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舆论的“道德绑架”现象

2014-04-09 12:49张利军
时事报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舆论道德

张利军



警惕网络舆论的“道德绑架”现象

张利军

在网络空间,舆论的参与广度、传播速度空前增强,对塑形社会道德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但同时,道德被放大化、唯一化、绝对化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过高,强加于人。把较高的道德标准当成道德底线和义务,对未做到的人横加指责。比如,每逢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总有人乐于搞捐款排行榜,对捐款少或不捐款的明星、企业进行谩骂攻击甚至上门围堵、“逼捐”。

二是只讲奉献,不讲利益。人为地将道德和利益对立,认为帮助他人必须不计报酬。比如,某年东北遭遇罕见大雪,有人收费帮人推车,被批是“乘人之危”“发国难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口诛笔伐者自己未必会去义务推车,更不用说长时间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推车了。

三是只求心安,不计后果。其中表现最为典型的是批量“放生”。一些原本自由的动物,饱受有计划的捕捞、存放、放生的折腾,有的很快不适应新环境而导致死亡或破坏了环境。一些清醒的宗教界人士称此为“贪功德”“杀生”。

四是强调主观,忽视客观。近年网上热传的帖文《发错药之后 美国护士VS中国护士》说的是某护士发错药之后,美国的医院会考虑护士工作量是否过大、个人是否因家事分心、药片外观是否相似,然后逐项调整,减少以后出错的概率。而在中国,则是领导训斥、媒体曝光、舆论指责。帖文虽属虚构,但也反映了许多人习惯强调主观因素。

五是只问强弱,不分是非。一些网络名人自称“在鸡蛋和墙之间,永远站在鸡蛋的一方”,潜台词是“弱者天然代表正义”。于是在官员和民众、富人和穷人、城管和小贩、宝马和三轮的对立中,无条件地站在看上去“弱势”的一方。

道德具有排他性,道德感过强,容易认为观点不一致的人一定是“道德有问题”,加深群体的对立。“道德指责”的泛化会影响对问题的客观研究、分析,将解决问题的手段简化成“批评教育”。而过分强调道德因素,还容易滋生道德贩子和伪君子。不久前,媒体通过夸大少年杨六斤的悲惨遭遇向社会募捐,这对于其他类似遭遇的青少年并不公平,对杨六斤本人也未必是件好事,这样做迟早会耗尽珍贵的公众爱心和媒体公信力。

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我们对这些“道德绑架”现象要有所警惕,加强引导,不能任由其负面影响污染网络空间。一是要分清道德问题与非道德问题,对思想道德问题,主要借舆论交锋来明辨是非,通过思想教化来改进认识。对非道德问题,则要从法律、制度和各种软硬件措施上找根源、堵漏洞、想办法,减少问题发生的概率。比如2009年湖北荆州“挟尸要价”刺痛了许多人,在谴责打捞者“唯利是图”的同时,也应反思,既然当地遗体打捞有一定需求,有关部门就该建立打捞队伍,完善行业监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讨价还价”问题。而且,即便是主观问题往往也有客观原因。比如有人常抱怨“领导不重视”,但领导为何不重视?是对相关业务不了解,还是有更重要的事难以分身,还是缺乏资源即便重视也无能为力?二是对道德问题,还要分清楚“品德高尚”“守法守德”与“缺德失德”的界限,对缺德失德行为理应批评,对遵守公德行为应肯定,对于品德高尚行为,能做到的要褒扬,没做到的也不应指责,标准过高,强加于人,反易引起对道德标准的反感和抵触。

(作者为中央宣传部舆情局网络处副调研员)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舆论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