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六维解读

2014-04-09 12:59黄家茂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

黄家茂,税 强

(1.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第一要义是发展。从性质、规律、社会、世界、动力和实质六大维度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对于全面把握第一要义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有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而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性质维度:社会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并最终落脚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来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科学与否的问题,而在于不同的发展观体现着与之相配套和适应的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求发展的历史。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表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自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后,“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77但是,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空前巨大的成就是以同样空前巨大的社会代价换来的。纵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残酷的资本剥削劳动、野蛮的强国掠夺弱国的历史,一部“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2]261的历史。“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266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列强对内残酷剥削本国人民,对外则通过坚船利炮在全世界范围内开辟殖民地,通过殖民地贸易野蛮掠夺外国人民,进行着资本的疯狂原始积累和扩张。这一阶段“有所谓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有血腥的贩卖黑奴与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式的屠杀,有战争和瘟疫,有贫富两极分化和成千上万的失业大军,有贫民窟、环境污染,有人性的压抑与异化以及道德的堕落与信仰的崩溃,还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动荡。”[3]27到了垄断阶段,无所不包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为了瓜分世界市场,以便推销商品,获取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本家垄断同盟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浩劫。二战后,西方列强利用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通过不等价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方式,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世界的方式、途径有所变化,主要是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整个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4]167

人类真正自觉地设计整个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动员组织全社会成员的力量来予以实施,最终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从社会主义社会才开始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在两种根本对立的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崭新世界。这样,实现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安身立命之本、第一要务。要根本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状态,只有发展,别无他法,而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近代以来有识之士的共识。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和发展理念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以往发展理念的扬弃和超越。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决定着不同的发展观,发展观又是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二、规律维度: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就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科学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发展,循轨有序的发展,合理生效的发展,真正惠及13亿多人民的发展。”[5]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问题。解决发展问题要靠科学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

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辩证唯物论的主体思想和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是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关心、尊重、解放和发展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观,作为世界观、真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蕴涵着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彻底摈弃了‘以神为本’的思想观念,超越了‘以物为本’的价值观念,而达到了一种全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新境界”[6]。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现实实践与理想目标的统一。

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整体性与集合性。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提“全面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片面发展”而言的。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协同性与和谐性。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提“协调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地区和行业间的单边独进、反差较大的“畸型发展”而言的。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连贯性与永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提“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无视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搞只顾眼前的竭泽而渔、激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那种难以为继的“跨越式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提“统筹兼顾”是针对、防止和克服“各自为政”而言的。统筹兼顾,就是在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时,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具体来说,就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做到“八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科学发展既是对国外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结晶。中国的发展实践表明,科学发展,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对于中国尤为重要。“中国的出路在于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离不开科学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系于科学发展。”[7]

三、社会维度: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就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8]701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和努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起来,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为了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互促共进,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八个统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八个统筹”既体现了发展空间的全面性,又兼顾了发展时间的全面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和谐与矛盾、整体与局部、阶段性与长期性、坚持与改善党的领导、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一家”与“百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等十二大关系。作为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不是要否认社会矛盾,而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目的是建设一个社会公正的、安全的社会,一个社会与政治和睦的社会。”[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四、世界维度:和平发展

和平发展就是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的发展。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科学发展观对现实世界追求的美好目标。

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深刻而迅速变动的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世界并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历史证明,人类的发展进步、国家的繁荣富强,只有通过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当今世界复杂形势、发展趋势和经验昭示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原则,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的大背景下,在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建设和谐世界,就是为了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各种力量仍然在进行重新分化和组合之中,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和风险,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布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基础上,来处理国家和政党间的多种关系和全球性问题,特别是努力处理好同各大国的关系,寻求和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对内对外工作两个大局的关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使得各国之间政治上友好协商而不单边强权,经济上合作互利而不以邻为壑,文化上交流互学而不损人利己,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和谐世界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和奋斗。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五、动力维度: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必将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关于发展的科学,同时强调我国未来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就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10]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发展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11];“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12]发展科学技术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靠国外引进,二是通过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同时也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贸易顺差等对世界经济影响程度的加大,以投资带动技术发展越来越困难。中国在21世纪要保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即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推动自主创新,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缺乏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就掌握在别人手中。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特别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12];“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12]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我们必须敏锐把握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始终注意把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选择重点领域,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力争取得重要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增强科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后劲;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若干重大科学工程,支撑科学技术创新;要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要坚持科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告诉我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13]

六、实质维度: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发展。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对时代重大课题的自觉回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世界眼光、科学决策、创新精神与历史机缘结合起来,始终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不计代价、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讲“又快又好”发展,总是快字当头,把追求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快字放在第一位就不行了,片面追求速度会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更快更好”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党对科学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党执政后国民经济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变化。

“又好又快发展” 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既有现实的可能性,又有迫切的必要性。党中央强调“又好又快发展”,其意图是要把“好”字放在第一位,引导人们重视在好中求快。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既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国公认、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和基础的,也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利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对我们已经无足轻重。“又好又快”鲜明地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好’意味着:经济发展的质量要高,社会发展的层次要强,企业发展的效益要大,人民群众要获得较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快’的含义是经济发展要有较高的速度,社会发展要有较快的步伐,思维观念要有较大的转变。”[14]“好”和“快”又是紧密相联的。“快”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能片面地强调“快”,而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即“好”为前提。把“好”字提到“快”字前面,绝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稳定的“快”。现在我们主要追求“好”,但仍然要尽可能地“快”,不仅要“又好”,而且要“又快”。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对说来比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加突出。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者不可偏废、不可顾此失彼。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又要注重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从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步伐,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转变为依靠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增长;在产业结构上,要实现由过度依靠工业带动增长转变为由三大产业共同带动增长;在投入要素上,要实现由依靠投资和资源支撑增长转变为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增长;在资源的使用上,要实现由能源和自然资源的粗放使用转变为发展循环经济。”[15]只有实现发展方式的上述“四大转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要从政治、全局、意识形态、改革、战略五个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众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深入研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全面认识和掌握发展中的各相关要素,辩证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关联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按照辩证思维的要求,端正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切实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雷云.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兼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

[6]韩振峰.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八个视角[J].学习月刊,2007(23).

[7]汤文曙.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10]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2004(7).

[11]胡锦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巨大作用,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N].人民日报,2004-12-29(1).

[12]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06-01-10(2).

[13]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2003(12).

[14]辛向阳.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与拓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15]徐崇温.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学拔牙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