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强 胡泽 李博 狄凌鹤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最早羌族散居于西北部,过着游牧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羌族逐渐发展为现今西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据2003年人口统计,羌族共有32万人。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川、理县、松潘县、黑水县、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和平武县。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有本民族语言——羌语,学术界普遍认为羌语属于独立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1]对羌族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羌族的科学研究从开始到1980年,其间经历了三个研究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羌族研究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研究领域更广,[2]特别是从2000年到2012年这十余年间,有关国内羌族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层出不穷,有关羌族研究的方法日益更新,在这十余的羌族研究中,相对于过去对羌族历史与族源问题的探讨,这时期更侧重于对羌族文化研究,特别是随着5·12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如何拯救与保护羌族的非物质文化,如何重建在地震中破坏的羌族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如何重新评估羌族的旅游资源并为其服务,成为羌族研究中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在这十余年中,出版了一些关于羌族研究的工具书。《羌族词典》[3]从羌族的建制类、自然资源类、地理类、人口类、历史类、经济类、语文类、宗教类、思想类、文学类、音乐舞蹈类、教育类、文化设施类、医药卫生类、体育类、习俗类、法律类、工艺类、名胜古迹类、人物类刊物及著述类等方面收入了有关羌族历史与文化方面的词条2000余条,是一本普及羌族文化知识很实用的工具书。另外,有关索引方面的工具书有宋显彪的《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4]和陈春勤主编的《羌族研究文献资料索引》[5]等。
对羌族历史源流的探讨历来是羌族研究中的重点与热门话题,对该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了解羌族的历史发展、分布与现今各民族关系的许多民族问题。因此,总结近十年来羌族的族源问题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继续深入对羌族的研究,更加有助于羌族探源工作的顺利开展。
耿少将的《羌族通史》[6]充分利用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气象学、遗传学和各种史料,吸收羌族的多年的研究成果,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本贯通中国上下数千年的羌族通史,填补了羌族通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书史料翔实,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又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新的观点。对于需要论述的问题,本书不厌其烦,大量引用古代文献和考古史料,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待史学客观认真的态度。
段丽波的《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源流史》[7]作为基于羌族源的专门性研究著作,在大量结合前人有关羌族源流论述和古代史料的基础上,从先秦到明清,条分缕析,甄别是非,提出了许多自己关于历史上属于氐羌系统的民族群体源流情况的看法,论据论证充分严谨,可算在羌族源流研究方面的总结性著作。在探讨羌族源流方法的著作还有何光岳的《氐羌源流史》[8],本书分上中下两编,上编是“戎族系统”,中编是“氐族系统”,下编是“羌族系统”,作者运用模糊史学与泛史的理论观点,阐述了戎、氐、羌各支系的源流、分布、迁徙、演变与融合等过程,在学术界上有极高的地位,为人们从事羌族源流研究工作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9]和《羌在汉藏之间》[10],根据族群记忆与华夏边缘理论,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羌族历史,对于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有关羌族研究方面的史料和今后对羌族研究的展开有重要的启示。
另外,这一时期出版的许多相关著作也从不同的方面谈到羌族的族源与历史。杨建新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11]书中的地七章专门谈到了羌族在先秦至十六国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王文光、龙晓燕和陈斌著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12]从西南民族关系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各个历史时期西南各民族的关系,并研究了氐羌系统的发展演变情况。胡绍华的《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13]的上编“中国西南民族”部分在论述西南各民族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叶零星提到羌族的族源与民族发展演变情况。杨铭的《西南民族史研究》[14]的“氐羌篇”收入了六篇有关氐羌民族历史与源流和文化方面的论文。此外,丹曲,谢建《甘肃藏族史》[15]、尤中《中华民族发展史》[16]、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17]、王明珂《蛮子、汉人与羌族》[18]、马曜《大理文化论》[19]、李绍明《巴蜀民族史论文集》[20]、卢冬,陈炳应《古代民族》[21]、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22]、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23]、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24]、杨建新《中国民族的形成》[25]等相关著作也都从不同层面谈到有关羌族历史与族源方面的问题,总体来看这些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对羌族的族源与历史的系统研究不够,还停留在表层的叙述上。
在论文方面,这时期也发表了许多研究和探讨羌族历史与族源的文章。杨国君《甘孜羌族的分布、来源及其迁徙原因》[26]分析了甘孜羌族的分布区域,指出其主要分布在丹巴县,并认为其来源于茂县、理县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区,迁徙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郭声波《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27]一文从历史民族地理角度出发,探讨了川西北羌族的渊源,认为唐初岷江上游西山地区各羁縻州的部族属于冉、左封、昔卫、葛延、向人、望族、林台、紫祖、四邻、白狗、千碉等羌人部,其后又有涉题、特浪、辟惠、那鄂、渠步及西山八国诸羌内徙该地区,至宋,融合为茂州羌和维州羌,他们是川西北羌族可考的祖先。张正明的《巴人起源地综考》[28]和段渝的《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29]两文分析了巴人的来源问题,他们在前人有关巴人族源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传说故事、文献史料和考古史料,对巴人的诸问题进行了辨析与研究。德吉卓嘎《试论嘉绒藏族的族源》[30]一文结合汉唐史料和岷江、大渡河沿岸地区的石棺葬考古史料,分析了羌族在嘉戎藏族形成中的历史作用。认为嘉戎藏族以冉夷和嘉良夷等夷为主体,在唐代吐蕃东进的压力下,融合当地羌人而成为一个族群。姜允玉《羌、姜同源说辨正》[31]结合各种金石考古和文献史料,认为各个时期的羌族内涵有所不同,并根据殷周羌族、周代姜姓诸族、考“姜炎文化”三者关系,羌、姜同源的说法不科学。羌族最初居住在甘青等西北一带,因此,从羌人族源地来对羌族的流变进行研究的成果也是值得重视的。刘杏改《从青海考古发掘看古羌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32]、杨东晨《甘肃地区古氏族部落和文化考述》[33]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古羌人在甘青地区的活动。而刘夏蓓《两汉前羌族迁徙论》[34]、周娟《浅论宋代以前古羌族的民族融合》[35]、李吉和《秦汉时期羌族的内徙与经济社会的变迁》[36]、王力《两汉时期西羌内迁浅析》[37]和《西羌内迁述论》[38]等文分析了羌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迁徙与融合问题。另外,对羌族治理政策的研究在这时期也有论文发表。李正周《两汉时期的治羌政策》[39]和王伟《东汉治羌政策之检讨 》[40]研究了汉朝的治羌政策,林永强《汉朝羌区军政防控措施考论》[41]分析了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汉朝对羌族实行七项军政措施的原因。而谢绍鹢《两汉护羌校尉研究》[42]和刘国防《西汉护羌校尉考述》[43]研究了汉朝的军事机构护羌校尉。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羌族的历史有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44]和黄应贵《时间、历史与记忆》[45],他们都探讨了历史记忆在族群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利用文献,并结合考古资料研究羌族族源外,这一时期还有相关的考古研究成就。
羌族地区已出土的考古遗址相当丰富,如汶川姜维城、理县佳山寨、茂县牟托、茂县营盘山遗址、松潘县东裕村遗址、汶川县高坎遗址、理县猛古村遗址、黑水县关纳若遗址等等[46],而对这些遗址的报道和研究也陆续发表和出版了相关的论文和论著。在这些遗址中,营盘山遗址的调查和研究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陈剑的《营盘山遗址再现“藏彝走廊”5000年前的区域中心》[47]一文对岷江上游考古调查成果的梳理、营盘山遗址的内部结构体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营盘山先民经济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考察,对认识营盘山的考古有重要的价值。对营盘山遗址的研究还有《营盘山遗址——藏彝走廊史前区域文化中心》[48]一文,本文认为,以营盘山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是岷江上游地区一种新发现的以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因素为主体成分,同时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因素的地方文化类型。《波西、营盘山及沙乌都》[49]一文将岷江上游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遗物分为三类,并分析了这三类的共性和个性,以解释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演变的阶段性特点。此外, 《岷江上游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调查及营盘山考古试掘综述》[50]、《2002年岷江上游考古的收获与探索》[51]、 《四川茂县新石器遗址陶器的成分分析及来源初探》[52]、《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53]等论文对岷江上游的考古做了不同程度的探析。从考古学的角度对羌族文化的地位研究,涉及到对甘青地区,甚至中原一带的考古的个案以及与岷江上游的比较研究。
对羌族族源的考古研究,涉及到甘青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丁柏峰的《青海古代游牧社会历史演进研究》[54]都对青海地区的考古遗址进行了论述。谢端琚的《甘青地区史前考古》[55]、对于甘青地区的考古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以及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四霸文化、卡约文化、上孙家寨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上,而对这些研究和探讨又涉及到它们与羌人的关系。[56]陈苇《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57]一书对先秦时期西南山地考古学矿机的建立做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考古学文化互动的研究作了精彩的描述。作者首先对甘青地区、岷江流域地区、大渡河流域地区、雅砻江六区地区、金沙江上、中游地区、澜沧江上、中游地区等的考古遗址进行了研究,对它们中的遗址时空框架进行了构建,在最后一章,作者对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遗址的年代对应、西南山地考古遗存格局变迁以及传播路线、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考古遗存传播特点做了有益的贡献。其提出的“四纵三横”、“西进、南下——南下、东渐”等观点对本论题的研究与探索具有启示性的作用,而作者在文中对甘青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考古遗存层位序列构建则对本文羌族考古遗存的时空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一时期羌族族源历史的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重新梳理关于羌族的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羌族的来源;第二,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与前一时期相比减少,但对已有的考古报告进行研究的成果突出,这集中体现在对营盘山遗址的地位认识上。第三,相关学科理论的引进,充实了对羌族族源新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历史人类学的运用上,把羌族理解为一个族群记忆的族群。
基于以上成就,我认为,今后羌族族源的研究会随着科学理论的日益更新,在探讨羌族族源问题方面的理论体系也日益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史料文献和考据方法与现代考古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的日益结合。当然,这时期在探讨羌族族源历史与上一时期相比,其与有关羌族文化方面的研究之比例有所下降,这主要原因一方面羌族历史资料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对拯救与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迫切任务的要求。因此,今后羌族研究一方面会更加向着现代化的研究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有关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比例会逐渐增大,另外结合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考古学方法来补充羌族史料的研究趋势会更加明显。对羌族族源的研究,尤其是利用考古资料,对于充实藏彝走廊研究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针对当前研究状况,从考古学的角度看羌族文化地位还是一大空白,因此,今后工作可以朝着这方面着手努力,吸收已有的考古学成果,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理论,初步勾勒羌族文化在藏彝走廊中所扮演的角色。对这一个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可以理清羌族文化的整体发展线索,另一方面对于从更广阔的角度研究羌族文化在藏彝走廊中的地位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羌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在少数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限于史料的缺乏,目前对羌族族源历史的研究很难再深入下去,假如今后能加大力度发掘地下考古资料、田野调查资料来充实羌族历史资料,那么我想有关羌族族源的研究工作将会一直保持生命的旺盛力。另外,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而只有本民族语言——羌语的少数民族,而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羌族目前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如何拯救羌语,如何运用语言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梳理羌族的历史源流,也将成为我们今后重要的工作之一。
[1]黄布凡、周发成.羌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2]耿静.羌族研究综述 [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3]《羌族词典》编委会.羌族词典 [Z].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4]宋显彪.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5]陈春勤.羌族研究文献资料索引[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
[6]耿少将.羌族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7]段丽波的.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源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8]何光岳.氐羌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 [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1]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12]王文光、龙晓燕、陈斌.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3]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14]杨铭.西南民族史研究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
[15]丹曲、谢建.甘肃藏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16]尤中.中华民族发展史 [M].昆明:晨光出版社,2007年
[17]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 [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
[18]王明珂.蛮子、汉人与羌族 [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
[19]马曜.大理文化论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李绍明.巴蜀民族史论文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卢冬、陈炳应.古代民族[M].酒泉: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
[22]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4]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25]杨建新.中国民族的形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6]杨国君.甘孜羌族的分布、来源及其迁徙原因[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27]郭声波.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8]张正明.巴人起源地综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9]段渝.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J].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30]德吉卓嘎.试论嘉绒藏族的族源[J].西藏研究,2004年第2期
[31]姜允玉.羌、姜同源说辨正[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2]刘杏改.从青海考古发掘看古羌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3]杨东晨.甘肃地区古氏族部落和文化考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4]刘夏蓓.两汉前羌族迁徙论 [J].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5]周娟.浅论宋代以前古羌族的民族融合 [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6]李吉和.秦汉时期羌族的内徙与经济社会的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7]王力.两汉时期西羌内迁浅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38]王力.西羌内迁述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39]李正周.两汉时期的治羌政策[J].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0]王伟.东汉治羌政策之检讨 [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1期
[41]林永强.汉朝羌区军政防控措施考论[J].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
[42]谢绍鹢.两汉护羌校尉研究 [D].西北大学,2007年
[43]刘国防.西汉护羌校尉考述 [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3期
[44]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45]黄应贵.时间、历史与记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6]耿静.羌族研究综述 [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47]陈剑.营盘山遗址再现“藏彝走廊”5000年前的区域中心[A].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p300-314
[48]陈剑、陈学志等.营盘山遗址——藏彝走廊史前区域文化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49]陈剑.波西、营盘山及沙乌都[J].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
[50]陈剑等.岷江上游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调查及营盘山考古试掘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51]蒋成、陈剑等.2002年岷江上游考古的收获与探索[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期
[52]崔剑峰等.四川茂县新石器遗址陶器的成分分析及来源初探[J].文物,2011年第2期
[53]江章华等.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J].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
[54]丁柏峰.青海古代游牧社会历史演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55]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56]冉光荣等.羌族史 [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p9年
[57]陈苇.先秦时期的青藏高原东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