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部,河南 新乡453000)
中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但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是人们对精神文明和优秀文化的认知出现迷茫和错误认识,“彭宇案”“佛山女童案”等典型事件的出现,使我们清楚地看到道德缺失所引起的行为失范是如此触目惊心,而深层次的原因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关注价值观教育的成败得失。中华民族富有的优良儒雅的道德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至今仍可作为人们行为的理念。
但当代很多个体化的行为选择并没有遵从这一传统主线,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并试图寻找解决之道,但传统伦理观念的式微是当代社会必须反思的。在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背景下,借鉴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结合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是一种理性并契合时代需要的选择。
教育部门历来把价值观教育作为关注的重点,并开展各项工作保障价值观教育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从社会现实的反映来看,人们的心理及行为选择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育的轨道,甚至反道德、反人性的个体行为对社会心理产生了更为消极和深远的影响,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感受到的社会物质进步得益于学习西方的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确实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随着这种变化的深入,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甚至对物质过分依赖,也就容易产生对西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的倾向[1]。而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这种物质文化冲击面前,显得有些无能为力,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人们对生活质量改善的欲望使对物质的追求变得正当。但在追求物质满足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越来越执着于物质满足,忽略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恰是注重精神圆满的,所以可以说受西方物质文明的冲击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精神空虚以及利己主义、目的主义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导致道德危机、价值观混乱的产生。
目前的教育模式,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建立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从小就忽视了道德培养的重要作用。虽然从小学开始,德育课就全面开展,但事实上,现在的学校教育只是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长期忽视美德素质的培养,单一的考试成绩优秀就成了“三好”学生,这种示范作用必然扭曲学生对好坏乃至善恶的判断,以分数来判断人的优劣,以个人目的是否实现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准。这种对个人的评价标准从人的幼年开始就被固定化,是荒谬也是非常可怕的。即使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一个成年人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自然也会更加功利地看待这个社会,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2]。这种局面导致了很多表面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却不懂得或者不尊重最基本的做人准则,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
我们的社会发展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一些负面现象也日渐为人们认识,特别是涉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社会诚信缺失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民众产生不满和激愤情绪,甚至使民众产生麻木或者报复社会的心理。
为了制止和避免以上原因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弘扬时代主旋律,必须培养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建设适应社会健康发展的价值观体系。
当人们在现实中迷失自我的时候,完全可以秉持中华传统美德,辨析行为的得失。同时,传统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至今还影响着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体现国民应有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公共伦理是社会民众在公开交往和公共领域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传统伦理认为家庭伦理与公共伦理有共通之处,如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规范既可以适用于个人修为,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基本前提。
就社会整体的发展而言,个人的德行表现,间接或直接影响社会关系的和谐。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确实存在人际关系紧张、利益冲突加剧的现实,但人与人的相互关爱、实现自我人格的升华等内容,仍然是普世价值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力量。而传统伦理早就提出以“仁爱”“兼爱非攻”等思想对待他人,体现了个体之“善”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很早就提出夙夜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主张一心一意为公家办事是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上,主张“义以为上”,《论语》中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表述,要求人们摆正“义利”的关系,公共利益的“义”,高于个人利益的“利”。这无疑是对广大职场人士以及当代商品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启迪。
传统伦理对职业领域的要求,还体现为具体的行业规范。如孔子认为从政者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如果官员能够首先正其身心,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那么还有哪些人敢不遵循规范、俯首听命呢?今天很多官员和从政者之所以屡屡失足,就是因为自身的道德约束和价值选择出现松懈和混乱所致,所以其应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例行公正、廉洁的表率,重新赢得公众对自身的信任。
家庭关系是否稳定与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的整体稳定,近来不断发生的“灭门案”充分说明了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家庭伦理教育自古至今都是被反复提倡和遵循的基本要求。
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个人在家庭关系中应尽的基本义务,如“夫妻有义”,强调夫妻在家庭生活中应相互扶持、恪守本分、忠于对方,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这对当今社会的“闪婚闪离”“外遇”“家暴”等现象无疑是巨大的讽刺。再如“父慈子孝、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表述,虽然含有封建等级思想的内容,但其中对家庭成员、邻里故交之间应尽的责任都有着精到的定位,如果我们今天继续秉持和弘扬这种传统,就可以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而不溺、儿孙对父辈的孝而不忤以及朋友之间的诚而不欺。
公与私的辩证关系始终是治理国家、发展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诗经》提出了“夙夜为公”的思想,《尚书》中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要求。这些都体现了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这些思想对当代主流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是忠恕之道,是人我关系的最高准则。同时,“仁”也是实行这一最高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在社会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唯有尊重他人、相互关心、关注他人的发展,才能达到“仁”的崇高境界。它提倡尊重人的价值,体现了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有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原因就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而一切精神追求中最高尚的是道德追求。实现道德追求的前提是明智,也就是要有“是非之心”,用它来明辨善恶。
在追求完善人格的过程中,需要弘扬个人的奋发向上、切磋磨砺的精神。如荀子提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强调人要关注并积极融入社会,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这与当代社会倡导的知行统一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还有诸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以及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精神内涵,这些传统价值是我们民族至今屹立不倒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在基础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全面深入扎实地开展,特别要重视对青少年美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强化实践平台的建设[3]。德重在“知行统一”,如果“空闻德操而行有二意”,则道德只能停留于观念和形式上。现有道德规范的种类及适用范围不可谓不广泛,但现实状况却令人揪心。因此,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中逐步摆脱出来,站在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探索新的道德践履模式。
中华传统美德突出了整体利益、民族利益、敬业奉献、奋发图强等核心价值,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政治改革,大量的人力资源融入各行各业中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提供力量。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很好的职业环境大规模地开展行风建设、职业道德宣传工作,使每一个有职业背景的社会成员都能不断地接受传统美德的教化,树立为人民服务、整体主义、以义为先的主流价值观[4],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
当道德的感化和教育效果乏力时,法律可以紧随其后发挥强制作用。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清晰地表明,古今中外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体现正义的法律必然蕴涵着道德精神。
当代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其具体行为模式往往在道德底线的边缘徘徊,而且部分行为其实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禁止性规范。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立法应该更加趋于严格和外延的拓展,另一方面,加大成文法律的宣传和执行,通过社会公权力的介入,从法制观念教育和严格约束行为入手,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会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1] 祝灵君.国外建立社会核心价值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2] 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3] 周春燕.美日两国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8,(5).
[4] 平海啸.传统义利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