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雯钰
摘 要:农村和农商行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村是农商行生存的土壤,没有农村的发展,农商行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同时,农商行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金融资本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农商行;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36-01
农村是农商行生存的土壤,离开了农村的发展和支持,农商行社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商行就偏离了发展的方向和目的,农商行也就失去了本身服务农村的特殊使命。目前,中国农村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也为农商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建国初期,中国实施了以乡支城、以农养工的政策,把农村的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吸入到城市,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趋严重。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的断裂”,也就是说,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出现了衰败化倾向。2001年,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原党委书记李昌平更是发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呼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呼之欲出。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的神来之笔,从此拉开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序幕。
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社,其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证明,农村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是信用社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农村发展缓慢的时期,也是信用社发展比较慢的时期。当前,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农村商业银行也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当然,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持外,最重要的还是农民自身,因为政府只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导者,是外因,而农民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那么,要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增加农民的各种资本,这些资本主要包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等。自然资本主要是指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水、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农民拥有的自然资源是不均衡的,这势必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生存环境等等;物质资本主要是指农民拥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基础设施状况,比如道路、农田水利的建设等,物质资本的增加可以由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农民的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等,它反映的是农民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农民所拥有的亲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及参加的社会组织的数量和参与程度等;金融资本主要是指农民所拥有的现金以及农民的借贷能力。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以上五种资本类型中,金融资本是建设新农村最缺乏,最急需的。金融被称为现代经济社会的血液,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服务。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民的信贷支持力度,只有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农村,才能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扎扎实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这也是由农商行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农商行通过发放小额贷款等一些有效的信贷业务,对一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一些个体工商户给予重点扶持,既可以解决制约农民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也可以提高农商行的经营效益,从而实现农民和农商行的双赢局面。
综上所述,农村和农商行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农村是农商行生存、发展的土壤,没有农村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农商行事业的兴旺发达。当然,没有农商行的金融支持,农民的金融资本就很难增加,建设新农村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前,农商行全体员工应该深刻认识农村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好这次机遇,努力实现农商行发展史上的一次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