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肚皮不合时宜
一天,苏轼问众婢,自己腹中有何物。众婢或答“都是文章”,或答“都是识见”,全是逢迎拍马的话。苏轼不以为然,又问小妾朝云,朝云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闻言捧腹大笑。
抱上座位
神宗赵顼颁布熙宁新法后,各地方多启用一些刚刚入仕的新人,其中大理寺丞李察被派去河北(黄河以北的地区),负责管理常平仓的救济和农田水利等工作。李察少年得志,不免趾高气扬,当时宣抚河北的文彦博看不顺眼,便想杀杀他的威风。李察个子矮小,来见文彦博时,文彦博早已提前命人在厅堂中摆上了高大的椅子,李察无法入座,正踌躇间,文彦博则笑眯眯、慢悠悠地对左右说:“快快把寺丞抱上座位来。”李察当即羞愧难当,只得告退。
不发怒
宰相王旦宽宏大量,用餐时,遇到不洁净的菜食,就绕过不吃,但绝不发火。有次家人想试试他,便在一盘肉羹里放了一些烟灰,结果王旦果然不吃,只干吃白米饭,问他为什么不吃肉羹,王旦说:“我今天不想吃肉。”下顿饭,家人又在他的饭里放了些烟灰,王旦端详了一会儿,说道:“我今天不想吃米饭,给我弄点粥来吧。”
竹叶太少了
王祈对苏轼说:“我最近作了一首《咏竹》的诗,其中有两句最为满意。”说着便吟道:“叶垂千口剑,竿耸万条枪。”问苏轼感觉如何。苏轼万难忍住笑,说:“这两句诗好是好,就是竹叶未免太少了!”王祈不解,问:“怎么会少呢?明明是‘叶垂千口剑嘛!一千片竹叶不少了。”苏轼笑道:“一千片自然不少,可是一万竿竹子才有一千片叶子,算起来平均十竿竹子一片叶,岂不太少了?”王祈听后满面羞惭,尴尬异常。
天不正
天降大雪,党进围着火炉喝酒,不一会儿便喝醉了,出了很多汗,于是摸着肚子东倒西歪地走出营帐,边走边说:“今天的天不正啊。”旁边有个士兵应声对答:“大人,小人这里的天倒是正得很。”
家风变了
范仲淹以清苦俭约著称于世,其次子范纯仁官拜丞相后,承其衣钵,为人朴素,为官清廉,被人称作“布衣宰相”。秘书监晁端与范纯仁是朋友,范纯仁经常留他在家中吃饭。一次晚饭归来,晁端不无感慨地说:“丞相的家风变了啊。”人们不解,问其故,晁端说:“今天的晚饭,盐豉(盐豉,食品名,即豆豉,是用黄豆煮熟霉制而成的,常用来调味)上居然有两片肉,岂不是家风变了?”闻者无不大笑。
暴脾气
马知节脾气很大,有次上朝,真宗见其拿了一个大笏板,颇感奇怪,便问原因。马知节说:“臣见本院(枢密院)的长官总是欺瞒陛下,如果不是怕惊扰了皇上,臣早就拿这个大笏板打杀他们了。”真宗连连劝他消消火。
贝加文为败
庆历四年(1046年)冬至,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士兵在王则的带领下发动兵变,逮捕了知州张得一,王则本人被推举为东平郡王,建国号“安阳”,年号“得圣”。朝廷派开封知府明镐征讨,久而无功。参知政事(副宰相)文彦博主动请缨,要求前去平乱,仁宗欣然应允,并寄予厚望地说:“‘贝字加上‘文字就是个‘败字,爱卿此行一定会擒住王则的。”果然不到一个月,前线便传来了捷报。
怕他不再请示
仁宗时,大臣们纷纷上表请求早立皇嗣,只有蔡襄持反对意见。英宗即位后,因仁宗皇帝的永昭陵花费甚巨,财政为之困窘,时为三司使(总理财政的长官)的蔡襄想尽了各种办法,依然不能填补漏洞,因而数次受到诘责。仁宗下葬,永昭陵封土后,蔡襄请求外调杭州任职,英宗当即应允。宰相韩琦上奏说:“按照惯例,朝中官员要求外出任职,最少要请示两三回才能应允,现在蔡襄只请求一次陛下便应允,礼数上似乎太简单了。”英宗脱口而出:“假如蔡襄请求一次便不再请求了,那朕该如何是好呢?”
起外号
刘攽喜欢给人起外号,孔宗翰是孔子的第四十六世子孙,生得肥厚壮实,刘攽呼之为“孔子家小二郎”;孙觉、孙洙同在三馆(即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任职,孙觉高而胖,孙洙瘦而小,二人都长着络腮胡,刘攽称之为“大猢狲”“小猢狲”;刘攽还给蔡确起了个外号叫“倒悬蛤蜊”,蔡确深以为恨。
大风起兮眉飞扬
刘攽晚年得了风疾,须眉脱落,鼻梁也塌了。一天苏轼会同几个朋友来访,席间众人引用古人诗联相戏,苏轼看了一眼刘攽,道:“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众人闻言无不大笑,刘攽则独自惆怅不已。
半鲁
三伏天,苏轼下帖子请黄鲁直(黄庭坚)吃“半鲁”,黄欣然前往,却被门童挡在外面,说先生正在睡觉。一个时辰之后,苏轼睡醒,方才请进黄鲁直。黄已饿急,忙问“半鲁”在哪里?苏轼说早已请你吃了啊,见黄不解,苏轼这才笑说:“‘半鲁就是晒太阳,‘鲁字去掉一半不正是一‘日字吗?”黄鲁直苦笑道:“我还以为是上半边的‘鱼呢!”
九只鸟
苏轼问王安石:“波涛的‘波怎么解释?”王安石回答:“水之皮。”苏轼应声道:“那滑冰的‘滑难道是‘水之骨吗?”又一次,王安石问苏轼:“斑鸠鸟的‘鸠怎么解释?”苏轼说:“九只鸟。《诗经》上说,一雄一雌两只鸤鸠(布谷鸟)停在桑树上,它们的孩子共有七个(原文为‘鸤鸠在桑,其子七兮)。这一雄一雌两只鸟加上七只小鸟正好是九只。所以鸠字左边一个九,右边一个鸟。”说完笑眯眯地看着王安石,王安石这才明白苏轼是在戏弄他。
徘徊太多
仁宗设赏花钓鱼宴,赐给执政们的诗,内中多有“徘徊”二字,不过此二字并无特殊含义,只是要求和诗都得押“徘徊”的韵脚,和诗作罢才准入座。宫内人受其影响,说话也常带“徘徊”二字。有次教坊进戏,到得前堂,观玩不肯离去,太监询问,戏子们便开玩笑说:“徘徊呢。”等到得后堂,又转转悠悠不肯走,询问时,仍回答说:“徘徊呢。”太监不禁哑然失笑,说:“行是行,不过你们‘徘徊得未免太多了。”
皇帝的出版物
徽宗被囚禁在五国城时,凡是有小小的吉凶,或是遇到丧葬、节气,金国必定会有赏赐,不过赏赐是有代价的,徽宗须得具表道谢方可。后来金人将徽宗的道谢表函汇集起来,装订成册,然后大量刊印,四处散发,当时的士大夫们几乎人手一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里面居然还附有一篇李师师小传。
难道我是鬼吗
有年元宵夜,司马光的夫人想出去观灯。司马光说:“家里有灯,何必非到外面去看。”夫人说:“也顺便看看人。”司马光说:“难道我是鬼吗?”
插科打诨
叶衡罢相后回家,一次生病,朋友来看望,大家都不苟言笑,生怕刺激了叶衡。过了一会儿,叶衡突然问道:“我就要死了,只是不知死了以后好不好?”一人回答说:“想必极好的。”叶衡很惊讶,问:“你是如何得知?”那人道:“假如死后不好的话,那些死了的人一定会逃回来。现在没有一人回来,证明是不错的。”一时满座皆笑,气氛为之融洽。
三白与三毛
苏轼对刘攽说,自己入仕前的生活非常简朴,每天都吃“三白饭”,刘攽问什么是三白,苏轼说就是一碟盐、一盘生萝卜、一碗米饭而已。过了几天,刘攽要请苏轼吃“皛饭”,苏轼不知是何美食,欣然前往,结果桌上赫然只有一碟盐、一盘生萝卜、一碗米饭。又过了几天,苏轼回请刘攽吃“毳饭”,刘攽也不知为何物,欲探究竟,第二天早早来到苏轼家中。临近中午,不见开饭,刘攽催道:“怎么还不见‘毳饭?”苏轼说:“稍等一下,饭菜已在准备了。”又等了许久,还不见上饭,刘攽再催,苏轼笑嘻嘻地说:“‘毳饭早已上来了。”刘攽不解,苏轼指着空桌子接着说:“这就是我请你吃的‘毳饭啊,你看:盐也毛(读mao,即没有),萝卜也毛,饭也毛,三样都毛,不就是‘毳饭嘛。”刘攽这才如梦方醒。
(选自《白衣飘飘的年代:宋朝那些有趣的人和事》/路卫兵 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