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管理运行模式探讨

2014-04-08 16:39自俊青李智峰范孟然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分析测试仪器设备实验室

罗 琴,自俊青,李智峰,范孟然,李 娇

(大理学院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云南 大理 671003)

随着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各地方高校不断加强仪器设备的规划建设,政府财政不断加大了对地方高校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的投入,学校拥有的大型通用精密仪器设备不断增加。2002年,大理学院10万元以上的大型通用仪器设备为8台件,设备价值为170万元;2012年为87台件,设备价值为2 500万元。这些设备分散在校属各二级学院及研究所,不仅存在使用率低、共享意识低,还存在各二级学院(研究所)重复购置、浪费资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跨部门、跨学科的教学、科研合作,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各地方高校也纷纷在适当的时机成立分析测试中心。大理学院从2009年开始筹备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探索建设、运行模式,并于2012年正式成立了校级分析测试中心。现结合大理学院的情况,探讨地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建设、运行、管理模式。

1 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的定位及必要性

1.1 分析测试中心的定位

地方高校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2500多所)。这些高校中的部分高校办学时间短,是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地方部分本专科院校合并组建而成。这些高校主要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首先,这类地方高校在成立分析测试中心时,应以整合资源来提高教学的综合实力、培养综合性强的人才为优先。其次,随着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仪器设备等支撑硬件的提升,高校的科研这一职能也将逐渐凸显出来,要求分析测试中心不仅要为教学服务,同时还要为科研提供相应的条件。再次,随着新建分析测试中心的成熟和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将发挥出来。因此,地方高校在建设分析测试中心之初应慎重考虑学校自身发展的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来建立满足学校要求的分析测试中心。

1.2 分析测试中心建立的必要性

1.2.1 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

通过建立分析测试中心,整合分散在校内各学院、各部门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达到物尽所需、物尽其用。分析测试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能够为实践教学、训练提供充足的条件,为学校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提供基础,为学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条件。此外,通过分析测试中心可以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在避免重复购置、提高资金效率的同时,合理规划各功能实验,提高各功能实验室的专业程度和水平。

1.2.2 搭建平台,促进学校学科的发展

地方高校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发展,学科建设要求不断增强,硕士点、博士点建设逐渐增多,这就需要学校有省部级、国家级等重大课题,要求学校具有大量的在国内和国际上有重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分析测试中心无疑在为学校申报重大课题、开展课题提供硬件支撑条件方面具有优势。

1.2.3 建立渠道,加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

通过分析测试中心平台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对分析测试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地方企业自身创新实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分析测试中心的平台与学校的合作,其自身的研发及检测实力得到增强,企业的技术力量得到提高,企业研发成本降低。因此,通过分析测试中心的共享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充分为地方社会建设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 分析测试中心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2.1 分析测试中心建设模式

大理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之初面临仪器设备分散、实验教师分散、实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经费限制等实际问题。因此,我校不能单纯地效仿一些重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的模式,如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该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学校直属的部门,拥有专属场地、仪器设备专人管理,拥有独立的实验教师队伍,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对于地方院校而言,采用中心由学校所属、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这种模式更为可行,这种模式把教学科研和仪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2]。分析测试中心挂靠在学校的职能管理部门,以各二级学院原有实验教师队伍和仪器设备为依托进行建设。这样便于教师使用仪器、开发仪器功能和发挥仪器效益;职能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建设、设备维护,保证中心有充足的建设、维护经费。同时,依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加强学科型大型仪器设备的建设,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在学科发展的同时,保障相关实验人员的职称评定,有利于中心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提高中心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2.1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1)建立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是档案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等。档案管理包括购买前的资料(如可行性论证报告、招标文件、购买合同、进口设备的免税申请等)、技术资料(如说明书、验收报告等)、运行记录资料(如日常运行情况、故障情况、保养和维修情况等)等一系列资料。建立有效的设备使用和维护机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预约使用办法、对外开展测试服务办法、日常保养维修办法、测试收费办法、设备购置申请和论证、设备验收办法、中心开放实验室办法等。对于新建分析测试中心,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仪器设备的更新、保养、维护、使用等各方面的办法,才能保障中心的健康运转。

2.2.2 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机制

分析测试中心人员的水平必然影响中心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员管理机制,加强中心队伍的建设。首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在工作量考核上,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能完全等同于学校一般的实验室人员,应充分考虑分析测试中心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政策。此外,在职称评定方面,应多给中心人员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3]。其次,加强中心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除了学校引进人才外,还应为在岗人员创造一些短期或是长期的校内外培养活动,鼓励他们多参加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多与同行进行业务技术交流[4]。再次,鼓励在中心形成学术科研团队,积极申请校内外科研课题,积极联系地方企业进行科研合作,通过这一途径提高中心人员的水平及仪器设备的应用水平。

2.2.3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1)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就要建立检查考核与奖励机制。检查考核是保障仪器设备有效、正常使用,促进设备责任人推进仪器设备共享的一种有效手段。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每年都会按照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和《大理学院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效益检查考核办法》(大院资发〔2012〕5号)进行年中的检查和年终的考核。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设备会提出调整、调拨等意见建议;考核优秀的设备责任人和集体会得到奖励。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大型贵重精密设备维修专项基金,支撑大型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2)建立预约与共享机制。为了使中心高效地运转,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设备查询、预约、审批、使用机制[5]。对于校内预约用机者,需经过中心的培训并获得“使用资格证”,没有获得“使用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上机操作。获得“使用资格证”的教师或学生必须填写并提交大型仪器设备使用预约表,并通过管理部门和设备责任人的同意后方可上机使用。使用时必须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做好使用记录。校外检测为有偿使用,提交申请并获得同意后,由中心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

3)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基金制度。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工作,更好地为全校教学、科研服务,设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基金,作为运行及维修保障经费,支持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共享基金来源有:(1)学校每年拨付专项经费(单价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总值中的3);(2)学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对外开放的服务收入部分按学校规定以一定比例作为共享基金;(3)仪器设备厂商赞助或其他途径的收入部分。共享基金作为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凡我校承担教学、各类立项的科研项目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均可提出基金申请。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可通过导师提出申请。

4)建立仪器设备的有偿使用制度。大理学院制定了《大理学院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实行有偿服务、科学定价、统一收费、合理分配。鼓励学校各单位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外服务,逐步实现以机养机。

5)建立科研支撑教学机制。“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两者是学校工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6]。只有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和提高科研工作,才能为教学不断注入新内容,才能不断深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分析测试中心为依托,鼓励开展科研工作,提高中心的活力,促进中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 分析测试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3.1 开展计量认证,促进分析测试中心可持续发展

计量认证是国家对检测实验室具备检测能力和资质的承认,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向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的剂量检定和测试的能力、可靠性和公正性所进行的考核和证明。国内高校测试中心多年来通过开展“计量认证”,提升了测试管理水平、知名度和竞争力,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法律意识,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改革[7]。地方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在建设之初可能各方面条件还比较薄弱,通过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努力使自身水平与国家、国际水平接轨,才能够使中心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2 转变观念,多种途径促进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

分析测试中心的建立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中心必须不断地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才能实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校校、校企多种联合合作模式,提高分析测试中心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中心的良性发展[8]。

4 结束语

地方高校建立分析测试中心是一种发展的要求,因为受到学科水平、教师水平、科研水平、经费等的限制,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模式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发展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1]吕彤.地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定位于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2):8-11.

[2]张家栋,李晓林,郭万喜.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体制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01-103.

[3]朱健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1-83.

[4]黄珺.浅析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28-529.

[5]张明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优化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91-94.

[6]徐杰,薛长湖,林洪,等.高校院级分析测试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58-160.

[7]李景奇.我国大学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3):1-5.

[8]冯建跃.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仪器,2005(1):48-51.

猜你喜欢
分析测试仪器设备实验室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简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的分析测试与可信防御研究
关于分析测试中心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思考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