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夏?王璞
到达韶山后的第一个早上,田卫国驾着一辆Minivan停在宾馆门口,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来过韶山吗?没有?那先去拜拜主席吧。”
10分钟后,我被放在毛泽东铜像广场的入口处,手中还攥着一张名片:韶山市旅游总公司董事长。
“看完这个,沿公路往回走,就是毛泽东遗物馆。”田卫国的口气不容置辩,“都看完了,给我电话,我们再聊。”
从这里出发,改变全中国。2012年,韶山全市GDP不到50亿元,其中主业旅游业总收入为21亿元。从规模和回报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多大的生意,但因为历史偶然性和政治红利,它成为消费和投资的热点地带,因为它有“他”和一个特殊日子。
早晨的銅像广场逐渐热闹起来。游客在铜像前挤着合影,导游则亮着嗓门叮嘱:“请向主席三鞠躬,然后双手合十许愿,再顺时针绕铜像三圈。”
毛泽东铜像广场位于韶山市区西部,和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形成韶山核心景区。提起每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时广场的盛况,当地人说,“水泄不通,人多得看不到地面。”
韶山的发展一直与毛泽东紧密相连。这名伟人最初是韶山的孩子,后来变成韶山的信仰,如今又成了韶山的商机和品牌。作为一个人口仅12万的小县城,韶山如今每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
如果韶山是一家公司,主席铜像无疑是一门大生意。遍布韶山的主席铜像,造型和规格仅有限几种,但价格不菲,一个半人高的铜像售价12800元。
据《韶山市志》记载,1992年,韶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以旅游经济为龙头”的发展战略,促进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是年,杨林乡善扶村村民苏妙功创办韶山工艺精品厂(后改名丰圆),生产毛泽东铜像。
1993年,毛泽东铜像广场落成后,苏妙功找来铜像设计者、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以及雕塑者程允贤,获得了广场铜像的版权授权。目前,丰圆每年生产铜像多达10万尊,也只占到韶山铜像市场的一半左右。
丰圆的厂院去年刚刚进行了翻修,生产车间外新开了一条参观长廊,丰圆的销售经理肖晓说,这是新型的“参观型工业”,计划吸引游客前来观摩毛主席铜像的生产过程。当然,参观是收费的。
拨通田卫国的电话,20分钟后,我坐在了“韶山人家”里。这里地处铜像广场核心景区旁的黄金位置,是一处在韶山十分常见的农家乐。大厅供着主席像,窗口白色的卷帘上,印着血红的关于毛泽东的文字。
“我琢磨着游客到韶山,如果能到主席家吃一顿饭,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吧。”老板田卫国这样描述创业动机。
1990年,田卫国从新疆当兵复员回乡,入职韶山市公安局,两年后又调到旅游局。那时正值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前后,来韶山的游客明显增多。韶山当地居民的商业启蒙,也从此时真正开始。毛泽东故居所在的韶山乡韶山村村支书毛雨时说:“韶山开始全民经商,而且是党员带头,村民借势做起小本生意:开饭店,在毛巾、汗衫上印上‘韶山留念出售。”
田卫国的家就在韶山乡。1997年,他向韶山旅游局领导建议成立韶山市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所,并采用承包方式,自己当了所长。研究所经营像章等小纪念品和韶山土特产,“辣椒、蕨菜,销量很好”。2003年,他又买下韶山市旅游总公司51%的股权,借此开发贵金属的毛泽东像、湘绣和毛瓷等高端旅游商品。2008年,他创办“韶山人家”,终于把旅游产业的另一个重头——餐饮和住宿也纳入生意范围。一脸严肃、身材矮胖的田卫国避而不谈自己的营业收入,只说,“研究所、公司加农家乐,一年总共纳税30多万元吧。”
繁盛的旅游业,并没有给韶山带来相应规模的财税贡献。“在韶山,家庭式的旅馆、饭馆很多,这类小微企业在税收上享受国家优惠。”韶山市旅游局副局长李耀华解释说。
企业规模难做大,一定程度源自韶山旅游资源和模式的单薄——这里主打的只有与毛泽东相关的三五个景点,游人半天就能参观完毕。而据毛雨时介绍,毛泽东故居所在的韶山村共有居民465户,1438人,目前村中开小饭店的就有80多家,经营纪念品的则多达200多户。
在韶山旅游业一拥而上、短兵相接的竞争中,能把生意做大的个体很少。但毛家饭店和它的创始人汤瑞仁是一个例外。
每天上午,汤瑞仁收拾停当,都会坐在客厅中的小茶几前,用彩色水笔画画。这位83岁的老太太极瘦,穿着修身的红色羽绒服,银白稀疏的短发修剪得整齐有型。
这位老人后半生的命运和毛泽东密切相关。1959年,毛泽东在阔别32年后第一次回到故乡。一张主席和乡亲交谈的新闻照片中,汤瑞仁抱着儿子出了镜。自此,她成为一小段历史的当事人和叙述者,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接触外界的机会。
1987年,57岁的农妇汤瑞仁在自家屋里开起饭馆。1992年,当韶山人如梦初醒般纷纷做起旅游纪念品、餐饮生意时,毛家饭店的第一家加盟店已经开到了北京。如今,毛家饭店在全国有327家加盟店,加盟店的特色是:菜单里都有毛氏红烧肉,店堂里都有充分的毛泽东元素。
2008年,毛家饭店又开办了自己的熟食加工厂“毛家食品”。今年9月,毛家饭店在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3000万建成的新厂区投入试生产,产品包括真空包装的毛家红烧肉、韶山霉豆腐和辣椒酱等。“全额投产后,年产值最大能达到1.5亿到2亿元。”
如今,毛家饭店正对店堂大门的墙上,挂着那幅著名的照片,照片前供着真人大小的主席像,照片中的汤瑞仁未及而立,现在已是耄耋老人。毛家饭店的加盟店业务由她的孙子负责,毛家食品和毛家饭店酒业则分别由女儿和外孙女主管。
汤瑞仁不在前线,却仍是毛家饭店一张最权威的牌。中午客来客往,需要去哪一桌问候,陪哪一桌合影,汤瑞仁心里门儿清。而当寒暄和快门的喧嚷落停,也许所有人都在猜测,当汤瑞仁终于带着她的故事离开的那天,毛家饭店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把品牌经营下去。
韶山高新区招商合作局局长谭向华说:“毛家食品初级阶段发展很快,主要是品牌效应。然而因为团队的文化、思想局限,基本不可能再往上走了。”
在今天的韶山,“发展”是个常听到的词。
韶山旅游产品单一,是当地人心照不宣的事实。“一年到头有近一半的房间空着,除了主席诞辰日那天——那天韶山所有的宾馆全都爆满。”韶山宾馆副总经理朱春飞有些无奈。韶山宾馆因接待过毛泽东、胡志明等多位中外领导人而声名在外,它的境遇,也是韶山旅游业的普遍反映。
将毛泽东这个符号经营了20多年,韶山特别需要知道,如何在旧土上开出新鲜的花。
从毛泽东故居门前一直向山边延伸,是毛泽东家的22.3亩地。“这块地一直由村民给主席家种,1993年变成毛泽东纪念馆的地。”韶山村村民张莉说,纪念馆随后请来村民李定洪料理毛家田地。
2003年,湘潭市委书记陈润儿来韶山参观,碰到李定洪带着村民在毛家田里收割。“领导说,这是毛主席家里的好东西,为什么不把它开发一下呢?”
这时的韶山人,早已远离了以经商为耻的年代。当即,李定洪就和其他3个村民一起申请注册了韶山市祖田米业公司和“毛家祖田米”商标。毛家田每年出产大米约1.2万斤,按4斤一盒包装,售价从200余元到900多元不等。“毛家祖田米基本都是作为高端礼品”,张莉也在2010年加入祖田米业公司,任副总经理。2012年,祖田米业又与韶山村合作成立合作社,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全村170余户人家的600多亩土地的耕作权。
2012年12月,正在酝酿做一个现代农业品牌的北京航天创意文化发展公司创始人李强来韶山考察,与祖田米业一拍即合。“做农业一定要做特色农业,祖田米就是特色,这是带有信仰的米,带毛主席文化的米。”
半年后,湖南韶之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第一笔项目投资近1000万元。“资金主要来自航天创意文化及其他融资,我们提供土地资源。”张莉说。而按照李强的规划,这块土地上除了生产“韶之红”品牌农作物外,还将包括采摘園、航天3D电影馆等体验设施,“我们要打造旅游观光农业。”李强预计,韶之红未来园区的门票、产品销售及餐饮收入的总和,每年将不低于3000万。
很多商业投资都有风险,对于韶山而言,除了当地管理体制的束缚、一些项目的可复制性可持续性问题,更应该面对年轻人观念的变化。
临走前一晚,我又来到铜像广场。广场上聚集起了跳舞的人群,音乐响起,迤逦绵稠的民族风格歌曲在这周正庄重的红色革命纪念地四处冲撞。铜像正前方,四五十个人整齐排开,跳着扭着。韶山人早就习惯了在无处不在的毛泽东符号之间坐卧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