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峰,吴忠军,王佳果
(1.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2.桂林市七颗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4)
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1],随着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的对象逐步由工农业转向服务业,由产品标准转向程序标准。具体到旅游领域,自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6年提出了“服务标准化”的理念后,旅游业标准成为服务标准化的热点领域[2]。
我国旅游标准化肇始于1987年首次制定、199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涉外饭店的星级划分与评定》,近30年来,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呈现出以接待入境旅游的星级饭店评定标准为起点,逐步向旅行社、景区、旅游交通工具等其他旅游和休闲相关领域推广的趋势,基本与我国旅游业发展亦步亦趋[3]。按照管理对象分类,我国现有旅游标准可分为四类:为规范旅游管理而制定的基础标准;旅游饭店、旅游厕所等旅游设施标准;旅行社、导游等服务标准;旅游示范区、基地认定等综合标准或特色标准。国家旅游局于1995年成立了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0),主要负责旅游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对口国际旅游标准化组织及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先后发布了《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2015)》、《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实践层面上则先后开展了两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程,试点范围覆盖省、市、县和企业等。
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建立、标准化规划的实施以及标准化示范工程的开展有力促进了我国旅游标准化发展:截止到2014年5月30日,国家已经制定40部与旅游行业直接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0部,行业标准30部,是世界上制定和颁布旅游标准最多的国家,[4]旅游标准先导战略得到贯彻实施,旅游标准体系得到建立健全。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地区旅游业起步伊始,民族旅游这一旅游形式因其民族性、异域性、神秘性、资源独特性、休闲性和文化体验性的一体化,便日益受到旅游者推崇,[5]特别是由于民族旅游代表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西部很多地区的旅游市场导入了民族旅游模式,民族旅游得到蓬勃发展,但目前其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现存标准以及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中均处于缺位状态,非常不利于民族旅游的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
诚然,不仅学术研究上,民族旅游标准的研究成果严重匮乏;而在标准化制定上,直到2009年,贵州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民族旅游标准——《贵州省旅游民族村寨设施与服务规范》(DB52/T570-2009),但也面临着“国内外首个乡村旅游地方标准”与“国内首个民族旅游地方标准”的争论。2010年,国家标准《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GB/T 26363-2010)出台,但内容较为笼统,操作性不强,缺乏评分细则等规范性附录,至今为止申请并认定成功的单位寥寥可数;而标准化实施与普及方面,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对象中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四川省、咸宁市、丽江市、成都市、贵阳市、克拉玛依市、中卫市、赤水市、都江堰市、阳朔县,试点企业涉及到的有云南石林风景区、云南民族村。鉴于我国民族旅游标准化在研究上的缺位、实践上的滞后,本文拟探讨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可行性、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与实践困难、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思路等问题。
在学科范畴上,民族旅游标准化从属于民族旅游学科与标准化学科的交叉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型基础研究课题,对民族旅游服务业的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2]。研究既符合标准化基础理论要求,又与民族旅游的内在要求及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对于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善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中国民族旅游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6]。目前我国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已具备一定可行性。
国内外旅游标准化研究涉及区域与行业旅游标准化的对策性案例研究、旅游标准化现状及必要性研究、旅游标准化的国际化比较研究、旅游标准体系研究、旅游标准化的影响研究、旅游标准化构建理论研究等方面,针对标准化实践中的矛盾与问题,如标准化模型与同质化处理方法的应用不当导致标准化有效性和价值下降[2]、标准诞生的方法程序源流不正等问题,相关研究从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和潜在障碍、标准化方法、评估方法等方面展开的分析,能为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借鉴。
民族旅游标准化工作,涉及到民族旅游概念,标准中也必须首先对民族旅游的定义及内涵作出界定。虽然鉴于研究者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的“路径依赖”,国内外对民族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如杨昇、王晓云等总结了10种民族旅游概念[7],窦开龙把国内外民族旅游概念归纳为过程说、形式说、产品说、行为说、活动说、经历说、开发模式说、旅游类别说和综合说9种类型[8],李忠斌、文晓国则统计出了民族旅游的4种国外概念和8种国内概念[9],但学术界对民族旅游的特征、本质和内涵的认识已渐趋一致,这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前提。
从国内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实践看,国内民族旅游现在还处于成长期,民族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民族旅游主题景区和民族村寨围绕着经济效益提高等目标开展了旅游服务提升与设施完善的自发实践,另一方面,标准化相关机构、民间学术团体等外部力量也围绕着民族旅游质量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努力,这些都为中国民族旅游标准化提供了实践经验支持。如根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GB/T 26363-2010,我国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认定已在进行中;2014年5月受桂林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委托,吴忠军等学者主持编制了地方标准《桂林市民族文化旅游服务规范》,该标准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该标准目前已正式发布,桂林市龙胜大唐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中心将作为该标准的试点单位展开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
而目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也积极启动了民族旅游标准化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将其列为第五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其实在2014年7月下旬,于吉林召开的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上,黄忠彩、吴忠军、龚锐、孙丽坤、唐晓云、李忠斌、朱普选、王凯、江军、罗永常、王佳果等与会学者便讨论了《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服务标准》的制定工作,为了为下一步的标准编写提供实践素材,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目前已认证了延边龙家美苑朝鲜族文化园和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建设基地。
民族旅游标准化的建设与实践困难是由于标准化与民族旅游之间固然的冲突和矛盾而导致的。具体表现为由于民族旅游的内在属性和特征与标准化的本质和要求之间矛盾的存在而导致的标准化建设困难、由于民族旅游标准化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导致的标准化实践和普及困难。
标准化的本质是有意识地努力达到简化以减少目前和预防以后的复杂性[10]7-10,这要求标准必须具有一定普适性,标准化对象必须存在大量同质性样本。这样才能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和价值。而旅游是强调突出差异性、新奇性、独特性的,民族旅游更强调突出地方性和民族性,这意味着标准化的对象——民族旅游是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而标准往往意味着程式化、单一化和可预见性。民族旅游标准的制定如何能既满足标准化科学的要求,又能体现民族旅游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满足旅游者的民族文化旅游服务需求构成了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的理论归结点。
此外,民族旅游逐渐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样本内容多样,不利于旅游标准化实施)、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样本复杂、与标准化需要足够多的同质性样本的属性背离)的趋势,也构成了民族旅游标准化的建设困难。
民族旅游标准化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旅游经营主体的扩大化、文化的多民族性、民族旅游空间地域与规范范围的复杂性等几种类型,这些都导致了标准化实践和普及中的困难。
第一,民族旅游经营主体的扩大化使得民族旅游规范管理的对象更加复杂化,民族旅游经营主体类型目前已呈现出农户单体经营“农户+农户合作经营”、“公司 +农户”、“公司 +社区 +农户”、“政府+公司+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甚至一些地区自发形成了民族旅游接待户的空间集聚现象。
第二,民族旅游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民族旅游地区往往存在着多元民族文化,这构成了民族旅游标准化“简化”、“可重复性”和“普适性”的压力。
而民族旅游标准化对象的多元性主要是从民族旅游空间地域和民族旅游标准规范范围的角度而言的。空间地域上的多元性是指民族旅游的空间对象既有发达地区的民族旅游主题景区(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等),也有民族地区的民族村寨和主题景区;标准规范范围的多元性是指民族旅游标准的制定不仅要关注民族旅游设施规范,还要制定服务、环境、体验、活动、管理等规范或标准。
民族旅游标准体系是一个系统,系统是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封闭性的特点要求民族旅游标准的制定要与其他现有标准区分开来(如生态旅游标准、乡村旅游标准等),处于成长期的我国民族旅游,有其阶段性特点和固有属性,民族旅游标准化的使命在于明确其规范范围、形式和内容,引导民族旅游的规范、健康发展。开放性的特点要求民族旅游标准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动态性,一方面,伴随着民族旅游市场不断成熟而出现的多样化、个性化民族旅游新产品的出现,势必会引发对民族旅游标准的修订甚至是重新制定的需要,因此要把握好标准的“度”,控制好标准化与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矛盾,留下适当余地,使其能涵盖、吸纳民族旅游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有利于民族旅游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民族旅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动态互动的过程。标准在制定阶段应体现出过程监督和定期复核的思想,标准化的执行方和实施方应建立双向沟通机制。随着双向沟通的进行,标准中不合理、不科学和不具备时代精神的内容应作相应修订和扩展补充。如1987年首次制定并于199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涉外饭店的星级划分与评定》,后经1997、2003和2010年三次修订,扩展为《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如今已成为我国应用最广、效果最好、最成熟的旅游标准,并荣获了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与国外旅游标准化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民间组织运作模式)不同,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安排是在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展开的,与标准本身“自下而上”的运行路径相悖。作为体制内政府实施行业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旅游相关法规、条例的有效补充,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往往只体现政府行业管理的意志,相关专家、企业、经营者、居民等社会主体没有参与或参与度不够,影响标准的价值,而且制定出的标准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通用性,修订起来相对滞后,影响标准的有效性。故政府要实行制度创新,将标准编制、贯标和认证工作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2]。
第一,民族旅游标准化工作,应吸纳、引入相关民间学术团体(如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的力量,充分咨询旅游学、管理学、标准化科学、民族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意见,特别是鉴于人类学与民族旅游在学理上的天然联系,民族旅游标准在制定、实施、标准监督、有效性评估中应充分发挥人类学家的作用。如在国家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评定中,传承了关心人类生存与发展、重视田野调查等秉性的人类学者,具有能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民族旅游的内部去观察、评估民族民俗文化示范区的建设情况以及审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情况的优势。
第二,民族旅游标准化工作应具备社会化导向,在标准制定之前,应当对民族旅游景区、社区的综合情况和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鼓励旅游管理委员会、旅游服务组织、旅游经营商、社区居民等参与到民族旅游标准的商讨当中并认真考量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民族旅游标准应注重体系化建设,标准化成果除了设施规范外,还应涵盖服务规范,而且根据针对标准化不同对象的标准应严格区分开来的原则[11],结果标准(服务规范)和过程标准(服务提供规范、服务控制规范等)不应混合到一个标准中进行规范,以体现系统的综合性和层次性。但同时,民族旅游标准应重点针对民族旅游的特性(特色化、参与性、体验性、展示性等)提出要求,特别是民族旅游的社区服务功能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标准中应得到体现和强化,如在民族旅游社区中,民族旅游服务的内涵应不仅指为旅游者服务(旅游经营者或民族社区借助于特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及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向旅游者提供各种产品和劳务,满足其民族文化旅游需求的过程和结果),也指民族地区借助民族文化旅游的积极影响,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机制、组织机构等,采取一定途径,确保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社区知情权与参与权、促进少数民族社区群体的自我认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功能。除此之外,标准的制定还要突出倡导民族旅游地区制定开发预警的导向作用。
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归宿是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强化旅游者对少数民族群众及其文化的深切体悟和认同,促进相互交流、认知、理解和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旅游经济、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发挥民族旅游发展的参与和富民效应,实现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点是标准制定,途径是识别出其标准化建设与实践困难、根据困难消解方式(即民族旅游标准化建设思路)规范民族旅游建设和服务的内容、方式和程序,以《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服务标准》为例,其应在基地规划与建设、设施与配套、服务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环境、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参与与富民等方面做出全方位规定,待该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后,可在全国建设1000个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而且由于该标准的提出单位是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机制灵活,能迅速应对快速发展的民族旅游新兴的标准化需求,待标准得到时间和实践检验后,有望能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1]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
[2]杨彦锋,蒋艳霞,李鹏,等.标准化的模型和方法——经由旅游标准化实践的理论建构[J].旅游学刊,2012,(8):11 -17.
[3]张凌云,朱莉蓉.中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和趋势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11,(5):12 -21.
[4]王峥嵘.第四讲: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 提高中国旅游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标准化,2007,(4):71-73.
[5]吴忠军,韦俊峰.国内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65 -71.
[6]王季云,姜雨璐.旅游业标准体系的思考和重构[J].旅游学刊,2013,(11):67 -74.
[7]杨异,王晓云,冯学钢.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8,(3):194 -202.
[8]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8.
[9]李忠斌,文晓国.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12,(4):177 -184.
[10]T·R·桑德斯.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M].中国科技术研究所,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4.
[11]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