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忠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在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初见端倪但尚未凸显的形势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以深邃的理论洞察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深入分析了早期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同时指出了科学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从而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作为集经济社会后发展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特点于一身的西部省份,广西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一决定,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建设美丽广西。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广西的特殊区情和生态现状,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认识论和历史观中,均包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论。
第一,在实践观方面,以实践作为切入点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思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著作得到了系统完整的确立。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以人类社会为载体,通过生产实践来调整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在他们看来,虽然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存在的客体,但是,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最基础的联系,人通过生产实践在自然中刻下自身的烙印,不断改造自然界,从而赋予了自然“属人的本质”。
第二,在方法论方面,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恩格斯强调: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当遵循自然法则。恩格斯还警告人类,“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计划,只能带来灾难。”[1]251而且这种灾难需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成本才能修复自然使之回到曾经的状态。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111
第三,在历史观方面,认为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均为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人类是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期进化与发展而来。人类社会和人类一样,也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所以人类社会无疑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也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3]123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人和自然的这种统一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且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中介来完成的。
在肯定资本主义文明的同时,马克思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诸多弊端进行了深刻批判。他认为,资本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力,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只求巨额利润,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无情破坏,从而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马克思还从几个方面阐述了造成危机的原因。
一是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也是自然资源不断被损耗的过程。恩格斯指出:“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过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这样的情况。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游浅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4]365工业革命既加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程度。
二是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家往往无视环境和自然的承载力,不惜代价来追逐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想见,作为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家尚且不关心生态环境问题,那么连基本物质保障都得不到满足的工人阶级就更没有精力去关注生态环境。此外,当时的政府同样没有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为后来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埋下了伏笔。
三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存在缺陷。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不再是为了追求使用价值而是价值。正是由于对价值无止境的追求,生产呈无限扩大的趋势,人对自然的作用也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发展,最终导致近代资源的快速枯竭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此外,周期性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造成了自然资源被大量浪费。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通过社会变革,从根本上变革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因为,尽管有些资本家有时出于长远利益考虑,也会采取一些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工人工作条件的措施,但这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人从私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才能获得自由劳动的资格,也才能恢复人与自然界的正常关系。
在如何减少对生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极具前瞻性和系统性。前瞻性主要体现在:在生态环境问题未引起人类的广泛关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还指出了如何解决生态问题的具体路径。例如,在工业改革这一问题上,他们强调应当通过改变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降低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科技手段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在农业改革方面,他们也主张通过运用科技“变废为宝”,提高粮食产量,弥补土地肥力“新陈代谢”的断裂等。这些思想虽是一个半世纪前提出来的,但对今天治理环境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系统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并非孤立和偶然,相反,这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民素质、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等各种因素。因此,解决生态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首先要在全社会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同时,如前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强调:要想科学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仅靠提高认识是不够的,应该要通过实现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来改变社会状况。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这主要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对于力争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广西来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发挥地区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山清水秀但贫困落后不行,殷实小康但环境恶化也不行,只有把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永续发展。因此,广西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已经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特殊因素,现在的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如何构建适合广西区情的科学发展模式成为一个新时代课题。广西历史上拥有“山清水秀,海碧天蓝,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品牌优势,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因此,走生态立区、绿色崛起之路,建设生态广西,这是吸引外资和生态改善的良好开端。应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其他方面实现良性发展。因此,生态广西建设并非只是单纯地解决地区环境保护问题,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态建设,这不仅能取得更大的生态环境效益,更能不断增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这一目标和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发达地区相比,广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对较慢,但与其他西部省份一样,广西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同样较弱,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过度开发、粗放利用,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发生的龙江镉污染环境、贺江污染等重大环境事件尤其引发了人们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思考。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当然也应在发展中来解决。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实现资源的持续和优化利用,有效解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约束趋紧之势,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追赶发达省份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前提和条件。
广西是公认的旅游资源大区,拥有例如桂林山水、巴马长寿之乡等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生态资源,是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目前,规模日益扩大的广西旅游业已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一些自然景观被破坏后,尽管花巨资进行了修复,但已难以回到原有形态。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最大限度保留广西旅游景区的原有特色,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对已出现环境问题的景区加大保护和治理的力度,从而实现广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做到科学化、持续化,推动自然生态环境永续良性发展,才能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全面提高广西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当前,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后发展地区,广西正处于追赶跨越,并力争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一旦人类的生产开发活动违反了自然规律或是超出了自然的承载能力,自然就不能为地区的发展提供动力,相反,还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广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认真处理好经济、环境、资源和人口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控制资源消耗,逐渐改变不合时宜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的排放,发展循环经济,使地区产业格局更加符合“美丽广西”建设的要求,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即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发达、人与自然和谐。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质是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这种认识转化成一种理念,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全社会形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最终体现为全社会愿意成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践行者,这是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正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现在的环境质量感到不满且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公众参与环保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强。但应当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相比,广西公众关注和参与环保程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从质和量两个层面还显得相对不足。调查发现,由于文化素质不高以及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较多的公众对于环境问题认识比较模糊,环境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并且认为环境问题仅仅属于政府责任。此外,各级政府自觉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重经济、轻环保,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地方政绩观依然在一定范围存在。因此,加强公众生态文明教育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政府、企业、学校和社区等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和投入,建立系统、完整的公众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让公众真正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让“生态文明”、“美丽广西”等观念深入人心。目前正在全区开展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正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主认为,人口是人类活动的主休和直接表现形式,能否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变动规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从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这一角度看,人口的剧增往往会造成掠夺式开发,从而导致环境资源的不断退化;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看,资源环境的持续性发展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包括是否具有的发展理念,是否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是否掌握更多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技术等。
2010年,由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完成的《广西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广西经济社会发面临人口发展严峻挑战和压力,主要体现在人口总量将持续惯性增长;人口素质总体偏低;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布局不协调;性别比居高不下、老龄化加速,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到本世纪上半叶,广西将迎来总人口、劳动人口、育龄人口规模“三大高峰”,人口发展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与地区环境资源的承载力极其不适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以及资源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因此,必须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这一观点出发,合理规划地区人口发展战略,正确正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规律。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在资源环境条件上的优势和劣势,持续改善人口分布结构,逐步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合理分布,以缓解部分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有针对性地调整人口产业和部门结构,实现人口的跨产业、跨部门流动,使人口尽快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利用高科技可以有效治理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想更好地支配自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长期以来,与发达省份相比,广西的科技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这不仅导致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污染加重,而且难以形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应当逐步完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要完成这一转变,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首先,要加大发展绿色生产技术的力度,推广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高新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第二,加快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技术,力争创造出更多更环保的替代品,以缓解资源短缺形势。第三,要下大力气加快企业节能减耗的变革进程,淘汰那些技术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只有逐渐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广西才能顺利完成经济赶超跨越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后果有着清醒认识,在提出解决生态危机具体路径的同时,始终强调人类绝对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与发达省份相比,由于广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起步较晚,相对于保护环境而言发展经济更为迫切。但是,综观资本主义国家和发达省份走过的发展道路,应当认识到,我们再也不能无视那些已成事实的生态环境恶化现状,而是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治理生态环境。同时,治理与保护应有机结合起来,严格加强资源管理,加大实施环境保护工程的力度,这不仅能够使当代人受益,而且也将能为后代人的永续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