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末美联储QE退出与中国“钱荒”的股市动荡看未来经济走势

2014-04-09 21:22路尧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钱荒经济发展

路尧

摘 要:近几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准确定位。借助外向型的经济,中国依据世界市场的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了国际分工,突出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也使世界对“中国模式”刮目相看。就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反思传统的生产体制,并不断对社会体系进行改造。而对于QE量化宽松政策的反思和再治理就成为美联储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期关于“QE”退出的争论在世界范围内都造成了普遍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应声而动,中国股市也在随着美联储的口风呈现急促波动。面对这种震荡,一些人流露出了恐慌,另一些人也对未来表示乐观估计。而对于中国这一在现代市场中极为关键的经济体来说,必须对于任何可能的变动提高警惕,尤其是在出口减缓和经济转型的时期,对于未来的考察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量,为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寻找出路。这既是对时代变化的回应,也对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突出了考验。从QE退出产生的未来可能性做出分析和判断,把握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指明中国转型的必然取向和关键课题,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实践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QE退出;“钱荒”;经济;未来趋向;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49-03

背景

2013年12月20日美联储削减了债务投资销售比例,由840亿减少到100亿,伯南克希望当失业率少于7%时候,将QE逐步取消并渐行退出。这样在12月19日的QE大规模退出浪潮开始之后,美元未来预期有两种趋势:

预判和分析:

(1)美元由于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货币量减少从而使美元坚挺,货币回流本土,新兴经济体受到影响。

货币的减少让美元的资金量在市场上缩减,造成升值。美元也因本土经济的回暖而转回国内投资,进而美国近期(12月)库存量大增。

(2)美元不升值,通过高流动性压低币值,保持出口优势,为美国经济复苏开辟道路。

一、2013年末美联储QE退出与中国“钱荒”的股市动荡

面对这两种可能,新兴经济体,例如中国首先做出了反应,在QE退出开始之后,股市即从前一周的波动升势急速下滑近100点左右,这种原因后被人们指因为“钱荒”,对于中国来说,这是2013年度第二次钱荒,上一次是在2013上半年的银行流动性资金紧张,这次是央行的3 000亿“紧急救市”缓冲才没有造成大的冲击。

2013年12月15—19日,中国的股由小幅度回暖到2 200点急跳水到2 100点以下,这是因为许多投资热钱的资金链突然收紧造成的暂时性“空洞”,一时间许多商业银行再现“钱荒”局面,央行不得不印发3 000亿救市缓解燃眉之急。(央行3 000亿资金未解饥渴 7天回购利率攀升至8.9%)热钱在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使资本在全球流动上呈现“浮岛式”逐利行为,中国股市和欧美日的股市经常出现“唱反调”的形势,前一天的欧美银行指数下降,使得中国股市相应升温,而一夜之后的利好消息又会催生资金回流欧美,造成中国股市下跌。这种现象体现了股市成为跨国资金隔夜周转的“安全岛”,变成了资金的临时驿站,所以这种蜻蜓点水式的资本投机极易造成一国股市的波动,使中小股民损失。

中小股民至今仍有许多人未从2008年的急剧大冲击之后解套。所以希望尽可能地从这种波动中短线盈利以解套。

但是,由于这种流动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波动的资金在各行业股之间的流窜,迷惑了股民的判断力。因此不难看出,在这种情势下,只有背后的大操盘手才有利可图。

我们回来分析两种趋势的未来影响:

(一)美元升值的情况

相对地说,美元由于长期QE的量化宽松和人民币市场化的凸显趋势,人民币一方面对外升值,对内却因前期的大型投资拉动造成市场结构性通货膨胀,形成了贬值。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时期,无论是百姓民众还是企业雇主很多人已经有所体会,物价上涨的CPI指数的动态趋势和资金紧张+用工荒,使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由于还没有生成有效的“创新驱动”,企业未得到转型即被复兴的国外制造业用3D打印技术击碎了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保护屏障。许多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老板因欠钱“跑路”。

可是来看国有大型企业和垄断行业,由于借助人民币升值,国企购买了一定的国外技术、资源产品,这样进口的比重上升,出口的比重下降,虽然总体上出口仍大于进口,但是今年的出口已经大幅缩水,许多企业无法获得往年那样的丰富订单,只能关门歇业。

而在未来一定时间,美元升值、人民币相对贬值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价格优势又会提升上来,竞争力将进一步回暖,解释的出口形势可以被认为是“利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国外制造业就业率上升,借助3D打印技术库存增加,价格也会形成比较优势,因此用价格赢回市场的中国制造业若继续依赖低成本,其结果及可能是进一步压低工资,进而造成个人与企业的利益博弈,形成“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并存矛盾局面!

因此,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并从这一层面,生产相对来说中高级产品并形成价格优势的出路更为现实,因为即使是出口技术产品,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也比国外的成本低,这主要是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率较高的原因,有些人士所说的扩大“职业教育”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大学就业体现的是制造业的整体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产业开发和研究的领域,应该扩大投入,用创意赢得市场!实际上,并非大学生手高等教育的制度限制压抑的想象力,只是因为想象难以付诸实践“胎死腹中”,难有资金支持。造成国内市场的研发水平相对不足所致。

但是不得不看到,中小企业由于前一段时间的资金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的升级,创新驱动缺乏后劲,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和自身采取“双向互助”办法,扩大创新能力!即政府对于有前景的创意进行担保和补助!企业吸引银行的投资,尽管有风险,但是可以采用小规模运动的办法,循序渐进,以支持个人创业者用“专利”、“创意”入股,参与产业创新。从而扩大市场。

在美元升值的情况下,人们的焦点都不约而同地落在“房地产业”上面,这一牵动了亿万人直接间接利益的领域,成为QE退出之后备受考验的对象。

由于大量热钱的撤出,房地产有可能从僵局中出现拐点。僵持中的利益博弈面对有限刚需的诱惑和资金链断裂的压力,可能出现价格上的“调整”,但是一旦引起抵押债务坏账的情况,极有可能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被刺破的房地产泡沫若回到原型,那么可以由刚性需求和“中国大妈”来支撑,但是一旦心理防线随着资金流的看紧和利率的上升而紧缩,那么,不难想象,下一场次贷危机,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在怎样的社会内,造成怎样的冲击!

对于中国的大城市,政府的强行政策调控和户籍限制不可避免,这是城镇化初级阶段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但是,随着大城市容纳能力的衰弱和生态的消耗,人们极可能采用临时安置与退休回迁的方式,从大城市转移到二、三线城市或周边卫星城,这样租赁市场将比房地产市场中的售楼更加火爆。保障房的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卫星城市的容纳能力也十分有限,所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将不得不集中在养老保险全国统一跨区域联动和规范个人住房租赁市场的方面!

目前人们的住房贷款,在银行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很多贷款由于银根的缩紧被限制,而廉租房的苛刻条件和有效数量难以满足打工人员和青年就业者的刚性需要,若忽视这一问题,极可能导致“个人次贷”与住房不足的问题并生,影响社会发展。

人们目前的购买力实际上仍相对有限,虽然人均购买力较从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不平衡的财富分配格局好利益占有形式,使得基本购买力与奢侈购买力脱节,也因为物价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而脱节,这种“滞胀”的趋势,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也是需要一种长效机制来解决的。针对这一思考,人们还将继续。

由于社会“节约型”要求的影响,很多原来计划中的过剩产能无法消化,海外市场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因为这涉及到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实体经济在随着美欧经济复苏相对好转的同时,也可能面临欧美“自由贸易”的冲击,市场将会被挤占。因此在保证海外市场的同时,在内部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当时,人们在创业的时候,往往将重点关注在股市中的“创业板”股,若这一热潮持续发酵,造成的虚拟泡沫及可能造成“只创无业”的局面,这种吸金的行为将浪费原本充裕的资金,使其他方面的投资不足。中国下一阶段最根本的要义,就是平衡市场物价和经济活力的关系。通过降低通货膨胀压力,缩减物价,扩大人民购买力,激发市场活力,挽回中小企业颓势。

(二)美元不贬值情况与未来

这可能是美国通过近来与欧洲、日本自由贸易谈判产生的高流动性导致的。未来的自由贸易,将通过各种渠道,增强资金流动性,形成“虚拟贬值”,让人民币依然坚挺,而美国的币值依旧疲软,出口的大库存和低成本,将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美欧的国际货币互换协定,将可能形成在这一圈子内部的“货币操纵”,进而影响全世界货币市场,构成核心话语权。把其他币种边缘化,阻滞人民币国际化。安倍政府的经济学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货币的贬值提高出口,而美国QE退出后借助这种定值机制,并不很在扩大外债的情况下提升币值,所以美国就是要用这种方式保持一段时期的竞争力,以满足经济调整、实现再繁荣。重复资本主义经济动荡—调整—复兴的周期。

若真如此,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房地产又因为资金紧张泡沫破裂,但因竞拍成本过高无法实际降价,造成僵局,要么政府银行买单,要么低价出售。

未来的中国经济社会“软滞胀”、“延退休”、“用工荒”、“低就业”、“低出口”将不断考验着我们的发展可持续性。产业升级压力、劳动成本压力、出口市场压力、资金结构性压力、通货膨胀压力、地方债务压力,加之外部环境压力,将会对于中国崛起提出很大挑战。我们要对着一些列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化解危机走出困境。

二、未来对策与发展机遇

对于未来对策,政府不能在这关键时期放弃调控的多维手段和力度,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下一阶段未必会满足人们的期待,对于市场,这种博弈不过只是话语权强者的胜利,但是要想实现整体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对真个经济、社会格局综合考虑,而不能被某一特定领域的利益主体牵制,造成结构失衡,中国社会经济在各方面交错的极深,这是中国与众不同的国情。我们在注重“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解放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实现人本发展。

“绿色经济”将成为我们下一阶段极具潜质的领域,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环保产品生产,公共交通改造,居民生活改善方面,中国市场的急需要求,将让企业大有作为,适当地征收碳排放税和对低碳环保产业进行补贴,也并非会对外资产生挤出效应,相反将进一步的吸引高技术清洁技术的市场开拓,引领一批新技术革命,带动真正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

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对于煤炭等主要自然资源的使用要进一步“深开发”,提高利用率,增大二次利用率。减少污染和消耗,摆脱依赖,寻找可替代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以碳排放税和低碳补贴,促成企业的转型,发展绿色产业。扶植绿色投入。

中国应该逐渐摆脱廉价劳动力资本的依赖模式,不必急于保持人口优势和廉价拉动力,可以将3D打印技术不断地改造升级,而注重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方法,消化高校就业,将研发和生产、服务链条不断完善起来,提高劳动力水平,促进升级。当婴儿潮一代退却之时,中国的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把信息产业和工业化进一步有机结合,让新能源汽车,新概念产业得到资金扶持,使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对于不断增长的信息产业,国家应从长远战略高度,发展和升级“物联网”的工业、民用、电子政务的运用,进而缩减劳动者生活成本,方便交往,提高效率。

注意新型城镇化和劳动力有效转移的结合,特别要注重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多元化,物价水平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而粮食和农副产品直接与百姓生活挂钩,中国人均消费还是以基本食宿方面为主,刺激消费不能片面追求市场调节和高消费,而是要通过析出水分,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消费主力,挤掉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促进生产向有效需要转移。

在房地产布局上,有核心城市建设转移到卫星城扩大上来,分散工业和商业布局,减缓核心城市的压力,并采用社保联动的方式,实现省内或地域性的养老金联动,让居民不再有后顾之忧,将户籍的社会权重能力减小,调整政策制度,完善、改变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支持地方就地吸引人才和就业。减少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激发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另外,在促就业方面,加大人力成本的使用,较少廉价劳动力依赖,形成完整产业链创立自主品牌,将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第三世界市场,并吸引外来人才,助燃研发热情,提高科技水平。对外努力促成“亚洲经济自由贸易区”的“联动协同”协议的签订,扩大中国制造和资本投资的海外生存空间,对冲TPP等不平衡协议的影响等。

此外要注意扩展东亚经济和社会环境,努力争取经济竞争空间,对于某些东亚国家,采用剥离政府与民众的方式,用良序经济交流,取代政治冷漠和隔绝,争取最广泛的和平阵线,构建和平而繁荣的未来。

总的来讲,在全球经济复苏尚处于酝酿期的过程中,保持中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这需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从大局入手统筹兼顾。中国的发展不可偏废任何方面,因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在未来提多挑战,只有灵活地审时度勢才能保证持续繁荣,实现共同富裕和复兴梦想。

[责任编辑 陈凤雪]

猜你喜欢
钱荒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宋朝“钱荒”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