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文化时空与创造性的文学研究
——评李永东《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

2014-04-09 06:52
关键词:租界语境上海

王 侠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特殊的文化时空与创造性的文学研究
——评李永东《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

王 侠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1]是李永东继《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从租界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的著作。与前一部著作相比,该著的研究时段大为拓展,涉及“晚清”“五四”“孤岛”这三个时期。为了规避与前一部著作的重复,该著没有列专章研究“30年代文学”,而是选取“30年代的女性电影”作为论述对象,以成全著作以时间为序的论述逻辑。除了时间段的延长外,该著作还有效地弥补了作者在《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结语中所留下的缺憾,如:租界文化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租界文化与现代作家的人格模式;租界文化与近现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租界文化与现代小说的叙事时空……租界文化作为本书主要的理论支点,诚如李永东所指出:“能够弥补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在文学研究中的不足,为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开拓出新的空间,能够对已有的文学史观念起到补充或修正的作用。”①本文引用《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的观点较多,为简明起见,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不标注详细信息。具体说来,该著有以下特点值得重视。

一 穿透近现代文学现象的独特视角

《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研究对象为“中国近现代文学”,要求在把握近现代文学的整体面貌及其复杂样态的基础上,对相关文学现象作出解读。该著以一种宏阔的文学史视野,从租界文化语境视角切入论题,将最能展现近现代中国发展面貌及人文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典型作品加以剖析,提供了一把打开近现代文学的钥匙,揭示了租界文化语境下文学的风貌格调及其嬗变,辨析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以及与此相应的商业意识、殖民意识、民族意识、漂泊意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颓废观念等的复杂交织。

该著涉及的文学时段长(晚清至1941年),作品门类繁多(小说、诗歌、散文、日记、电影),作家身份驳杂(编辑、出版商、官员、文人、自由撰稿人)。正是通过对这些身份不同、个性迥异的作家作品的探究,该著还原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方方面面。在研究范式上,将笔触深入到各个知识领域,举凡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等都有所涉及。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一种大文化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向来是该著作者李永东的研究长处,朱晓进在《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一书中就看出了李永东的学术功力及创新思路:“将30年代文学置于‘租界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使得30年代的许多文学现象,获得了较合理的解释……将文学现象摆到特定的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所获得的解释,可能比一般的泛泛从时代大背景中获得的解释要更贴切一些。”[2]可以说,朱晓进对其所采取的文化视角与研究方法极为肯定,认为论著有着宏观的视野,却与“泛谈文化”的流行文风不可同日而语,能将研究最终落脚于具体文学作品,“总体围绕‘文学’问题进行研究的目的应该说是非常明确的。”之前研究的成功经验在《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一书中得到再次运用。再加上几年功夫的积淀,该著资料更为丰赡、方法更为圆熟、视野更加开阔、眼光更加敏锐、角度更加全面,显得更加厚重,提供了文学的文化研究的成功范式。

二 对比研究:在参照中突显租界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通读《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很容易发现:对比是该著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个对象,不仅要对它自身进行剖析探究,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个性特征,还要将它与邻近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才能了解它的本质特征,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该著深昧这点,抛却了“就事论事”、“就研究对象而研究”的观念,始终将研究对象置于参照系中。如:西方与中国的对比、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对比、租界与华界的对比、上海文学与北京文学的对比、都市文学与乡村文学的对比、作家在租界区与非租界区的心理对比、不同作家之间的对比、左翼电影与非左翼电影的对比、电影中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的对比、富孀与交际花的对比等等,不一而足。

(一)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对比

为了论述上海在近现代中国的地位,该著通过对比的方式指出:“与同样辟设了租界的城市相比,晚清上海的独特性和优势在于上海是列强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设立的时间比天津、汉口、广州、厦门、镇江、九江的外国租界早了约18年,比杭州、苏州、重庆早近50年。”除了与租界城市对比外,该著还在行文中有意凸显上海与非租界城市的对比,如与北京的对比:“上海与北京等传统中国城市相比,其近代化形态存在本质区别,两者的区别可以从晚清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所采取的不同逻辑中获得理解。”正是将上海纳入到与不同城市的对比中,该著才能大胆地得出上海在晚清社会中的“怪异”特征,得出“晚清的城市地图中,作为第一商埠的上海,五方杂处、中西杂糅、洋风炽盛的城市语境,使之成了晚清文学启蒙运动的中心”的结论。

(二)通过对比论证晚清的小说创作

该著指出:时至晚清,租界化上海为小说的繁荣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表现在作家、创作、传播、读者等各个方面。为了说明租界对晚清小说风貌格调的影响,该著将晚清前后的小说进行了对比,得出了诸多结论,如:“晚清之前的明清长篇小说在第一回或‘楔子’部分,往往把故事的缘起置于远古洪荒时代虚幻的化外之地……时至晚清,小说的怪诞背景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换,上海成了故事启动和生发的惯常背景。”另外,该著还从五个方面重点提及了清末上海的侠邪小说与晚清非上海背景的侠邪小说的差异。通过对非上海背景的侠邪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征进行总结,从而清晰地确证了上海租界对晚清文学风貌的影响,进一步将晚清文学所呈现的叙事特征、邪僻文风、语言格调等的嬗变论述得圆熟有力。

(三)用对比方法解读作家租界体验

近现代中国作家对租界文化究竟持何种态度,以及租界文化催生的土壤怎样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在这一影响下作家的作品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是论著表现的核心内容。为了将这一问题论证清楚,该著主要采取个案的方式进行阐释。晚清而外,郭沫若、郁达夫、师陀是该著选取的主要论述对象。该著在分析“五四”时期郭沫若的“文化身份、民族认同的含混与危机”时,将其置于多种文化时空的参照体系中,对比郭沫若在日本、上海、乐山的复杂体验,对比郭沫若作品中对于自然乡土的迷恋与对租界都市的拒绝,将郭沫若与胡适、刘半农、陈独秀、郑振铎等“五四”知识分子对比,从而得出了“郭沫若的上海租界体验及其文学叙事,不能以单纯的民族主义或殖民主义来指称,他对国民性批判主题的申述,隐含着文化身份的迷乱和民族立场的暧昧”这颇有洞见的结论。在论述“1923年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时,为了说明上海租界对郁达夫的影响,该著同样将郁达夫以北京、东京、杭州为背景的小说作为对比参照,发现“唯独当城市空间为上海时,郁达夫的作品才会呈现城市闲逛者的形象”。而且郁达夫笔下的“城市闲逛者”又不同于“波德莱尔笔下的都市浪荡游民或休闲闲逛者”,从而将租界文化空气给郁达夫带来的“孤独卑怯”性格这一命题论述得令人叹服。针对“孤岛时期师陀的散文创作”,该著将其关于上海的书写和北京的书写进行对比,发现“无论战前,孤岛时期还是上海沦陷时期,师陀对北平的书写都充满了单纯的温暖与诗意。”而关于上海的书写却表达了师陀“在而不属,欲去还留”的复杂体验,该著继续指出“而就本质上来说,孤岛师陀的这种心态与30年代沈从文、鲁迅等作家有别”,这样就很好地阐释了师陀孤岛时期生活的惶惑与痛苦,将他散文中何以“充满走与留的情感纠结”、何以采取“隐性的民族抗战叙事”论述得细致周密。

三 寻找电影文本的解读方式

将30年代女性电影纳入论题当中,是该著的一大特色。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表达思想,电影则是借助画面发挥这一功能。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均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是“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里,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3]作者打破学科界限,购买民国电影光碟80多部,查阅大量民国影史资料,包括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制度、电影公司、电影海报、电影广告、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影明星等等,全方位地爬梳了中国30年代的电影走向,认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电影几乎垄断了国产电影的制作与发行,是国产电影的代名词”。而这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租界化上海不仅是国产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垄断空间,而且是电影借以言说时代、社会、民族的焦点空间”,“因此,中国电影的风貌格调都受到租界文化语境的制约”。考虑到30年代以“女性话题、女性生活、女性形象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中国女性电影在市场上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带来了“一脉清新的空气”,该著聚焦此类电影,试图“借由对女性故事与女性人物的解读,有效进入影片的思想情感体系,破译租界语境下想象女性与表达时代的方式”。该著对这一论题孜孜不倦的探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拓展和深化了30年代中国电影的研究路径,给电影界乃至文学界带来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首先,借助形象学、统计学的方法解读电影,从品类繁多的女性电影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三种组合模式:“三个摩登女性”模式、“一男两女”模式与“两姊妹”模式、“都市—妇人”模式。论述每一种模式,该著都采取列图表的方式,将每部影片的名称、上映时间、发行公司、编剧、导演一并列出,同时将影片中的中心人物的姓名、身份、性格特征、人物经历与命运也在表格中详细标明,这样的论述方法不仅使行文简洁明了,方便读者查阅,还能增加文章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其次,将文学中常用的叙事学理论引入到对电影的分析上,严密地论述了租界语境下,电影中所呈现的故事模式,摩登女郎尽管频频在银幕上出现,只不过是左翼电影借以重建民族、阶级、文化的幌子,通过对电影《风云儿女》《国风》《二对一》《现代一女性》《三个摩登女性》等的分析,该著总结了这类电影的叙事特征:“以摩登女郎的颓靡、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浪漫做烘托与掩护,在华丽的故事中输入阶级民族革命观念,就成了30年代电影常用的策略。”在这个基础上,该著进一步确证了30年代女性电影的“反都市的都市故事”这一命题。该著之所以能将30年代女性电影分析得如此透彻,得益于作者博览群书,吸取多方面的理论资源,既在文本细读上做足功夫,又通过立体分析,突破电影理论本身的技术路线,显示出其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敏锐的艺术悟性。

总之,《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既从宏观的史的视野观照文学与电影,又立足具体文本进行探幽索微,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电影的研究找到了新的阐释点,得出了诸多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

[1]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朱晓进.“文化视角”之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得与失:评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J].文学评论,2009(1):214~215.

[3]〔美〕库尔特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114.

(责任编辑:毕光明)

OnLiYongdong’sModernChineseLiteratureintheContextofConcessionCultureinChina

WANG Xia

(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2014-02-20

王侠(1986- ),女,安徽阜阳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论。

I206.6

A

1674-5310(2014)-04-0068-03

猜你喜欢
租界语境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租界史学”探析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