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鲤庭
高考历史试题反映社会意识。但是试题的风格与难度一定会受到命题人的主观意识与学术与专长的影响,尤其历史的主干知识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获取与理解,以及对判断能力与评价等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研究命题人的学术专长与其专业范围内的学说,从而更好地把握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
一、坚持学科能力立意,重视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它不着力追求试题的难度,而是关注试卷的总体梯度,避免考试评价的偶然性,实施“减负增效”。试卷中呈现的难度以中等难度为主,适当搭配一些难度较低或较高的试题,给整个试卷以点缀,使整个试卷的难易度适中。选择题往往处于高难度水平,避免成绩差异很大的考生因猜答案而失去公平。在考查目标的选择上,无论是考查记忆、理解,还是考查知识的应用,一般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命题注重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题眼”一般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宏观性,往往把知识的考查放在课标与《考试说明》上,表现出大家看得见的“基础”知识,以此减轻老师与学生的负担。这样的命题立意不仅防止出现舍弃“基础”知识的现象,还给对学科能力的考查留有余地。对历史这门学科能力的考查,用试题适度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材料中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命题中不因追求“反猜题”,而陷入“逃避”的误区,或致使一些试题成为学生死记知识的误区。
二、发挥以史为鉴功能,贴近生活实际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的原则,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高考命题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是改革的重点。表现在高考命题趋势中就是试题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检验能否学以致用,能否灵活运用知识。如上海高考试卷中的情境材料是: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总理引用的诗句表达了台湾问题就是热点问题。涉及的历史知识是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岛的历史史实。还有一次是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察的,以“战争与文明”为主题,要求我们反思二战历史,用大家最关注的热门话题切入。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了解过去、反思现在、放眼未来。全国各地的高考卷都有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倾向,那就是以现实问题立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充分发挥以史为鉴的教化功能。所以,教学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不仅重视知识的积累,更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认识、理解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
三、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气息
由近年来的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中发现,内容很多涉及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赋予崭新的时代气息。例如: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中的第21题是三个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问题。这道题不仅要求学生回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问题,还要求学生说出科举制度对当今国家选拔人才时有何借鉴的问题,也就是能把对历史事件的总结经验运用到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其次,时事问题的出现也是高考历史体现历史学习贴近生活实际的特征。例如: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中的考题: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世界反恐斗争要通过国际间的相互合作;②反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问题;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已经被铲除了;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像这类题目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对学生事件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学科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历史教学向专业化、成人化方向发展。注意减少高深的历史理念与概念,体现时代特色,增加一些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的实例,多一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在课程标准中,对历史知识的内容按照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提出具体要求。在实际的高考中,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的比例通常按照70%、20%、10%设置。那就是无论怎么考,识记部分内容都是最多的。我们应该把教学重心放在知识的识记上。识记内容怎样分辨呢?课标说明中阐释得很清楚。识记内容怎样教?那就各有办法了。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应以教师的精讲为主,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这样的识记内容,我们只需提出要求与注意事项即可。但是对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等要精确识记,不能有半点含糊,尤其是某些相似的年份与人物等。
五、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理论联系实际
历史学科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浓厚的人文性。我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不把历史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出现要么割裂要么结合过度的现象,致使历史教学出现理论与实际脱离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关注时政不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少。江苏“3+x”高考最重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未来,强调历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所以,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用历史关联时务,以焦点或热点激活史实,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们应该彻底摒弃那种围绕书本搞“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掌握过去的高考题型,还熟悉平时的模拟题。经常关注命题专家的观点,广泛涉猎电视中的许多热点栏目,了解大学学习与科研需运用到的高中基础知识。立足学科主体知识教学,熟练掌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特别要深刻领会历史命题的基本原则,把原理原则揉进平时的讲练中,从而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总之,从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的内容来看,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新课改下,历史老师应该与时俱进,注重知识的体系化,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与语言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从而在高考中更加得心应手,取得理想的成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