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王建民+香成福+丁斌+刘茂昌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对甘肃省中小学陪读现状、原因、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中小学陪读现象是由社会、经济、环境、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原因错综复杂;陪读现象愈演愈烈,呈上升趋势,并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城市周边向城市中心,小城市向大、中城市,高年级向低年级蔓延。
甘肃省 中小学 陪读 原因 发展趋势
近年来,甘肃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当前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基础教育发展速度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到新学期开学,租房陪读的家长仍然一茬接一茬,成为城市或城镇的一道新的风景线,而且愈演愈烈[1]。“陪读”是当前特定社会、教育以及现实因素的产物,加强当前中小学陪读现象研究,剖析陪读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总结甘肃省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对转变陪读现状,治理教学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庆阳、天水、武威、张掖、酒泉、白银、定西、嘉峪关、金昌、平凉、临夏、甘南13个地州市的28个区县30所学校的113个班级以及178名陪读学生家长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结合数理统计法,对甘肃省中小学陪读的现状、原因、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全面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陪读”原因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有陪读的高中生占25.8%,初中生占21.1%,小学生占42.2%,平均达27.2%,超过总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据初步推算,2012年甘肃全省近10万学生接受陪读。引起甘肃省“陪读”现象盛行的原因错综复杂,有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陪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通过调查,约占陪读总数22.47%的陪读者认为,甘肃目前陪读盛行,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更重视了。在过去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农耕时代,人们对知识的需要远不如现在来得迫切,人们普遍认为读书无非就是多认几个字,不把农药当补药吃就可以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已进入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才能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谁要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谁就会落后,就会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现实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例子也充分告诉人们,“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只有重视教育、重视知识,才能让孩子在未来充满机遇和竞争的社会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因此,当前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能与城市孩子一样得到优质的教育,许多家长不惜重金,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条件优越、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学习,家长也背井离乡、不辞辛劳地日夜陪护在孩子身边。
2.“陪读”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累积效应
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过去许多家长是有想法、没办法,对教育的投入远不及现在。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民工”身份的合法化,尤其近年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有关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经费的免除等“民生问题”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使得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解放,老百姓分享到了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民家庭纯收入有了较大增长。据甘肃年鉴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甘肃省人均可支配收入6151元,消费性支出5064元,而文化娱乐支出只有794.66元;到2012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6.89元,消费性支出12847.05元,文化娱乐支出1637.49元,十年翻了一番。由于农村经济状况有了实质性改善和提高,极大地提高和增强了农民的教育购买力和投资下一代未来的热情,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最“精英”的教育,将来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上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2],因此陪读现象的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3.“陪读”现象是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结果
调查发现,约17%的陪读者认为,当前甘肃“陪读”现象的直接诱因是农村教育非均衡低位运行,教育质量无法满足老百姓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自然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4],加上甘肃省经济相对落后,对教育投入远低于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尤其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得不到满足,师资得不到保障,教学设施得不到及时完善,加上管理缺位,甚至还出现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反流的现象,由此造成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多由年迈的“转正民师”挑大梁,致使部分“村小”教学质量不高,甚至滑坡,引发群众严重不满。近几年,虽然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和治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并没有实质性提高,许多家长只好选择送孩子到其他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学习,自己也随孩子到异地陪读。
4.“陪读”与当地教育结构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
引发“陪读”现象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前甘肃省现有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不高,办学规模偏小,尤其是优质示范性高中严重不足,基础教育结构不合理。虽说过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场面随着近几年高校持续扩招政策的实施,由精英向大众化发展局面大为改观,但这种态势似乎难以撼动社会积淀已久的传统成才观和用人观,当前人们仍把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作为跳出农门、有出息的标准。挤入普通高中,尤其是挤入优质高中意味着一只脚已跨入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门槛。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甘肃省共有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445所,而省级示范性高中只有51所,2012年甘肃省初中毕业生数442640人,而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34382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0%,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只有226107人,升学率为51.08%,而能升入到省级示范高中的学生不到30%。数量、规模、质量以及师资等与人们的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均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服务的迫切需求,造成当前中考压力大于高考,为了争得一张“入场券”,陪读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5.“陪读”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有一定的关系
“陪读”的深层次问题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分流和未来的出路问题。根据当前人才需求,高中阶段将有一部分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到2020年,甘肃计划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职普比达到1∶1。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加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2012年底,全省职业高中学校达到140所,招生人数达55991人,比十年前将近翻了一番。由于职业教育办学较灵活,必须随着社会人才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造,因此,其不仅开办专业多,而且对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训场所、仪器设备要求较高,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财力投入来支持[4]。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甘肃职业教育基础较差,其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实训条件还相当简陋,与人们的期望值还具有较大的差距,许多职业学校还处在一桌、一椅办学的局面,在教室里“种田”、黑板上“操练”,学生难以学到实用技术,培养出的学生就业较困难,即使部分学生暂时就业,由于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也不愿长期待下去。由于就业难,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致使许多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无前途、没出路,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办起的职业学校因招生困难,或停办或只好迎合社会、学生要求,与办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职业学校徒有虚名,名曰职校,实则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普高并无差别。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向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输送人才,教学仍以文化课为主,忽视实际操作和能力培养,用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数或升学率吸引人们的眼球来办学,不仅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自身的发展关联不大,而且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至今仍未真正回归到农村人口自身的主体性发展上,最终约有15%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考上了大学,而其他85%的毕业生却成了“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新边缘人群。
6.“陪读”与农村经济落后有重要的关系
甘肃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老、少、山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经济来源有限,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许多农村家长,便把供孩子读书上大学看做是改变贫困的唯一出路,他们不惜代价,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教育资源优厚的县城学校就读,但孩子在县城学校开支较大,读初中每年需支付住校费、生活费等1000~1500元左右,读高中每年需花费3000元左右的费用。通过仔细合计后,许多家长认为带一些自产的蔬菜和米面进城陪读,一天一家人也就十来块钱,不仅节省,还能保证孩子吃好;另外,现在社会复杂,治安较差,马路上的人多、车多,交通秩序差,学生伤害事故频发,加上许多网吧和娱乐场所对孩子影响大,进城陪读不仅能节省伙食费,还可以监督孩子学习,防止孩子学坏;再者,年轻父母利用闲余时间打点零工贴补家庭,一举多得。
7.“陪读”与农村生源减少有直接的关系
随着气候变暖、降雨减少、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植被破环,土地沙化严重,农村生活环境恶化,土地收入微薄,造成许多农村家庭迁移或外出进城务工,致使大批农村学生随迁。据甘肃省教育厅统计,2012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4.3万人,其中小学就读10.6万人,初中就读3.7万人。另外由于我国人口生育已过高峰期,农村学龄人口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致使许多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剧减。《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万人。由于“三峰”重叠,导致甘肃省农村学生减少幅度更大,例如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民勤县湖区的三个乡镇(西渠、中渠、东镇)八十年代末人口近10万,近年常住人口已不足4万,许多村级小学每年只有几个学生或成为空校,学校不得不实行高低年级混合编班或作出撤并的决定。一方面,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质量无保证;另一方面,由于生源的自然减少和大量迁移,老师们也开始心不在焉,学校的发展陷入了“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越少,家长就越没信心,继而造成更多的生源流失,从而产生更多的陪读者,经过调查发现,这类陪读家长占陪读总人数的15.17%。
8.“陪读”与农村寄宿学校条件简陋有一定的关系
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农村实行“撤点并校”,大力开办寄宿学校。据有关资料报道: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撤点并校”在为国家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一些孩子带来了麻烦,他们不得不从小就离开父母,选择寄宿学校读书。但由于寄宿学校后勤配套设施滞后,管理混乱[5],学校的饭菜质量以及饮食安全等还难以让家长放心。随着一些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参差不齐,使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加上人手不够,在学生管理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和死角。此外,一些学校教师大多数情况下的做法是“保尖子,跟主流,抓典型”,那些因种种原因而落伍的学生,常常被忽视,学校在自觉不自觉中把这个“包袱”丢给了家庭,让家长加强监督和管理。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陪读的家长占陪读总数的10.67%。
9.“陪读”是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结果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热切愿望[6]。近些年,许多学生家长都是70后或80后,受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机会跨进大学校门而成为终身的遗憾,为了弥补自我不成功的人生缺憾,转而把自己的期望都寄予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家长,深深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更是把孩子将来考大学、考名牌大学看作是有出息、光宗耀祖的标准和期望,甚至是改变贫困的唯一出路。在这些心理作用下,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为了孩子少吃苦头,不受外界的干扰,他们尽心尽力做孩子的守护神,不让他们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和伤害,义无反顾地选择陪读,做起全职“保姆”,对子女进行零距离、全天候、全方位的照料,包揽孩子日常所有的生活事务。该类陪读约占陪读总数的27.53%。
10.“陪读”与社会人才观念和用人观念陈旧有一定的关系
调查发现,“陪读”是当代社会缺乏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总是把成才与学历文凭等量齐观[7],人才标准唯一化的结果。由于成才途径单一化,人们普遍以上大学作为人生成功的最佳选择,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应试教育的功能不仅没有被淡化,反而被放大,使得成才路径单向化,高考依旧被看作是改变人生命运的转折点。虽然如今甘肃省高校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6.7%提高到2010年的22%,越来越多的人迈入大学门槛,高等教育由昔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态势不仅没有撼动社会积淀已久的传统成才观和用人观,反而加剧家长及学生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上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热情。
11.“陪读”是学生缺乏自理能力的结果
现在的学生从小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得到家里人的过分关爱和呵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8],事事由家长包办代替,缺乏基本的生活锻炼,其独立生活意识和自理能力差,而且还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毛病,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自控能力,遇事缺乏思考、莽撞行事。如果家长不在跟前监督,很容易陷入网吧或游戏厅中而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他们行为失控,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加上社会治安不到位,家长不得不采取非常规的管理措施,避免孩子受到外界干扰学坏或受到伤害。
三、陪读发展趋势及特点
1.“陪读”现象愈演愈烈,呈逐年上升趋势
通过对陪读现象调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对教育的重视,陪读之风日益盛行,走在县城各街道,到处可以看到陪读者的身影或租房信息。通过对民勤县2所完全高中、2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的校长及个别班主任的了解,近年申请“陪读”的家长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而且许多市民反映,“陪读”使民勤县房租由十年前的20~30元/间,增到150~200元/间,房租翻了7至8倍。
2.由高年级向低年级蔓延
随着“陪读”之风不断盛行,陪读现象近年不断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发展,而且势头凶猛。每到幼儿园、小学上学、放学之时,校门口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挤满了校门前的大街小巷,其中有一部分属专职陪读家长。通过对113个班级中的陪读情况进行调查,小学生陪读比例目前达到42.4%,高于中学近20个百分点。
3.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陪读”过去主要集中在农村或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地处偏远的地区,但近年“陪读”不仅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盛行,而且不断向城市蔓延。经过对兰州一中、师大附中以及张掖中学和张掖二中等大中城市的陪读者调查,目前租房陪读的家长一半来自本市,为了孩子能吃好,中午或晚上能多休息一些时间,他们放弃温馨的家庭,花高价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4.由城市向城镇传播
近年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撤并合校政策的实施、中心校建设的加快、教育格局的转变,农村基础教育随之出现新情况,农村地区择校现象迅速向小学蔓延,由于越来越多的“村小”学生流向乡镇中心小学,学生家长随之向乡镇聚集。据朱国亮、梁强两位记者调查,会宁县刘寨乡全乡约80%的小学生集中到了乡中心小学,一些村社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在乡镇或县城陪读[9]。
5.由短期陪读向长期陪读发展
过去只是在中考、高考前或高中阶段陪读,但从目前调查发现,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做好了长期陪读的准备,只要孩子有学上,将会“奉陪”到底。因此,许多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开始陪读,直到孩子考上大学为止,陪读时间不断延长,一般都在6年左右,最长的陪读时间达14年,最短的也在3年。
6.由中小学向高考考点转移
近年随着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招生走红,报考学生增加,升学压力加大,每到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结束,报考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以及体育的考生纷纷涌向自主招生考试和联考考点,接受专业老师及考官的专业指导。为了孩子的安全、饮食等问题,一些家长不得不前去陪读。经调查,这类陪读目前约占陪读的6~7%左右。
参考文献
[1] 周志鹏.农村“陪读”现象亟待关注.农民日报,2010-6-4
[2] 张吉发.中学生家长陪读问题简析.教学与管理,2012(3).
[3] 施红娟.透析“陪读”:城乡教育差距是根源.当代教育论坛,2010(11).
[4] 王志伟.甘肃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甘肃高师学报,2010(2).
[5] 王颖,杨润勇.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负面效应——调查反思与对策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
[6] 刘彬.中小学生陪读现象的分析与思考.教学与管理,2009(22).
[7] 袁结荣.中小学生陪读热兴起探析.教学与管理,2011(13).
[8] 王清荣,余雪松.“陪读”——家庭教育的误区.网络财富,2009(19).
[9] 朱国亮,梁强.甘肃会宁兴起“陪读潮”——农村教育暴露新课题.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5/09/c_1281792_2.htm,2010-05-09/2013-09-08.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