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少敏, 陈启航,孙婷荃,吕银华
(1.湖北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湖北师范学院 文理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化学高等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施少敏1,2, 陈启航2,孙婷荃1,吕银华1
(1.湖北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2.湖北师范学院 文理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化学专业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一环。根据目前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更新了教学理念,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教育实习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环节,实行“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面向社会发展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实践教育,是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化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上,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1],教学、科研和就业相结合,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进一步强化实践基地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由于实践教学具有组织形式灵活、时间分散等特点,以及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为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势,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中学化学教师,我们对化学( 师范) 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提出“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产学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3]。
首先,学生对实践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实习、毕业论文、考研和就业等时间冲突,实践教学比较散漫。第二,社会的参与度不够,在高校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学的参与是实践教学的必要因素,然而,中学面临的升学压力及教学质量的竞争,使得中学参与高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机制来鼓励和支持中学参与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中来,导致很多的实践环节成了纸上谈兵。第三,中学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高校课程变动不大,且缺乏实践教学专任指导老师,缺乏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第四,老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有一定的科研任务,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有限,然后实践场地有限。
2.1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化学专业是多样化综合性的专业,教学中应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教学为载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体现社会需求、化学专业特色以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性培养理念。
与时俱进,分层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发展意愿,分方向培养学生,让他们尽早积极参与到中学教学之中,了解中学新课改要求和动向,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真正在实践中获得全面锻炼与提高。科研型学生的培养,在积极探索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培养学生基础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开放式、多元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实验、实践教学与训练,充分应用我院微型化学实验研究成果,增强学生探究教学技能;把化学专业建设成为高度适应和积极引领湖北省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对地方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把老师成熟的科研教研课题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添加特长学分制,进行双向选择,实行导师制,从大一开始,鼓励学生走进老师课题进行科研能力锻炼和教学基本素质训练等等,融合现代网络技术于实验教学之中,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构建 “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 的基础化学系列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我院化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模块部分,即专业实验教学模块、教学技能模块和其他实践模块。专业实验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实验,综合设计化学实验和中学化学实验改进,重在以实验类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文献查阅、“三字一话” 、课件制作、普通话培训、计算机化学、基础软件使用(windows、Chemoffice软件、Chemdraw和Origin画图软件等)、实验操作大赛和教师素质大赛培训等等,重在提高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和教学基本能力;其他实践模块主要包括专业见习、课程研习、教育实习、微格试讲、毕业论文以及就业模拟考试面试等,重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需要相融合,知识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结合。
学院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才培养工作,以实施教改工程和质量工程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内容设置,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
2.2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及时更新实验内容
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检验理论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等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实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深造信心的建立。
依照化学师范专业实验的类型和要求,在学习省部级院校的培养模式基础上,也征求了很多优秀的中学一线老师的意见,对开设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实验课时分配和各实验课程之间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新课改,避免实验内容设置重复,优化了实验方案,还增设了部分选修课程的实验。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也为其进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研究深造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污染物分析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稀有金属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和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加强化学特色专业建设,学院实验条件完备。实验室面积6000多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600余台(件),拥有一批现代测试分析仪器,如核磁共振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质谱仪、圆二色光谱仪、红外拉曼光谱仪等,总价值2000多万元,从而保证了我院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天,我院已发展成为教学设备设施齐备,专业设置科学,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力量较强、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分层次开放实验室,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实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新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鼓励学生对中学化学课程实验的研究,加强中学化学知识的链接,加强理论课和实验课间交叉融合,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的重组与整合实验课程,形成基本、综合和创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4],既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性化培养。既培养合格的中学化学老师,又进一步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2.3加强实践环节,调整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的时间
教育见习、实习是教育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积极参与中学教学,了解中学课改动向,亲身体检中学教学特色,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中学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兼职辅导老师,课程教学采用“以练为主,以讲为辅,考评结合”形式,邀请知名中学老师树立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且多提供学生专业见习的机会,进行实地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全国、省级、以及校级的师范生素质技能竞赛,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改,以改促进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院学生在历届的竞赛中都获得不错的成绩。通过政策激励、过程引导、榜样示范等,鼓励部分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培养其科研能力,同时多鼓励教授、博士参与科研导师制。开放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实验资源,开放公共实验室和老师个人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开放性综合设计实验,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或者省级的实验竞赛、创新成果报告会比赛、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申报和省级优秀毕业论文竞选等。自2009年开始,每年我院学生参与的全国或省级实验竞赛、创新成果报告会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十多项,也获得多项全国和校级的大创项目,每年推荐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至少80%的通过率。每年以学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因此也获得多项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通过开放实验,使学生从实验中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领悟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大学前两年通过教育见习,接触中学教学,熟悉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课改趋势和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内涵,参与学校的一些“素质大赛”或“三字一话”,参与课外辅导工作,了解教师基本技能,平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训练,熟悉教学环节的程序,根据自己的喜好进入导师的研究课题。第三年,结合学科教学论课程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微格试讲,采取听看学练研教层层深入提高的形势,鼓励学生登上讲台上课,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构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逐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相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与时俱进,把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应用与课堂。第四年,为了更好的锻炼他们的教师素养,学校为他们每个人提供三个月的中学实习,当然这些学校都是我校通过多次筛选后选择的优质稳定的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是把学生在三年不间断的教师技能训练[5]包括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材和教法研究、课件制作、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的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教育见习、实习前,学校给全校实习生开动员大会,在实习期间,驻点老师和指导老师从他们的生活到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会时刻关心,我校也会安排部分老师组织几条路线进行实习检查,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也制定了奖励惩罚机制。第六学期末我们就布置了毕业班的毕业论文任务,指导老师可以在他们实习期间,把毕业论文需要调研的资料,根据选择的课题完成教研论文部分内容。参与科研论文的学生,老师分批次的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实习期间,指导老师通过网络qq或者视频等方式随时进行指导,这样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和就业就可以减少时间的冲突,也可以解决老师实验室资源不够的问题。9月到12月是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使他们每个人有充足的实践机会,理论联系实践,亲身体验,做到学以致用。经过反复多次的实战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和提高基本的教学技能和能力。
通过对化学实践教学(如综合设计实验、实习见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改革,“教学型→科研创新型”转化,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了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学的联系,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增强学生求学深造和就业竞争力,进而培养了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素养优良、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强的21世纪人才。
[1]朱传勇,齐海群,王慧文,等. 价值工程[J]. 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13:237~238.
[2]申少华,田 俐,肖秋国,等. 实验科学与技术[J]. 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 2012, 10(3):87~89.
[3]王 玲,黄新苹,刘艳菊. 教育与人才[J]. 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 2011: 85~86.
[4]陈永宝,王小逸,刘淑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 对本科生化学创新实验室的思考, 2011, (15): 53~54.
[5]乌兰托娅,刘晓非. 高教研究[J]. 高校化学专业技能培训的思路与探索, 2013, (7): 51~52.
Exploreontrainingmodelsofchemistry(teachers)professionalofnormaluniversity
SHI Shao-min1,2, CHEN Qi-hang2, SUN Ting-quan1,LV Yin-hua1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 China;2.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China)
Practice of chemical teac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eaching chemistr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chemical teaching, we renew teaching concept, construct the new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reform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Practice teaching is strengthened. The “integration, multi-level, open” teaching is implemented, and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chemistry (teachers);practice teaching;reform
2013—10—24
施少敏(1980— ),女,湖北孝感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无机配位化学.
G325
A
1009-2714(2014)01- 0095- 03
10.3969/j.issn.1009-2714.2014.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