我沾染了什么“晦气”。原本只是无奈,后来参加心理学的心灵成长小组,在导师的指引下,寻找过去的时候,突然就打开了那个隐藏的创口——爷爷过世前曾送我一张十元的压岁钱,那是第三版人民币,2001年的春节,已经停止流通。不知没有任何收入的爷爷攒了多久,才宝贝般留给他最疼爱的孙女儿,奖励她入了大学。然而一年后的我还没来得及用奖学金回报爷爷的慈爱,他已经离世了。所有人瞒我很紧,他们担心的是怕“这样的事”耽误了我的考试……那是我没有完成的告别,在心底埋下了隐藏的创伤。
我们经常不自觉地逃避,我们常常强硬地压制对死亡的焦虑,反而导致它以别样的形式反弹——让我们一直焦虑,却不知它的根源很多就是源于对死亡的畏惧。
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说:“活着,其实就是接纳死亡。任何死亡都在呼唤着一种再生——多亏有了葬礼,人们可以在群体中实现更新换代。”
然而,在中国的乡村,葬礼已经开始异化。铺天盖地炒作墓地,大摆酒席,艳舞肆扭,假哭者“卖丧”,逝者生前得不到的礼遇全凭这一天的所谓“风光”满足。依稀记得我们那里,有位孤独一生的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一件,却要留下足够的遗产为自己置办一场场面的葬礼,期盼从此扬眉吐气……这样的闹剧,丝毫无助于我们对逝者的思念及感恩。
我们无意指责什么,只希望借着这个话题,好好地觉察我们的生活。
我们总要学习面对死亡。在欧美,很多墓园就在城里,与住家为邻,甚至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花园,甚至墓碑上,常常会有调侃的话语。
能否接纳死亡,与每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或曾经经历过的失去有关。
清明节的祭奠从某种程度上给予我们一个周期性的公开释放悲痛的机会;也给了我们可以追忆先人,表达自己内心感恩的机会;更给了我们珍惜活着,珍惜生命的机会。那些潜藏的伤痛,伴着虔诚的双手,隐隐的低语,于低头抬头间,获得心灵的救赎。
从此,生者得安,逝者得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