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余荣
【摘 要】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2013年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探讨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参与大学生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参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的教育意义。本研究发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大学生通过参与实现了他们个体在认知、行为、情感上的同步的、螺旋式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参与大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上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参与过程中,有效并显著地促进了参与大学生个体的全面的协调发展,对于参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十分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重大意义。 2004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意见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即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促进大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增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肯定其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期望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拓展自身能力、发展个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另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要求大学生不能局限在仅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共青团作为主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层团组织,立足学校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开展内容丰富、组织有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学校、学生和社会三者联系起来的桥梁。
因此,对高校共青团当前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参与大学生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充实和完善共青团理论建设尤其是能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从而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有利于高校共青团组织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性发展。
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方式究竟对参与大学生意味着什么呢?他们是如何阐释这种影响的?这种影响具体有哪些方面,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影响对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协调发展有怎样的教育意义?这些思考可以一句话概括,即本文的中心研究问题: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有哪些影响?
本研究试图通过以某高校一暑期社会实践团为例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探讨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参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的教育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概念界定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目前在国内相关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综合界定。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青年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其基本任务是引导大学生走向工厂、农村、部队,了解国情、区情和民情。明确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增强责任感。”即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彭兰,2005)
其二,分类界定。即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广义和狭义的界定,广义的界定是认为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需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使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狭义的是指教学计划以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即不包括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实践。高校目前存在着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前者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安排,如教学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后者由校团委、各院系团总支或各级学生会在假期组织进行,如社会调查、义务劳动、勤工俭学、学习考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胡舒敏,2006;杨昕宇,2006)
在本研究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狭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概念指我国高等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由校团委、各院系团总支及其指导的大学生组织等,集中组织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并引导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大学生,他们的经历和反思是动态的过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对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这不是量的研究可以审视的,需要我观察,与其交谈,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他们所处的状况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所以研究者选择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活动。
本研究应用质的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扎根理论的方法强调直接从原始材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后上升到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形成理论。面对本研究现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对象的丰富信息,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能较好地把握和概括研究现象和研究对象,分析和解释研究对象在现象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2.研究对象
参与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质的研究一般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能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的研究对象为样本。笔者于2013年8月参与了某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一个社会实践团活动的全过程,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其中的人和事,所以选取参与该社会实践活动的15名大学生为样本。实践团由该校团委组织,为该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以考察山西晋城市“全国十佳小康村”――皇城村为重点,特别考察该村的发展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15名大学生是来自同一高校同一院系,不同家庭背景(来自工人,农民,个体户,公务员等家庭)的本科生。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扎根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一定的理论框架才能形成。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我在参与中观察并和研究对象交流、理解、全面洞察的过程,也是我对研究对象的经历、选择进行思考和分析的初步阶段。
研究中我采用了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资料收集方法。
1.访谈
在扎根理论中,研究者为了研究人们对某一现象作出的行动或反应,研究者主要通过访谈来收集资料,最终形成理论性的命题或一个有关某种理论的直观图形。本研究通过个别访谈和焦点团体方法了解参与该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的相关情况。从实践准备和到达实践目的地活动的期间,我对其中的领队、副领队、4名负责后勤等事务成员和3名普通成员进行了1~2次的深度访谈,每次访谈约1小时。
2.观察
观察不仅是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也是人积极思维的过程。本研究以参与型观察为主。我深入到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在参与中对他们期间的表现、活动的环境、涉及交往的人员和单位进行观察,如对他们活动中的言谈举止、思想情绪、为人处事、互动情况等的观察,从而对他们的个人特点及其行为情况有了基本的把握。
3.实物收集
我还搜集了在该社会实践中的产生的策划案、分工表、新闻稿、文学作品等文字材料和期间使用的相机、条幅、旗帜、礼品等实物,以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信息,还向他们的老师咨询和验证,及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四)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类属分析
本研究注重进行解释性的理解,没有预先的假设,只在自然状态下,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双方的互动,去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世界,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进行对他们的实践行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为对资料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我进行了类属分析。类属分析的长处是将一部分资料(或概念、主题)从它们所处的情境中抽取出来,通过比较的手法凸现它们的关系,比较符合人的归类习惯,能对资料进行比较系统的组织,突出资料之间的异同,对有关主题进行强调。通过阅读、登录、编码,我确定了本研究的类属关系,如图1所示.
三、研究结论与探讨
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我获得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解,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意义
通过分析,我最终发现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的影响涉及了参与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三个方面,该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参与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发展。
1.认知
社会实践推动了他们认知方式的转变,拓展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使得他们认知的内容进一步充实,认知的结构进一步完善。
(1)理论与实际。通过实践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初步具备了用理论分析现实和结合实际反思理论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应用理论结合实际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了他们更加深入学习理论的热情;通过实践他们对原有的从理论到理论的认知方式进行了反思,认知方式开始向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转变。
无论是在我对他们针对实践活动还是实践地农村地区发展的发表看法和议论的观察中,还是对他们的进行访谈和实物(如策划、总结调研报告等)的分析过程里,都可以看到他们在这方面的发展。
(2)社会与大学。通过实践使得他们的认知视野从大学走向社会,尤其是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农村社会,并且还使得他们对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的思考甚至有几个人表示“未来就业未必就要面向城市,也可以将目光投向农村”。
(3)自我与集体。通过实践他们进一步思考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在实践的生活和工作中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和特点,认识到良好集体对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改善自我,正确处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
综上可见,在实践中他们不仅获取了原来所没有的关于社会、实践的知识,同时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不仅充实了他们认知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他们认知的结构,加深了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方式、范围、内容和结构的理解。
2.行为
社会实践对他们的行为方式的转变,行为的社会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较快地增强了他们的行为能力,使得他们的行为表现也更加规范、成熟。
(1)团队协作与个人自理。通过实践他们对于团队协作与个人自理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思考,认识到团队协作要以个人自理为基础,个人自理的进步能推动团队协作的进步;同时他们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协作对于集体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性,互帮互助、相互关心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个人自理意识和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待人接物与沟通交流。通过实践他们获得了对待人接物与沟通交流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的认识,待人接物的表现趋向规范、成熟,沟通交流的能力明显增强,并获得了较多的沟通交流的技巧。
(3)短期经历与长期习惯。在短期的实践经历中,他们改变了过去的生活作息方式,以不同于学校的行为方式和姿态面对新的环境和问题,不断接受实践当中产生的新问题的挑战,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在实践中他们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生活作风并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对于生活、学习中长期以来的不良习惯,如熬夜、睡懒觉、迟到、拖沓等等。
3.情感
社会实践对他们情感的发展也是影响显著,通过实践能较快较大地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促进他们情感的健康、和谐发展,使得他们的情感与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变的更加厚实、饱满。
(1)友谊与爱情。通过实践他们收获了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其中一名成员甚至收获了爱情。
(2)人情与感恩。通过实践他们发现人情对于团队活动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受到当地人员和单位、实践团队的帮助和支持时感觉到了“人情味”,人情的观念对于他们内心产生了一定触动,并生发了对实践地人员和单位、实践团队的感恩之心。
(3)理想与责任。通过实践之中他们对于社会尤其是农村的进一步了解,与当地人员和单位的交往,与实践团队成员的交流、讨论,他们当中多数成员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意识获得了升华,实践使得他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认识更加明确,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更加具体,并将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与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尤其是加深了他们对于农村、农民的感情,初步树立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意识。
(二)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获得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参与大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三方面影响的具体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的影响过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影响是相互交叉,同步进行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同时获得了在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在认知、行为、情感方面的影响通过每个大学生个体参与得以实现。这些有利于他们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的影响是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悄悄发生,是通过参与个体的感受、思考和行动而获得的,是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的整体的影响,正是由于他们在思想、行动、感情上的同时投入,使他们获得了认知、行为、情感的同时发展,使得他们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的在社会实践中得以获得完善和提高;使得他们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行为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发生转变,在转变中走向规范和成熟,加速了他们行为社会化的进程。
其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影响是逐步深入,螺旋式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的过程正是参与大学生参与的过程,随着他们的参与的逐渐深入,他们在认知、行为、情感上的发展也得以逐步积累,但这种积累并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在他们与实践环境、实践地人员和单位以及实践团成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回旋反复地发展的。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和表现使得自己适应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完成了实践活动的任务,最终使得他们“收获很大,思考了很多,学到很多”,实现了他们在认知、行为、情感方面螺旋式发展。
经过以上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认为:参与该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大学生通过参与实现了他们个体在认知、行为、情感上的同步的、螺旋式发展;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参与大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上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参与过程中,有效并深入地促进了参与大学生个体的全面的协调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参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十分积极而显著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John w.Crewell,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Nebraska:SAG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