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视野下家长干预子女冲突现状的研究

2014-04-08 22:49陈红梅
成才之路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文丁丁积木

陈红梅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功30%取决于才能,70%取决于人际关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交往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是常事。他们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不善于彼此交往。对于幼儿间的冲突,家长们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幼儿间发生冲突不好,一旦发生争吵,成人总以“好好玩,别吵”简单阻止,以平息冲突;另一种认为孩子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当发生冲突时,成人则不予理睬,任其自由发展。本文就家长对幼儿间冲突的干预现状进行研究,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家长对幼儿间冲突的思考。

一、家长干预幼儿冲突行为的现状及分析

镜头一:“不容吃亏,替子算账”型

聪聪在院子里和邻居乐乐玩玩具汽车,乐乐发现聪聪的汽车比自己的漂亮,就一把抢了过来。聪聪哭着跑回家说:“爸爸,乐乐抢了我的玩具汽车,还打我。”爸爸一听,暴跳如雷:“没出息,哭什么,他打你,你为什么不打他?”说着,抱起聪聪到院子里找乐乐算账。

案例中的聪聪爸爸发现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后,暴跳如雷,在没有弄清事情原委时就急着为自己的孩子讨回“公道”。孩子受了伤,成人比孩子更难受,甚至失去理智。“張起母鸡的翅膀”,一句简单的“他打你,你为什么不打他”,看似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其实是在鼓励孩子的攻击行为。

镜头二:“招惹不起,躲避得起”型

一群幼儿围着沙盘玩沙子,被留在家里的晨晨央求了妈妈很久才允许被出去玩。一会儿,由于争抢一把玩具小锹与旁边的昊昊吵了起来。昊昊一急之下,抓起一把沙子扔向晨晨,晨晨哭着回去报告妈妈,妈妈气愤地说:“我早就说过你会被欺负,叫你不要和他们一起玩,你偏不听。一个人在家玩玩具不是很好,以后不许和他们玩了。”

此例中的妈妈,明显属于逃避交往、溺爱型。她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心头宝,对孩子过度保护。当孩子置于同伴群体中时,总有不安全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被欺负,认为只有让孩子呆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常用“这个孩子不乖,不要和他玩”等反倾向的话语禁止孩子与他人交往。

镜头三:“不分皂白,竭力遏止”型

沙沙是个活泼好动,很爱看武打电视的小男孩。一天跟妈妈去小姨家看望感冒生病的妹妹,发热的妹妹正在喝开水,沙沙从后面伸出双掌用力在妹妹背上一推,说:“我帮你运功,病马上就会好的。”开水泼了妹妹一身,恼羞成怒的妈妈气急败坏,一顿呵斥,拎起沙沙关到了房间里。

这个案例中,妈妈对于沙沙的错误行为采取的是强力遏止,用关闭独处来惩罚沙沙。表面看像是平息了风波,但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体验:妈妈为什么这样对我,我为什么要被罚?但由于迫于妈妈是家长的地位与威信,又只能忍气吞声,默认被罚。

镜头四:“外冷内热,启发交往”型

放学后,丁丁和文文在教室里边玩积木边等家长来接。丁丁搭房顶时发现长积木不够了,看见文文那儿有一块,随手拿了过来。文文见了忙去抢,两人打了起来,文文咬了丁丁一口。正巧这时丁丁的妈妈来了,丁丁举着被咬的手指哭着告诉妈妈。妈妈看了看手指并无大碍,于是安抚好丁丁情绪后轻轻问他们:“怎么回事?为什么吵架?”“他不给积木给我!” 丁丁生气地说。“积木是我的。” 文文忙说。“本来是在我这边的,被你抢过去的。”来龙去脉已大致清楚,妈妈对丁丁说:“抢积木是没有礼貌的,你怎么办,才能得到积木又不使文文生气呢?”丁丁低头不语。“文文你有错吗?知道自己错在那儿吗?”“我不该咬丁丁,对不起。”“丁丁,你呢?”妈妈又转问。“我不该抢他的积木,应该有礼貌地向他借。”“对了,小朋友之间可要做好朋友,互相谦让,互相帮助。拉拉勾吧,以后还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丁丁、文文开心地拉了拉手。

此案例中,妈妈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启发的方法,以温和的态度,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让幼儿先说清事情原委,进一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帮助彼此间互相谅解,从而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道德指南针”。

二、家长干预幼儿冲突行为的策略

作为家长,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更好地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对待幼儿间冲突的几点策略。

(1)改变教养观念,辩证地看待幼儿间的冲突。孩子间的冲突通常是发生在一起玩耍、游戏的过程中。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冲突的过程也是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个体在冲突中逐渐形成了采纳别人观点的能力,这为人际间的理解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家长要正确看待冲突的价值,善于发挥冲突的功能,敢于放手,让幼儿在冲突中增强社交能力。

(2)帮助幼儿提高辨别能力,学习独立解决冲突的技巧。认识决定行动,要解决行为问题,就是要让幼儿懂得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而单纯地给幼儿讲道理,实属纸上谈兵。如案例三中的沙沙,在他的思想概念中,不认为推圆圆是错误的行为。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我们要引导他们善于理解、原谅别人,引导幼儿多说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等,学会独立解决冲突的技巧。从话语中可听出,他是为了圆圆“治病运功”的,是出于善意助人的动机,并非恶意攻击。为此,家长必须帮助他获得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又如案例一中的乐乐,在发现聪聪的汽车比自己的好看时,他可以运用“你的汽车能借给我玩玩吗”的语言与聪聪交流协商。

(3)善于创设有利于幼儿交往的条件。平时要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如在商店买东西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去人家做客说“你好”“谢谢”;同伴来家里玩,要热情接待,会倒开水、拿水果、分玩具;客人走时,要起身送别,说“欢迎下次再来”;节假日多带孩子到公园等地方玩……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孩子才能获得更多的交往能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要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积极地影响幼儿,把冲突转化成教育教学的资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白蒲幼儿园)

猜你喜欢
文文丁丁积木
TEA LEAVES
Breaking the Chain
Power Down
China’s Other Vaccine Drive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动物“叫”各不同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