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与经管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将重心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从教师“如何教”转到学生“如何学”这一层面上来,课堂教学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 世纪80年代,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一种发展形态,强调语言习得要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做中学”,把语言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任务实践活动。在任务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变成了任务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既适合学生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交际任务,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任务的执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交际任务,这样便实现了培养学生英语自主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使用任务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依赖教师逐渐过渡到独立的自主学习。本文将结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探讨如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促进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职教育的兴起,自主学习在髙职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是,课堂教学仍然处在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为宗旨、片面强调考试结果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认知特征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笔者通过亲身教学经历以及对本校(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调查访问,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都比较欠缺,他们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够,很多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课堂和教师的习惯,对自我学习的管理能力普遍较低。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仅限于课堂上,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因而英语学习效果也就不够理想。这样的现状使得高职毕业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令人堪忧。因此,如何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改善当前高职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高职英语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根据Holec(1981)的观点,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建构主义。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给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强调在教师帮助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自主学习的特征可以概括为:(1)主动性——学生要积极主动投入各种学习活动。(2)独立性——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独立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3)相对性——强调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2.1 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源自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该教学法从“在运用中学习语言”的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认为有效的二语习得不是靠教师课堂传授的,而是要靠学习者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去经历,通过真实的学习体验,积极主动构建起对所学语言体系的认识。指出二语习得需要一定的条件: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等。而“任务”被语言学家认为是将上述条件付诸实践的有效媒介。
2.2.2 “任务”的界定
由于任务型教学是围绕任务组织实施的,因此,理解“任务”的含义成为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所谓“任务”,就是“用语言做事”。这里的“任务”并不是指语言知识本身,而是指需要学生用英语去解决的实际问题。“任务”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突出了用英语表达意义的第一性;同时,由于任务教学法强调“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交际相接近,因此任务又具有了真实语言交际的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讨论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是一致的,都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对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Willis(1996)提出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框架应包括三个阶段:
(1)前任务(Pre-task):介绍主题和任务。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熟悉主题并识别新词、短语,激活相关背景知识。
(2)任务环(the task cycle):具体过程为任务的执行→计划、准备汇报和表演→正式汇报和表演。该阶段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语言的机会,强调语言的流畅性,激发学习积极性。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包括分析与练习。目的是引导学习者注意相关词汇、句法的用法,促使学生对语言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感受语言意义,主动建构语言知识体系。
笔者认为,Willis 的框架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可操作性,完整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以下关于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的讨论将围绕该框架进行。
笔者用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责任感,促进有效反思,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任务:谈论银行相关服务,完成两个英文情景对话。
任务目的:了解银行业务,掌握相关银行英语。
语言素材:教材课文(Banking)+银行业务操作流程视频+银行英语录音片断。
3.2.1 前任务阶段
任务开始前,教师通过图片、亲身经历、视频等方式简要介绍本节课主题——银行业务,然后组织全班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列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Banking 的英语单词或短语。教师用穿插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一步启发和提示,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如account、passbook、ATM、deposit 等,然后让学生对所列词语按词性或客户常用词、银行出纳常用词进行归类,重点突出完成任务可能要用的词。接着,教师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用英文谈论银行相关服务如开户、存钱、取款等,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并表演两个英文情景对话:一是open a current account in a bank(到银行开一个活期账户);二是ask a classmate how to operate ATM and withdraw money(询问如何操作自动取款机并从中取钱)。任务目的是了解银行业务,掌握相关银行英语。在任务开始前,安排学生听一段关于银行业务介绍的英文录音。(通过该阶段,学生清楚了任务主题,有了一定的语言素材,相关背景知识也被激活,为进入任务环阶段做了相关准备)
3.2.2 任务环阶段
(1)任务。
教师事先根据主题设计了一系列讨论任务以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如:
What things have been used as means of payment in history?
What services do banks offer nowadays?
Have you ever deposited any money in the bank?Describe the procedure for opening a bank account.
学生开始实施交际任务和自主学习。学生按小组分享自己办理银行业务的经历,谈论总体感受,并提供所知道的银行业务知识和英文表达(课前预习阶段已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询资料并进行整理阅读),然后小组分配对话角色,设计英文情景对话。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并提供词汇和表达上的帮助,向学生明确任务的主要目的在于传达意义,实现交际,允许语言使用上有某些不规范的地方。
(2)计划。
学生开始准备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情景对话的表演。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汇报、如何编制对话以及如何分配对话角色,并围绕用词、句子结构发表意见,同时征求教师的建议。
(3)汇报。
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报告部分: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作一个简短的陈述,汇报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表演部分:各小组上台表演英文情景对话。其他组员针对汇报和对话表演进行评论、质疑或补充。
3.2.3 语言聚焦
(1)分析。
教师再次让学生听英文录音,体会在真实英语环境下是如何使用银行英语完成上述交际任务的。然后把录音材料原文发给学生,并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总结开户、存钱、取钱常用的英语表达以及注意事项。接着教师针对一些重点词汇进行设问和讲解,在特定情景中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借助这一过程,学生有机会对比反思自己之前的英语口语表达。通过提供的文字材料,学生也可以注意到听录音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2)练习。
练习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让学生朗读银行英语常用表述,再次听英文录音或阅读相关材料,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巩固。
在本节课的任务实践中,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协商是真实的思想交流,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相似,因而保证了有目的、有意义的英语交际的发生。同时整个过程贯穿了学生对英语使用情景的真实体验、积极思考和主动实践,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任务教学法体现了“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认知活动是学习过程最有效、最活跃的因素”这样的语言教学观(Willis,1996)。学生变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他们有了更多的用英语参与交际活动、强化认知过程和表达需求的机会。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完成任务与小组、同伴积极协商交流,并要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这样的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各种条件。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un,1981.
[2]高道兴.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原则[J].基础英语教育,2008,(4) .
[3]Jane 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Britai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Pres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