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与行政之间:教师与官员的“两栖化”问题研究

2014-04-08 18:29管永章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身份官员利益

管永章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 276826)

在教育与行政之间:教师与官员的“两栖化”问题研究

管永章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 276826)

教师与官员的“两栖化”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动机,探讨这一现象对教育和行政领域甚至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而引导教师和官员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将对教育和行政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师;官员;“两栖化”

教师与官员的“两栖化”,或者教师与官员身份的两栖,并不是放弃一种角色向另一种角色的彻底转变;相反,它是双重角色的兼任。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动机,探讨这一现象对教育和行政领域甚至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而引导教师和官员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将对教育和行政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和官员的“两栖化”:双重角色的实现

(一)教师与准公务员身份的两栖:由教育领域向行政领域介入

准公务员身份与公务员身份是有区别的,“准公务员”是事业编制但参考公务员管理,这是最本质的区别。在我国,各级政协机关的政协委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再加上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皆属于准公务员身份的范畴。在教育领域,一种现象屡见不鲜:经民主协商,某大学的某位老师担任某市新一届政协委员或是某市委员会委员等。这样在职教师特别是高校在职教师就实现了向行政领域的跃进。这种现象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教师单纯教书育人的境况,实现了教师与准公务员身份双重角色的两栖。此外,在高校内部“大批高学历者及学术带头人按照许多高校的要求及他们自身的主观愿望,纷纷步入校级管理层。这边以学者自居,那边又以校级领导干部身份出现,被广大教职员工称之为‘两栖化生存现象’”[1]。

(二)官员与教师身份的两栖:由行政领域向教育领域渗透

近年来,在任党政官员到高校兼职的现象日益普遍。在任党政官员或是以兼职教授、硕导、博导的身份出现在各大高校,官员不再仅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拥有了另一种身份。不论是兼职教授还是其他,种种迹象显示,官员由行政领域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两栖化”现象: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自从教师与官员“两栖化”现象出现以来,其便以一种渐行渐广的趋势逐渐蔓延,成为学者和政界人士探讨的热点与焦点,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引发这一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涉及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二、教师和官员的“两栖化”:双重影响的突显

(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冲击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课程安排、课时设置来进行,并要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教师一旦兼任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其课程安排等都要随之调整,正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教师分身乏术,双重身份带来的两种工作并不能有效兼顾,势必影响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效完成,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两栖化生存’意识的泛滥以及由此引起的高校价值观念与取向的偏离,侵蚀了高校学术这一方净土,冲击了学人的学术文化精神,降低了高校党组织和干部的威信,影响和冲击高校教学、科研工作。”[1]

(二)官僚主义向高校渗透

虽然现任党政官员有相应的学历,或者原本就是学者出身甚至是优秀学者,但进入政界之后,他们大多公务繁忙,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心思去教育和指导学生。学生不能经常同其官员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此外,有一些在高校兼职的在任党政官员还会把官僚主义作风带到高校,给学校学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三)学校内部及学校间的不平等竞争加剧

现任党政官员向学校介入,打破了学校人事制度安排格局。官员到学校兼职以后,会从学校内部获得一份优厚的报酬,这就引发了新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官员到高校兼职不仅在无形中让一些优秀的求职者无职可求,而且让学校内部专职教师失去了担任硕导、博导的机会,加剧了学校内部的不公平竞争。对于高校而言,学术水平和师资力量才是高校竞争力的体现。官员在学校兼职,因其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会扩大所在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在有官员兼职的学校和没有官员兼职的学校之间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竞争。

三、两栖化存在的动力机制:文化心理与利益分析

(一)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

官本位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取向,是指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把做官、升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教师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之后,随着其声名远扬,其对出仕的欲望也在不断的增长。教师一旦步入行政这个大舞台,获得的不仅是名声远扬,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教师这一阶层对官位和权力的需求。在教师与准公务员身份两栖、双重角色实现的过程中,教师不但满足了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可谓是名利双收,这成为推动这一现象的动力机制之一。

(二)“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观念误导

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及高校中“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影响着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1]今天,传统思想依旧影响着教师的行为选择。《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2]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其实,我们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都逃脱不了断章取义之嫌。学与仕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将两者联系起来理解,才能真正会其意。这句话并非告诉我们学问做好了就能做官,官做好了就可以做学问,而是告诫我们学无止境,让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过分追逐名利

“学校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可能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大众调集各种资本构筑可能的利益,教师个体藉由合法身份争夺可能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学校场域呈现为复杂的‘权力-利益’结构。”[3]在这样的结构中,教师群体不会太在意其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教书育人不再是其第一要务。他们已经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学校的科学发展割裂开来。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相比较而言,教师群体更专注于尽可能地获得名誉以及利益。

四、专业化诉求与利益规范:“两栖化”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破除官本位思想对人的主导

破除官本位的思想,首先要靠教育。心灵的革命才是最彻底的革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法宝。”对于个体来讲,只有解放思想,破除陈旧思想对自身的束缚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进行先进思想的理论宣传教育,让新思想取代旧思想,引导教师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与做事的关系,淡薄个人名利得失,把献身教育的事业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其次,要健全教师工作机制,营造破除官本位思想的制度环境,使广大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干好教育事业。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教师可以通过在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利益观

首先要尊重和满足教师的正当利益诉求。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可见,利益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因此,要想教师在教育领域稳定工作,就需要政府不断出台倾向于教师的政策法规,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报酬。同时,要正确看待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正当利益诉求。其次要优化学校环境。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是学校稳定教师的关键。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改善学校小环境,从满足教师的客观需要出发,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法,让教师在物质上感到富足,在精神上感受愉悦。此外,学校要为教师的学术科研创造自由的空间,鼓励教师一心一意搞教育、做科研,使全校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严格把好官员兼职高校的“入口关”

严格把好官员兼职高校的“入口关”,严禁没有学术经历、学术水平较低、不了解高校教育发展规律的在任党政官员兼职高校。高校在教授聘任制上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优先聘任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贡献的专职教授,避免高校兼职“追官”现象的发生。

总之,教师与官员“两栖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行政领域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要保证学界与政界交流畅通的同时,还要在学者和官员的身份转化过程中设置“防火墙”,“把学术交给学术,把政治交给政治”,更好地推动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1] 刘鸿亮.透析高校教师“两栖化”生存现象[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 张葆全.论语通译[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 常亚慧.“权力-利益”结构中的教师[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责任编辑:教 成

G472.3

A

1671-8275(2014)01-0010-02

2013-11-28

管永章(1987-),男,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身份官员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