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青
(湖州日报,浙江湖州 313000)
论地市报文化副刊的本土化策略*
沈丹青
(湖州日报,浙江湖州 313000)
在本土文化报道上发挥优势,是目前地市报副刊展示实力的突破口。要做好本地文化报道,就要深入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敏锐洞察文化现象,以开放的视角立足本土,切中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契合点。在处理好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文艺性关系的同时,紧扣时代特征,坚持内容为王,以量取势,以质夺势,在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上,力求本土化。
地市报;文化副刊;本土化;开放性;时代感
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对传统媒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放眼当下,为了与电视、网络、手机等新传播媒体争夺读者,大多报纸已进入了“厚报”时代,受众细分;与此相对的是,有人认为“在文艺性与新闻性之间徘徊并寻求融合的文化副刊,由于所具有的特殊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特征,却处于日渐式微的境地。”[1]
为了扭转这一微妙的变化,作为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副刊在读者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下,必然将本土化列为主要发展诉求。就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因为民族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傲立于全球化浪潮中,所以地方报纸副刊不应固守于“文学”、“休闲”的老路,而应另辟蹊径,加重地方文化报道的分量,尤其需要重视发掘本土文化中的“富矿”。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资源丰富,岭南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流派各有特色,源远流长,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有特征,这为副刊提供了一个地方性的文化背景,也成为其发展繁荣的根基。为了凸显鲜明的地域性,突出浓郁的地方风情,新世纪以来,各地报纸副刊纷纷将目光投向本地文化,结合本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旅游名胜、名人典故等深挖材料,彰显地域特色,凸显其个性化和本土化。
(一)深入挖掘历史,钩沉人文素材
以湖州为例,这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蕴育了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等中国古老的文化。在湖州地域发生的以下历史事件就可以佐证——在市郊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蚕丝织物,南浔出产的“辑里丝”早在1815年就一举拿下了巴拿马国际金奖;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建在长兴顾渚山,这也是“茶圣”陆羽进行茶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南浔区善琏镇被誉为中国“笔都”,“文房四宝”之首湖笔就出产于此地……可以说,深厚的人文底蕴给了湖州丰富的文化报道空间。
在湖州这片土地上,每个时期都不乏出色的人文代表。从唐代诗人孟郊、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到明代小说家凌濛初、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等,他们无不在中国书画、文学史上书写下辉煌夺目的一页。新时期湖州文学的创作成果,从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门类,乃至影视,也颇令人瞩目。有史料证明:民国时谭正璧编撰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所收集的先秦至清末人物,湖州籍人占2.8%,而当时湖州人口仅占全国的2‰。至于俞平伯、赵萝蕤、萧也牧、徐迟、沈西苓、夏衍、顾锡东等等当代大家,其身影依然跃动在留给后人的煌煌巨著中。难怪有人著书立说称“湖州人文甲天下”。[2]
(二)放眼现当代,关注新锐文学群体
厚重的人文积淀给了文人创作的土壤,也为一批文学新秀提供了鼓励与支持,让他们写作有了表达的自由天地和挥洒才情的自信空间。以“8090后”为主打的湖州青年作家如雨后春笋,势头强盛,她们正在丰富的文化空间里“前呼后拥”,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给湖州带来一股清新的文化之风。这样一个在地方以群体态势迅猛涌现的年轻文学部落,在省内乃至全国也极为罕见,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不言而喻。
这一群湖州“80、90后”小作家不但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或多部作品,不少作品还引起了较大反响,显示出了巨大的文学潜质和创作生命力。其中茅立帅、顾文艳、钱好和黄璐叶丹等小将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种种和文学有关的特质,几乎成为湖州“8090后”文学新锐的共性。比如各大电视台一直热播的由湖州80后女作家吴雪岚(流潋紫)编剧的电视剧《甄嬛传》;中央八台播出的同样是“80后”文学佼佼者茅立帅编剧的52集动画片《今童王世界》;《十人孤独礁》《你是我的阳光》《爱因斯坦电影院》《和氏璧的谎言》《纹瑛家书》,5本书近86万字,这是90后湖州女孩顾文艳2013年列出的出版书单。
一座本土人文“富矿”已然呈现在我们眼前,如何发挥媒体在拓展新闻报道深度、广度、高度方面的优势,并融入副刊文学性的特质,深入挖掘这座“富矿”,将其生动、全面地呈现给读者,成为一个个令人兴奋、充满挑战的副刊选题。
副刊从诞生之初就与文学、文艺结下不解之缘,一来是以文艺性的文字补新闻的不足,二来是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使其有着广泛的阅读市场。因此,作为向社会传播的精神产品,报纸副刊是凝结了编辑、记者和作者等多方创作的劳动成果。但强调副刊的地方性,并不是要求把读者的目光局限于狭窄的一隅,而应该以开放的视角立足本土,将开放性与本土化相互结合。
试想,如果一份报纸的文学副刊人云亦云,或干脆从网上转载,那么免不了造成重复雷同的尴尬局面。相反,假使以开放的观点,打出以本土文化为旗号的办刊风格,就能使其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类报纸。当然,办好地市报副刊,除了强化本土意识,还要努力打造精品格局,用心设计特色栏目,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一)复合式副刊的界定更宽泛
目前,各地的报业竞争十分激烈,具体到地市报副刊,已不再是单一的文学版面,而是开始涉足大文化、生活健康以及体育运动等多领域。可以说,一份复合式的副刊是目前大势所趋,多种内容互相组合和补充,必然使得对于副刊的界定更宽泛、更具包容性。
一场较大的转型正在副刊中兴起,摒弃“大而全”之后,“专而精”成为不二选择。例如近几年来,湖州日报副刊已做了初步探索和转型,将原本略显单调的文学“触角”延伸向文史、读书、艺术、民间文化等多层次。“苕溪人文”(钩沉历史)、“苕溪悦读”(推介新书)、“苕溪文娱”(关注本地影视动向)、“苕溪人物”(追踪文化人物)、“苕溪闲情”(文学版)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版面相继问世,与读者见面。
作为地方文化家园的传承与守望者,报纸副刊更宽泛的界定无疑增加了其多维度、多视野的丰富性、广泛性和灵活性,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近读者,增强了阅读亲切感,在读者中寻求到更深的文化认同,以满足其日渐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寻求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契合点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之间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三者都以各自特有的力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从根本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事实和新闻接受者——受众,这两者是决定新闻报道者的活动方式和作用的根本力量。仅从受众角度来说,他们的选择直接体现了报纸媒介产生的社会效益,他们的需求是报纸副刊定位的根据。
站在一定的开放高度审视文化的地域性,要在选题的策划中注意与当前的形势、时令节气、纪念日、节日和正在举办的活动结合起来,找准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契合点,以突出现实感。由于副刊本身的新闻性和时效性相对于正刊要弱,因此反而容易做个性化文章,凸显自己的特色。正因如此,副刊不应拘泥和局限于一种固有的模式。在报业集团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尤其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和定位,解放思想,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办副刊。
经过长期演变的地方文化传承至今,多少还带有点传统的痕迹,这就难免与现代受众的生活习惯有些距离。报纸副刊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加以引导,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倾注人文关怀。具体来说,是要在充分发掘当地固有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把脉时代,寻求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契合点,使其特色更加鲜明。湖州日报副刊将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湖剧文化等地方品牌文化资源,结合当代传承和现代工艺的发展,采写了系列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长篇报道,如《听大茶说“茶经”》《翻阅“丝绸之源”多彩的一页》《巧夺天工的湖州羽毛扇》《让我们留住那段文化记忆》等,并适时展开一些讨论或开辟一些专栏。
(三)副刊栏目应“海纳百川”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也给了一方报纸有力的支持。但是关注本土文化报道的地市报副刊,由于受到所在地域的局限,有时难免遇到题材的“枯竭”,此时就应善于寻找新的新闻视角和时机,使题材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一份地市报发展的基础是立足区域,面向地方读者。体现在风格上,既要注重培植、塑造新的人文精神,也应注重发掘、张扬传统地方性文化。在地方报纸副刊中,最能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栏目,往往是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专栏。
当报纸副刊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变迁的承载者、体现者之时,利用副刊演绎文化的风味,浓墨重彩打造充满地方味的品牌栏目,是报纸在时代竞争中彰显特色的有效手段。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副刊,真正有特色的副刊应该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突出副刊的地方色彩,又以开放的态度办副刊,使二者相辅相成。由于我们身处的时代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交互日益频繁的时代,因此根据读者的需要适当关注本地区之外的文化现象,进一步扩展读者视野,也成为一种可能。
湖州日报副刊曾相继开设过“寻访”、“民间”、“人文沙龙”、“边走边看”等特色栏目。“人文沙龙”栏目邀请数位知名的专家或学者作为访谈对象,从文化历史和现实关照的角度切入,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对某一文化事件进行解读,更具贴近性和亲切感。“寻访”栏目寻找散落民间的草根艺术家,为他们提供一方施展自身才能和挥洒技艺的舞台。“民间”、“边走边看”栏目则着重深挖湖州文化富有积淀的厚重一面,将文化遗产中曾经散落而鲜为人知的事迹娓娓道来,十分耐读。
所谓“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可见报纸副刊的作用非同小可。从报纸版面上“补白性的文字”,发展到随报附送的“附张”[3],最后成为报纸上有刊名、有固定版面的品牌,大体可归功于它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只有同时彰显了这两者,副刊才能焕发出强盛的生命力。
“经济越是全球化,文化越要本土化。”[4]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同。鲜活的地方文化不仅赋予副刊以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留住了越来越多读者。但是对这一地方特色的认同,并不等于拒绝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更新,也不是否定新思想和新的表现手法。在多元文化思潮并行发展的当今世界,坚持与时俱进,将本地文化融入时代大流,是一种必然趋势。从时代精神中获得蓬勃的生命力,将地方特色包含在时代精神之中,两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高度统一。
(一)捕捉变化,敏锐感知时代脉动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不断为地方文化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也为报纸副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话题。这时,报纸副刊应敏锐把握时代的脉动,与新闻连血脉、通经络,才能体现副刊的现实性和时代感。副刊老编辑、作家袁鹰在谈到副刊的基调问题时曾经说:“副刊必须充满时代的声音,必须充满代表着生活中主流的声音。副刊的基调,必须是堂堂正正,热气腾腾。一定要不断地反对那种站在时代激流之外指手画脚的冷言冷语,吞吞吐吐。”[5]只有紧紧拥抱现实生活,反映鲜明的时代精神,才能成就鲜活饱满的副刊。任何背离了时代现实、缺乏生活气息的副刊作品,都是苍白乏味、没有生命力的。
唱响青春之歌,是近年来湖州日报副刊一次充满时代特色的本土化实践。自从1993年湖州日报向社会招聘“小记者”以来,目前累计8 000余名小学生参加过“小记者”这个活动。湖州日报副刊不仅有选择地跟踪报道他们的成长经历,而且不失时机地在副刊版面上开辟《8090》专栏,邀请他们来做“记者”或“编辑”,或者在家乡报上聊思想,说体会。这期间,湖州日报又不断将他们的小说或剧本进行连载,他们的作品也在第一时间让家乡人知晓。2008年和2011年,白烨以及《中国作家》《小说选刊》《芳草》《萌芽》等十余家报刊主编组成了庞大的专家团两次走进湖城,见证了一个年轻活力的文学群落成型——“8090后”文学新锐群。随着《甄嬛传》在国内甚至海外热播,以《甄嬛传》作者吴雪岚等为代表的湖州青春文化更加引人注目,并跨越地域,放大成为一个全国焦点。
(二)内容为王,紧紧拥抱现实生活
数字化时代,网络媒体成为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强劲对手,“读者为王”必然首先要求“内容为王”。为了忠实地传达并记录这个时代的温度,坚持自己的报刊表达,副刊编辑不仅应该同新闻记者一样保持新闻敏感,而且要紧紧拥抱现实生活,迅速捕捉各种社会生活变动的信息,锻炼敏锐的观察反应能力,并从当前预见其发展趋势。
作为新闻纸的一部分,副刊也承载着体现时代精神的使命,不仅与时代脉搏相扣,也要与现实生活相连。新闻是对最新的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对新闻事实后面所透露的精神现象展现人文关怀,则是副刊新闻性的具体表现。饱含新闻价值的副刊作品,对具有时代精神的热点新闻进行了文学艺术化,使阅读有了更高品位,更多愉悦。
反映时代变化的报纸副刊,往往从细微处着手,在个人体验和日常生活中以小见大,写身边人,讲身边事,为读者带去与传统副刊不一样的阅读经验。这些都是副刊在数字化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努力,是副刊感知时代、服务读者、践行副刊本土化的尝试。
[1]陈叙.文艺副刊:徘徊在文艺性与新闻性之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2]罗开富.湖州人文甲天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3]唐黎丽.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与定位变化[J].文学教育,2007(4).
[4]杨柳.找出地方文化的独特感受[J].中国记者,2005(3).
[5]杨丹.更精粹,更主流,更本土——副刊《湘江》的多维度实践[J].新闻战线,2012(4).
On the Strategy of Localization in the Regional Newspapers’Cultural Supplement
SHEN Dan-qing
(Huzhou Daily,Huzhou 313000,China)
Displaying its advantages in reporting local culture is a breakthrough to show the actual strength of a newspaper supplement nowadays.To do it well,we need to explore the sources of the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ve insight into the cultural phenomenon.By focusing on the native culture with an opening prospective,we should find out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modern culture. While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s nature and artistic value of the newspaper supplements,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tent as essence,quantity and quality as advantages by closely foll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ry our best to achieve loc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writing,and writing technique.
regional newspaper;cultural supplement;localization;openness;sense of the times
G216.2
:A
:1009-1734(2014)05-0067-04
[责任编辑陈义报]
2014-03-04
沈丹青,助理记者,从事报纸副刊采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