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及对策*

2014-04-09 03:33吕晓春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吕晓春

(新乡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新乡453000)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后备力量,其健康成长一直都备受关注。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频发,如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药家鑫事件等。随着此类事件的频繁出现,促使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思想决定行为,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表现出行为的健康与成熟。目前高校在校的大学生是90后。作为看着动漫,打着网游,吃着快餐长大的一代,这个群体一方面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性强、个性突出等优点;另一方面,当其步入成年,学业、就业、人际交往、恋爱等现实压力接踵而至时,也极易由于抗压心态准备不充分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过激行为[1]。因此在校时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学生稳步踏入社会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各高校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施力度、模式与效果薄弱,瓶颈明显,推行较难。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分析

1.1 社会及高校风气不良,负面影响力强

知名作家吴晓波在其著作《激荡三十年》中尖锐地指出,改革的实施对社会风气造成了相当程度的不良影响,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恶劣习气,从而负面事件频出。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艳照门”事件,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因招生问题被捕,涉案金额过亿,这种种事件践踏着国民的道德底线。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如果高校为师者做不到以身作则,以德示人,又怎能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呢?当今信息化社会,各类新闻传播的速度惊人,何况负面事件案例并非少数或片面现象。如此环境,学生耳濡目染,其行为怎会健康。令笔者心惊的是,曾有一名学生毕业反馈时直言,“老师,你应当教我们变得坏一些,这样我们才能生存得更好”,这让老师们无话可接。当这种认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上时,问题就严重了。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独生子女新一代的人际交往模式、贫富落差带来的不公平感、学生间的相互影响等都不断刺激着大学生们的敏感神经,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其对社会、对人对己的不良行为。

1.2 教育理念失衡,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高校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已经引起各方关注,但大部分高校至今并未采取特别有效的手段,其根本原因可能是高校的教育理念失衡。长久以来,高校都是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轻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计划及教学体系中,专业课的学时比例能高达70%甚至80%以上。尤其对于现今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典型的教学模式为“2+1”,即2年内学完基础课与专业课,最后一年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在这种安排下,学生前两年的学业压力之重显而易见,而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安排则少得可怜。因此,大部分高校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上课人数都在百人以上,课时不足、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以河南新乡为例,作为河南高校数量第二多的城市,新乡有4所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还有电大、开放大学等,在校学生人数多达10余万,而校内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不超过50名,比例极其悬殊。学校往往会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派放给院系书记、辅导员或班主任们来实施。但首先该类教师与学生存在年龄上的差距,年龄的差距越大,沟通越不容易;其次,教师们在教育过程中容易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鲜少考虑学生的立场与困难,会有代沟;最后是师生比,往往一名辅导员要负责20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工作,何况这些教师还有自己的教学、教辅、行政、科研等事务,很难兼顾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们既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而同时教师们又很难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相关问题。

1.3 课程建设滞后,教学模式单一

在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大都属于公共课,课时较少。这门课程不像专业课,既可以理论讲授,又可以在专业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体现不出其他专业知识的操作性、实用性。尽管不少高校在授课之外,也会展开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讲座、大学生心理沙龙等活动,但这些活动也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就拿常见的为学生开设的心理咨询室来说,各校的心理咨询室常常大门紧闭,只在短暂的规定时间开放,从事咨询的教师通常只是兼职负责这方面工作,且大部分并非专业心理咨询师。另外,学生普遍认为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都是存在心理障碍的人,往往会嘲笑去咨询的学生,这就使得有问题的学生讳疾忌医,不敢去进行咨询寻求帮助。这样的心理咨询室就近乎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可见,仅仅通过理论课程讲授的方式,加上偶尔的一些活动与交流,是不足以充分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

2 教育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瞻性指导与规划

2011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规划与“硬指标”,比如建立健全校、院(系)、班级为层次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全面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及排查,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这为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指引方向。

《标准》指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因此,仅仅凭教师的个人感觉及一些浅层次的调研问卷是不足以建立研究模型的,需要利用科学专业的手段来达到相关目标。可应用泰勒(Taylor)编制的“显性焦虑量表”(MAS),艾森喜的“情绪稳定性诊断量表”,郑日昌等编制的“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还有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等[2]。使用这些中外科学的测量量表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树立良好的校风,以大环境带动健康教育

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是保证学生积极向上的基础。一个受到良好校风影响的学生必定有较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一个在良好学风中学习的学生对学习必定有端正的态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生很少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会及时寻求帮助,合理化解自身的问题,不会造成极端事件的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讲究廉政,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一再强调要改进工作作风。十八大以来,社会各阶层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实施廉政建设的决心与各项行之有效的举措。那么趁此东风,推动学校校风的建设是必需的,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具备重大意义的。

高校要搞好校风建设,需要从工作作风、教风、学风等各方面入手,仅仅将其挂在口头上是不够的。第一应重视校内廉政建设,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与监督监察机制,实现对校级领导与中层领导的工作作风的规范与督促,使良好风气由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第二,应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做好一线教学,不要仅仅把工作重点放在科研上,因为教师的本分首先是教书育人。浙江大学教师节典礼上,该校两位教授因长年坚持在本科生教学一线,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每人获得了“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100万元。这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激励。第三,应当加大教学考评的力度,对讲课能力差,师德口碑差的教师提出改正、改进的要求,敦促每一位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与对学生的示范性,树立严谨求实、德育与专业教育并行的态度。第四,应提高一线教师待遇和认可度,使其具有为人师表的自豪感,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第五,应重视学风建设,建立多项奖励与惩处机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与工作能力的提升上。第六,要多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理念。最后,应当严抓考风,使学生在考试中明白做人的基本原则,培养正确的学习与考试心理。

3.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合理化教育梯队

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专业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在现有教师数量的基础上,高校将此项工作主要放在少数专职教师与多数辅导员身上是必然选择。但要以此建立心理健康师资库,并不断扩充或培养。第一是要持续安排师资库中的教师深入开展调研,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言,不断积累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二是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掌握可靠的行业心理相关知识;三是聘请心理学资深专家,对教师们进行中短期培训,不断充电;四是鼓励教师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课题研究,在思想交流中不断相互学习和提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奠定人才基础。

要建立合理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梯队,仅靠教师这一个方面是不够的,不容忽视的力量是朋辈心理咨询。所谓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受过准训练的人员(这里的人员指同学同辈中品学兼优,人缘良好的学生),能够运用积极倾听、问题解决的技巧以及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为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朋辈心理咨询员由于其角色特别,更容易深层次地了解同学的心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朋辈的说服力与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教师与家长,同学之间容易沟通,并能起到正面榜样的激励作用,便于启示周边同学产生正确的言行,形成健康心理。所以,学校应当加大朋辈咨询员队伍的建设,投入资金,选拔优秀学生,对朋辈咨询员进行组织与培训,提升其在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能力,并通过设立“代班主任”“学生心理咨询师”等角色,使其融入学生中去,对广大同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而功倍。

还有重要的一环,是与家长的沟通互助。大学与中学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中学时代校方与家长的交流密切,共同协作,敦促学生在学业上提高;而大学时代往往家长采取放羊管理,基本就把学生交由学校后不再过问,而学校也在与家长沟通上缺乏积极性。事实上,在网络沟通交流便利的今天,如果学校能与家长经常实现互通有无,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业进展及时反馈给家长,并请家长多关注孩子,效果亦将十分显著。

3.3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多样化教育手段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公共选修课转为基础必修课,既是教育部的要求,更是课程必要性的体现。在四川大学,该课程已经作为必修课。该校心理学教师在实践中认识到,真正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往往并不会主动寻求帮助,他们会把内心隐藏起来,甚至表面看起来健康、优秀,但在遇到极端情况时却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导致严重后果。这也是四川大学为何要将心理健康课作为必修课的原因。从选修到必修的转变,目的是希望普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的做法出现在西南财经大学,该校的学生课表上出现了一门“心理健康教育与幸福生活”的必修课程。这些举措均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在课程大纲与内容、教学计划与实施方面,课程改革的内容更应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考察、教育、改进与完善。

课程改革与实施只是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一种,高校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使得教育多样化,灵活化。如定期进行讲座,以互动参与为主,在讲座时注重技巧和方法,不仅是空讲理论,比如以与同学发生口角怎么对待、失恋了怎么处理等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兴趣,在积极参与中实现心理的成熟。如开设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教师或资深学员值守,或在校园内主动开展心理调研与咨询活动,在调研中顺势而为,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如设立心理健康热线,便于较保守的同学通过电话热线或网络聊天的方式,非面对面地完成心理沟通与成长[3]。如多开展社会上较流行的素质拓展活动,选取有意义的活动项目,寓教于乐,使同学们在参与拓展活动的同时,体会到团队精神、乐观主义、分享精神等,实现心理茁壮健康的成长。

[1] 张锦歌.浅谈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2,(6).

[2] 朱云霞.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

[3] 纪国和,刘刚.网上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J].现代教育学,2013,(6).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