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天津 300161)
语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时代,语言都是站在社会前沿来表达社会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符号系统。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行语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之一。网络流行语主要指最初出现于网络并在网络上流行,由网民创造或者引用并被赋予特殊意涵的词语和句子。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日趋增多,那么,在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因素分析方面有哪些进展?当代社会学的发展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有哪些启示?
就语言的基本属性来看,语言是信息交流沟通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语言通常被看作一系列沟通性的符号,在语言学范围内对其进行构成分析和本质判别。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索绪尔,开启结构主义语言学之先河,研究的重点聚焦于语言结构,认为语言学应该“就语言而研究语言”,排除任何非语言因素,例如社会的、物理的、言语的……的干扰。这种研究促进了语言学家们更深入地揭示语言在基本结构上的奥秘,并展示语言结构同语言本质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按照乔姆斯基的理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我们实际所听到的是语言的表层结构,而说话者试图表达出的句子的意思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同文化结构、思想运作逻辑和基本生活经验的结构相一致,在语言表面不变的基本结构之下,象征性地隐含着人类生活、文化和社会的一切变化过程及其基本结构。
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以来,产生了对语言的多面向的跨学科研究。当代社会学理论也把对语言的关注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语言作为沟通的体系,怎样在社会结构的建构、生产、再生产和运作中起着作用?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把沟通同整个社会的合理性建构,同社会行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构与发展,同社会道德伦理意识的建构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语言,可以探究行为主体的行动特征及主体间关系,进而批判当代社会危机,并找寻克服危机的合理方案。
布迪厄非常关注语言与符号带来的“温和的暴力”(the gentle violence),从抨击形式主义的结构语言学,来质疑结构主义语言观。他主张将语言置于现实的实践过程中考察其功用,尤其是语言和权力的关系,认为复杂的语言实践和运用总是卷入权力和资本的不平等的分配过程,因此,考察语言的客观结构时,还应该注意具体语言的生产过程以及其背后的言说者之间的符号权力关系。社会学对语言的关注应该更集中于语言实践的彼此交流,以及社会生活的具体形式对语言交流的影响,还进一步把整个社会比喻成进行语言交换的市场,把社会学研究看作是“语言交换的经济学”,确立了语言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新思想路线。
福柯着重研究“discourse”(话语)和权力的关系脉络。他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作为理性本源的“先验主体”,实际上只有操纵话语的权力。在这里,“话语”没被完全限定在语言规则中,而是涉及主体间的关系。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话语”关系。那些看似对事物散漫的不经心的话语描述,恰是权力斗争的中心,正是通过话语才可能达至对事物的深刻认识。
可以看到,在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相关研究中,语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社会”中所起的骨干作用。语言凝聚、积累、总结和传递社会生活,其生产、使用与传播同特定的目的、社会情势、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力量对比、各种具有特定背景的历史事件和各种处于特定脉络中的社会活动相结合,不同的语言运用者依据上述语言使用的背景和条件所发出的语言信号,进行实际对话,就变成了这些语言使用者及其背后的整个社会情势和社会关系的力量对比和权力竞争过程。
网络流行语显然在语言的构成上与日常生活语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冲击着传统的语言构成方式和适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变异折射着社会以及文化的变迁,表达着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甚至推动着社会公共事件的进展以及影响着政府决策行为。因此,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不仅要在语言学层面围绕其语言学特质展开,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认为其本质是社会的,那么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阐释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因素分析突出了其“流行性”和“社会性”,相关研究将语言置身于社会文化历史中,探讨其形成机制以及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舆情等方面的相互反映、相互建构与相互影响。
第一,形成机制视角。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1]从主体层面,指出“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和流行,是网民们社会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展示了一种“为快乐而生活”的主张,成为网民表达自我、叛逆性和现代性的直接写照。“隐喻的魅力:网络流行语‘井喷’的社会背景分析”[2]指出隐喻是网民们幽默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种种看法。“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继续普及和上网群体的异质性增强,这种信息表达的渠道仍将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还有一些案例研究,如“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以‘躲猫猫’事件为例”[4]通过分析“躲猫猫”个案,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认为网民通过赋予“躲猫猫”以新的所指,对权力进行话语的抵抗。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公共言论空间的匮乏和当代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社会文化视角。网络流行语本身就是网络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现象。“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5]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社会文化视角的分析,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反映了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6]认为网民从网络媒体中获得强大的话语生产能力,网络流行语动摇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地位,是网民自主话语的集中张扬。“浅析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空缺”[7]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提出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当代的大众文化缺失现象。
第三,社会心理视角。网络流行语之所以具有“流行性”,产生强烈的口碑效应,某种程度上是网民的一种集体心理的表达。“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8]认为个体追求娱乐、探寻新鲜刺激的内在心理需求以及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与互联网自身的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相结合,共同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心理语用分析”[9]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创新性、娱乐性、简洁性、不规范性、非本土性和隐含性等特性,体现了网民矛盾的社会心理,即宣泄与轻松的统一、跟风与反叛的统一、从简与含蓄的统一。
第四,社会舆情视角。网络流行语往往超出了字面所描述的含义,折射着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表达着网民对社会发展的看法以及对自我境遇的态度,是社会舆情的一面镜子。“社会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10]认为网络流行语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从网络流行语看舆情之嬗变”[11]指出网络流行语的变迁,经历了恶搞、时政、个体三次嬗变,反映了网民群体的万千心态和时代变迁,有助于认识网络舆情,把握对舆论客体的认识,从而提高网络舆论的整体水平。
以上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社会因素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有价值的解读,但与网络流行语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程度相比,社会学范式的研究仍然显得并不那么充分。尤其是随着网络流行语“流行性”和“社会性”特征的日渐突出,对其产生与流行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影响的系统研究更显急迫。
网络流行语作为新生事物,对其认识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学在这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学理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双重结合上,社会学不仅提供了多样的分析视角,同时其普遍采用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或许会为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带来值得期待的研究成果。
第一,社会学理论中关于语言问题的研究为丰富网络流行语研究提供了学理基础和分析工具。
当代社会学理论对语言议题的关注,建立了关于语言和社会结构、权力体系以及主体行动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当代社会学直面现实社会来达至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与认识的理论品质。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吸取社会学理论中关于语言、行动、结构关系研究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成果,并且恰当运用社会学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方法。
一是,网络流行语的社会镜像研究。每一年度网络流行语的关注重点、表达方式等方面会发生变化,跟踪研究有助于探寻网络流行语独特的社会意涵、适用范围及社会价值。网络流行语究竟在告诉我们时代和社会发展有哪些阶段性的特征?能够为社会治理带来哪些积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大多伴随着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并往往引发较大的社会争议。重大公共事件如何融入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流行机制?网络流行语在促进网络公共领域形成与演进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网络流行语在揭示社会舆论走向中具有什么作用?
二是,网络流行语的社会群体特征研究。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成为造词的新场域,引发了一场场网民狂欢。在异常复杂的网络生态环境下,夹杂着网络恶搞、网络推手等,那么,这种空间怎样通过网民的社会化过程建构网络语言的意义?网络流行语产生、传播、使用的相关网上群体和网下群体具有什么样的群体性特征?
第二,网络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开阔了思路。
最近兴起的网络社会学研究,把网络社会看作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在网络社会中,行动都是通过媒介机器和符号实现的,其中包括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符号交流是一种特殊的行动符号互动,表达着网络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独特性。网络社会学的研究也刚刚崭露头角,其研究范式之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更是为数不多。但是,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如网络社会行为、网络社会对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的改造及其影响、网络社会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网络社区与网络群体、网络社会中角色的扮演与转化、网络社会运行与现实社会运行的关系等方面,可以丰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切入视角。
可以说探讨社会结构当中的语言问题,这里的社会结构既包括网上虚拟社会结构,也包括网下现实社会结构。网络上网民之间的互动已经建构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关联形式,正是把网上虚拟社会与网下现实社会作为彼此的参照,形成了网络流行语产生和流行路径及其复杂社会根源的分析基础。这种关联形式逐步规则化和模式化,使得我们可以藉由网络流行语为中介,探讨“网络虚拟社会——网络流行语——网下现实社会”的复杂关系结构。深化对网络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了解,既有助于折射和反思现实社会问题,也可以表达对虚拟社会的现实关怀。
[1]梅艳.“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7):59-62.
[2]王臻.隐喻的魅力:网络流行语“井喷”的社会背景分析[J].新闻知识,2009(3):81-83.
[3]顾源.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J].理论界,2009(7):142-143.
[4]刘国强,袁光锋.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以“躲猫猫”事件为例[J].现代传播,2009(5):54-56.
[5]盛若菁.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江淮论坛,2008(4):119-121.
[6]杨萍.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J].新闻前哨,2010(4):87-89.
[7]张世蓉.浅析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空缺[J].甘肃社会科学,2011(1):105-108.
[8]廖友国.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6,160.
[9]辛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心理语用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66-67.
[10]柯人.社会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J].传媒观察,2009(2)42-43.
[11]傅国春.从网络流行语看舆情之嬗变[J].新闻知识,2012(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