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亲情诗的文化意蕴*

2014-04-09 03:33赵会莉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诗经夫妇兄弟

赵会莉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453000)

古人认为,人伦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天伦”原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兄弟、夫妇等家庭关系,是因为血缘、长幼和婚姻等产生的亲情。天伦之情,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以家族为单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其他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衍发生长的。

《诗经》作为儒家的教科书,被赋予更多的教化功能,《毛诗序》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16孔子也教导自己的学生:“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1212其中“迩之事父”,就是教育学生对天伦亲情的重视,“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在《诗经》亲情诗中得到很好的表达,如《孟子》所说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3]212,描绘的都是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

1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之情

在周代,一般庶人实行一夫一妻制,这种婚姻比早期的乱婚制更容易培养夫妻间的感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是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4]1418人伦的发端是夫妇之伦,而后才有五伦的次序。《礼记·昏义》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5]1416夫妇之伦是周人重视的首要之情,所以,《诗经》把《关雎》列为《诗经》的首篇自有它的道理。虽然《关雎》的诗旨有很多种说法,我们认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认为它是民间普通夫妇初婚之歌较为合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是一种水鸟,据传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古人称作贞鸟;关雎这种鸟找了一个伴侣之后,终生不换,忠于自己的伴侣,象征主人公在河边与贤良美好的女子邂逅,一见钟情,忘怀不下,也预示以后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美好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追求幸福的过程是艰苦和纠结的,“求之不得”之后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盼望和苦苦的相思。在得到美丽少女的爱情之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婚姻幸福甜蜜、和谐美好。

周人的婚姻生活在农耕生活的陶冶下是活泼而率直的,他们以敬业乐群为幸福生活的理念。如《郑风·女曰鸡鸣》就为我们描绘一幅夫妻家庭生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全诗通过三个特写镜头,为我们依次展现了青年夫妇间的温馨和谐的画面,夫妻二人互敬互爱、互勉互励,用自己的双手来打造幸福的生活和愿景,他们笃深的感情跃然纸上。

夫妇之间并不是都是这样一些温馨幸福的画面,也有为王事奔波的思妇曲和女子怀念征夫的思恋曲。王事主要指战争、徭役等事情,春秋时期征战也很频繁,因此,战争和徭役使他们远离家乡,别妻离子,也破坏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剩下的只有盈盈泪眼,无语凝噎的相思之苦。如《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因为战争,自己心爱的丈夫“为王前驱”,独守空房的女子从此就“首如飞蓬”“谁适为容”。“女为悦己者容”,失去悦己者,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写出了痴情女子内心深处的失落和对丈夫的苦苦相思,诗歌活画出一个思妇怀人的真切形象。这种表达方式和后来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的“起来慵自梳头”、柳永《定风波》的“终日恹恹倦梳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思念爱人的孤寂和苦闷。

又如《邶风·击鼓》描写了一个卫国兵士远戍陈宋,因为战争的持久却不能回到家乡和妻子团聚,回忆起新婚时与妻子的海誓山盟,如今残酷的现实却使誓言落空而痛彻心扉: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中的“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面对生离死别,我心不变。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一个古老而坚定的承诺,如今却是天涯孤苦、生离死别,情何以堪呀!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夫妻之间刻骨铭心的爱。这爱情的誓言,已经成了千百年来恋人们和夫妻间永久的追求与不变的情怀。

诗歌《王风·君子于役》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歌描绘了古老的农耕社会中一幅农村生活晚景图:袅袅炊烟升起,牛羊家禽回圈,这是辛劳一天的农人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诗中这位思妇却独自倚门,情思悲切,发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深情叹息,还担心远方的夫君是否能够吃饱穿暖,唱出了千载之下“最难消遣是黄昏”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夫妇之道是维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诗经》中描绘了周人夫妇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不离不弃、相伴一生的情谊,流淌着夫妻间的默默温情,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上古婚姻家庭多姿多彩的图景。

2 “父慈子孝”的父(母)子之情

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更加深了亲人间的感情,这种宗亲思想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融入了人们的血液和骨髓。父母之情,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感情,父(母)子之情是人世间天然的、最为牢固的血缘纽带,也是历来许多诗篇都歌颂的永恒主题。如《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闻一多先生说这是一篇母亲送别孩子的诗篇。画面只有飘飘远逝的二子、船影,两个年轻人辞别父母,驾一叶扁舟飘逝在浩渺的河上,站在岸上的父母的心也随孩子远去,波流起伏,似父母的牵念之情蔓延了。父母把孩子带到世界上,也就把自己融入孩子身上,孩子的荣辱沉浮,幸福伤痛,生老病死,都不能不使父母关注和动心,也早已和孩子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了。

俗话说 “母子连心”,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孩子会好好地记在心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萌生于周代田野的“十五国风”,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记载了人间美好的种种人伦之情。如《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凯风”,和风,指夏天抚育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的爱;“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比喻儿子刚刚出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长大成人。诗歌描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育成人,寒泉虽在浚之下,还能对浚有所滋养。而母亲有七个孩子,却不能好好地侍奉其母亲,表达了子女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后以“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古乐府《长歌行》为游子颂母之作,诗云:“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命意遣辞全出于《凯风》。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用“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来表达母爱。

在古代,女儿出嫁后,除了为父母守丧三年之外,是不能回家省亲的,外嫁女对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是魂牵梦绕的。如《邶风·泉水》写卫女远嫁他国,因思归不成而自述离愁之苦。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毛诗序》云:“《泉水》,卫女思归也。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是诗以自见也。”朱熹《诗集传》云:“卫女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此诗。言毖然之泉水亦流于淇矣,我之有怀于卫,则亦无日而不思矣。是以即诸姬而与之谋为归卫之计,如下两章之云也。”卫女远嫁异国,日夜思念故土和娘家,然而碍于礼教的束缚,这个愿望却被现实击得粉碎。现在娘家出了事情,着急回去探望,所以“聊与之谋”。可是,森严的礼制挡住了她再回娘家的路,无奈之际,只得“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用驾舟水上,来排解自己的思念父母之情,念之悠悠,思之切切。

再如《卫风·竹竿》,写的是卫国一个普通人家美丽活泼的女儿,遵父母之命,远嫁他邦。出嫁后,却受制于礼教的束缚,郁郁寡欢,常常思念家乡父母,终不能成行的苦闷: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朱熹《诗集传》:“卫女嫁于诸侯,思归宁而不可得,故作此诗。”《毛诗序》:“《竹竿》,卫女思归也。”这首诗写卫女出嫁他国后的乡愁,诗中围绕卫国的淇水,更引起了卫女的绵绵相思:想起了少女时在淇水钓鱼的乐事,想起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想起当年在家乡经常乘坐桧桨松舟游荡在悠悠淇水之上,无奈如今却身在异国他乡,一切一切的场景的再现,思念家乡之情不可抑止。为了排解心中忧愁,姑且“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故乡的家,是他们生命的起点和摇篮,是昔日甜蜜生活的乐园,是温暖亲切。虽然远离父母,但更向往亲情,期望生活在父母的膝下,得到父母的庇护,聆听父母的教诲;而后尽到做子女的责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天然亲情是任何一种情感不能替代的。

3 “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

同宗共祖、亲如手足、血缘至亲,兄友弟恭是协调家庭兄弟关系的伦理规范,兄弟之情在家庭和家族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诗经》中很多诗歌歌唱了兄弟之情和兄妹之谊。如《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即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这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兄弟友爱,手足亲情,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人们向往兄弟和睦,家庭幸福,家和万事兴。如《唐风·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诗歌用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赤棠虽孤单,还有同根相连的枝杈,有繁茂树叶做伴,共同抵挡风雨;而联想到自己,却是独行的一个人,找不到与自己同气相求的同胞兄弟,找不到共御困苦的兄弟,心中异常凄苦,只能独自承担这份伤痛,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兄弟之情的弥足珍贵。

家族亲情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个体身体与灵魂的栖息地。《诗经》以形象质朴的语言唱出了上古时代人间的浓浓亲情,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夫妇恩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人间美丽和谐的画面,并逐步积淀为中国人世代相继的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对当今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有深远的意义。

[1] 毛公传,郑玄笺.毛诗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 焦循.孟子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

[4]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猜你喜欢
诗经夫妇兄弟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两地分居夫妇春节备孕、避孕有讲究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