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耕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当前,国人内心交织着文化错位、认同感匮乏的危机,浮现出价值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的倾向,并伴随着心态上的失衡、焦虑和迷茫。文化的使命之一在于化解人们精神的困顿,时代已对文化提出了迫切的发展要求,文化理应对此做出回应。文化自觉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亟需自觉。对于文化自觉命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哲学的审视和反思,以澄明其内涵意蕴,将其由文化观念转变为切实的文化实践。
叶朗指出,国内现实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之间失去平衡”[1]。剖析失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资本对市场拓展的内在需求使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民族的自我封闭日益成为不可能。在文化封闭的状态下,人的价值和信念系统是完整的,但当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的交往不断涌入时,个体生活的统一性、完整性和价值观的确定性极易被打碎,精神生活极易出现断裂和混乱的现象。特别是现代思潮中颇有影响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拒绝任何绝对性和确定性,给个体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危机和迷茫。二是国内社会转型导致观念转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日渐深入,原有社会发展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新旧文化同时存在,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流变化和断裂化的现象。新文化亟需确定而未确定,处于这个时期的人们在观念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选择的彷徨、焦虑和犹豫。三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必同步前进。人作为一种存在,首先需要满足物质需求,其次是精神上的需求。相对于物质条件,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且因人而异。所谓快乐感、幸福感,乃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是人在情感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它直接取决于主体的精神系统是否平衡、优化,是否达到和保持一种最佳状态。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精神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不能化解,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再大的权力,也会没有支柱,没有寄托,没有方向感。
化解侵蚀国人心灵的精神危机,本是文化应予发挥的功能。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2]。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然而,不得不承认目前的文化还不能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文化亟需重构。文化自觉是文化重构的前提,没有自觉的重构将没有方向、依托和取舍。鉴于当今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对于文化自觉,不仅要对现实文化现象予以反思,也应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予以学理的审视和诠释。
目前学界对“文化自觉”的讨论主要是以费孝通先生对其的概念界定为起点。费孝通先生曾从社会学的角度于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随后将其解释为一种文化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讲,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表现”[3]。
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概念的界定首先是对文化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自觉”原本属心理学范畴,与“自在”相对。“自在”是一种自然、不自明或未经主体审视过的状态。“自觉”则更为清晰明确、主动。从费孝通先生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文化达到自明状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认识,二是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的认识,三是意识到自身文化发展的背景是全球多元文化共存,为了文化的发展,采取“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文化自觉无论是对本民族文化、他者文化还是对文化发展及其环境等问题的认识,都属于对文化的认知。文化自身的属性、本质、价值和目的限制着文化自觉的意蕴。因此,对文化自觉命题的深入挖掘离不开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需先对文化的概念予以把握。
知识界对文化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不同的见解。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一种精神生产,是人的一种活动。由于“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4],而劳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56,那么,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其本质同样是实践。文化就是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日趋丰富的认知系统和价值系统。文化记录和反映的是人们实践的历史,是历史文明的积淀。人们透过文化,不仅可以鉴往知来,更能谋得当前安身立命的依归。文化是人们不可选择、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有着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生产生活甚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马克思在论述文化(精神生产)时是将其放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背景中去研究,认为文化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向相一致,文化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因此,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文化体现着人改造世界的能力,文化的发展是不断主体化的过程,体现着人自由的扩充。
通过上文对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以推出,文化自觉不但是对文化发展过程的一种描述,还具有以下特性:
文化自觉的认知性。这种认知既包括对自我文化的认知,也包括对他者文化的认知;既是局部的认知,也是整体的认知;既有静态的认知,又有动态的认知。自我和他者是相对的概念,没有他者就无所谓自我。正是他者与自我的不同,证实了自我的存在。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不可避免。如果把全球文化看成一个整体,本土文化只是众多中的一元。在充满自我和他者的张力下,文化自觉既要对自身文化认知,也要对他者文化、全球文化有所认知。这种认知既是对不同文化现状的静态认知,也应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过程,包括对自身文化、世界文化发展历史的认知。只有在对文化发展规律有所把握的前提下,才能对文化发展前景做出动态预测,才能对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有充分的认识。总的来说,文化自觉是对文化、文化发展和发展文化的认知。
文化自觉的实践性。文化的内涵、本质、价值、发展目的均与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践孕育着文化,文化在实践中传承、发展,并影响和指导着实践。文化离不开发展,如果没有发展,文化就会僵死、枯竭,人类也将无所谓文明可言。而文化只有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的主体化,才能不断的发展,否则只是作为静止的客体而存在。文化的内涵、本质和发展诉求意味着文化自觉不应仅仅是一种文化观念,也应是一种发展文化的实践观。人在具备某种自觉后,往往会由心理意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文化自觉认知层面中对发展文化的认知就暗含着文化实践的内在冲动和诉求。当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和把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精神上的支撑引发对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进而产生文化实践行为,自觉传承文化。
文化自觉的大众性。文化自觉的大众性有两方面所指,一是文化自觉是涵盖民众个体的实践活动,二是文化自觉体现在民众普通日常生活中的觉醒。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这意味着人类文化若想发展到最高阶段,除了不能脱离历史生产力等条件的限制,也不能脱离个体的文化进步。个体是民族形成的单位,只有个体文化的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推动人类整体文化质素的提高。只有立足于个体文化意识的觉醒,才能完成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才能形成一种发展文化的昂扬向上的力量。文化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传承,而生活是由吃、喝、住、穿这些日常琐屑构成。这意味着对文化自觉的研究应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对文化自觉意识的普及和推广也应从民众的日常生活着手。只有当民众认识到文化自觉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时,民众才会认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成为民众普遍接受、认同和具备的主体意识,才会自觉推动文化发展。
结合对文化自觉的意蕴分析,反思当前文化的现状,会发现在实际的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偏颇:一是对文化自觉的论说多是从对意识形态、政治管理、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宏观层面上叙说,缺乏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的微观层面叙说。二是多关注文化自觉的观念层面,多从学理、新闻舆论导向方面谈文化自觉,忽略了文化自觉的实践层面。针对此偏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践行以图实现文化自觉:
在全球多元文化冲击产生价值分裂、认同感消减的情况下,若要文化自觉,选择正确的文化指导思想十分关键。目前文化界有意识形态淡化、弱化的现象,试图以多元思想代替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认为如此才能使文化繁荣发展,这是不理解文化性质的表现。文化是它所处的社会制度的反映,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取向,都不能摆脱孕育它的意识形态,淡化意识形态或去政治化倾向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苏前联作家曾多次获得西方设置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不可能存在无缘无故的认同,这为前苏联解体埋下了思想伏笔。前苏联的文化形态是前车之鉴,必须对国内某些“80 后”、“90 后”知名作家的去意识形态化写作保持足够的警觉。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样发展是不同的概念。多元是指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多样是指在一元文化指导下的文化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自觉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的精神,思想资源的借鉴可以是多元的,但立场必须是一元的,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以往对文化自觉的研究,多重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而忽视其文化意义,更忽视其哲学思想的意义和作用。实际上,哲学和文化的结合有其内在的学理根据。真正的哲学需在现实的文化活动中得以体现,文化发展若想实现自觉也需要哲学的指引。不同的哲学思维会对文化有不同的认识,得出不同的文化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单纯的哲学反思,更是对现实的真切反思,其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使它积极回应现实中的文化问题,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包容的学说,本身就注重吸取不同文化的合理因素。指导地位的一元并不意味着文化是唯一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只有一种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是取舍、发展文化的立场、标准和价值取向,坚持其一元指导并不妨碍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不是反对向西方学习,而是反对在没有基本理论素养和立场的情况下,以发展“现代化”的名义无批判地接受西方理念。应将马克思主义转变成理论武器和方法,认识到各种文化界限的相对性和变易性,在有所坚守中批判吸收他者文化。
提到传统,人们多会想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方针,可正确对待传统并不容易实行。即使是“五四”时期受传统文化熏陶并对传统文化有切实感受的传统文化批判者,也受时代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持过于苛刻的理性态度,更遑论在知识上还是生活上都难真切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现代人。如今的知识精英要么过于美化传统使人对封建社会产生虚妄的认识,要么盲目自大贬低传统,把“传统”与既往、守旧联系在一起,认为传统是一种消失的存在,与“现代”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在资本文化的强势传播中突破重围?如何在不断碎片化、断裂化、虚无化的倾向以及对传统宏大叙事的声讨中完画传统文化的清晰图景?正确解读、发掘和激发传统是关键。其实,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其丰富。“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与承袭;“统”,是“传”的精神的链条、活力和方向。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的前后承传相继,是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和精神活力,是在历史过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生活主题和生存方式。意大利学者巴蒂斯塔·莫迪恩就认为,历史与人紧密联系,传统是生命的一部分,决定着人的视角、预测以及思考和行动的方式[6]。传统发源于过去,却永恒地关切现在和指向未来。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当代中国文化的构建,不能是一种无根的凭空生造,应是一种对于传统精神观念的再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是正确对待他者文化、发展本国文化的前提。伴随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他者文化会对本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渐渐与本国文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今日文化中的精华也会成为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精神血脉中的一源。传统在时间上不断延伸,在空间上不断丰富,正是这种流变,才使传统作为“活”的存在而延续下去,才体现出文化的厚重、继承和发展。
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社会的认可程度和普及程度决定着文化的命运。从国内看,现今文化虚无主义的抬头、封建残余思想的沉渣泛起、对马克思主义不同程度的怀疑和诋毁表明文化自觉的认知普及还需深入,对大众文化的营建尚需加强。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交往带动下的文化交流和影响虽然是双向的,但我国文化对外输出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古代文明为主,缺少现代特色,容易给人一种文明断裂之感,似乎中国可以对外交流的只有古代文明,现代文明是缺失的,或现代文明存在与世界交流的障碍;二是以汉语传播和饮食、服装、工艺品等文化艺术品传播为主,缺乏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核宣传,更缺乏有关中国道路思想的文化传播。现有传播已渐渐不能满足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求,无疑制约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使我国在文化的双向交流中处于劣势。鉴于此现状,我国的文化宣传一方面要坚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世界化,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相互学习、对话、渗透和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国现代特色的文化宣传。文化宣传应从国内文化建设入手。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具备自觉的文化意识后,那种精神的和谐、安定、自信会由内而外的散发并感染周围的人,而且,对文化的自觉会产生传播的信念、明确传播的内容。对于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应扭转当前的策略而侧重它温情感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对人类命运的深沉关怀,是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是对不公平现象的深刻痛诉,是为了人类摆脱工业社会的异化状态向本真状态的复归,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种自由并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自由,因为人类在物质方面永远不会满足,欲望总会高出物质条件的发展,而且在无限的自然面前,人类不能超越自然的最终限制,人类永远有达不到的目标。自由还包括精神的自由,即德性、精神境界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命运关切和精神关照理应被广泛传播,也自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信仰。
坚持在实践中发展文化。严格地说,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是文化实践,文化活动既有观念的活动,也有实践的活动。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和现代、民族和世界、自我和他者、本国与他国等诸对关系,只有依托现实的文化实践才能够得以妥善解决。以往我们多看到文化作为观念的一面,其实,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文化观念转化为实践的活动,比如艺术观念、道德观念转化成艺术工艺品、道德践履。市场经济下,由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普遍追求,文化观念如果仅仅是一种观念而不能转变为现实经济效益的话,就会被人们忽视,这也是造成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文化观念若想对现实产生实际的影响,成为一种软实力来推动国家或是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文化产业化。文化产业发展既要注重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又要注重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效益,两者不可偏废。如果不关注市场需求,就可能会失去大众阵地,不能及时有效地解答民众关注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因为不符合大众需求而有损商业利润,这又会反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但若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由于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和独立性,民众的需求不一定是对先进文化的需求,也有可能是低俗、腐朽、消极的文化消费,那么,文化发展将失去其社会效益的一面,丧失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因此,知识分子作为推动文化自觉实现的重要主体,既不能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不可否认文化在生产、交流、消费中的商品性一面;又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播真理,尽可能地扩大先进文化在民众中的传播范围和深度,从而占领市场,提升先进文化在市场中的比重。若想占领市场、扩大文化受众群就必须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这里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吃、喝、住、穿这些文化的形式层面,而是对人们的生活做一批判和拷问,是对符合现代化发展之路的生活方式进行探讨。作为反映当代精神风貌的马克思主义,更应针对民众普遍关注的文化问题予以回应,把握住文化引导的话语权和精神指导的战略高地,发挥自身的文化感召力,深入到民众的精神信仰层面,让民众认识到文化自觉既不是盲目地追随西方文化思潮,也不是毫无批判的文化复古,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回归。
由于文化自觉的实现与个体的文化自觉紧密相关,个体在文化发展上有先后、高低之分,文化自觉成为民众的普遍意识并非易事。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应怀有更多的激情投身于文化建设之中。文化自觉关乎个人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慎重而积极地对待。近年社会上兴起新一轮的“文化热”,这对文化繁荣有促进的一面,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从文化自觉谈社会发展时,就有必要对泛用文化自觉的现象持警戒的态度。尽管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以文化作为支撑,但文化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系统,正常的社会运行需要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协调,单凭文化不能使社会发展、国家强盛。还原文化在生活中应有的位置,才能发挥文化自觉应有的功效。
[1]叶朗.“照着讲”和“接着讲”[N].人民日报,2013-03-21(7).
[2]吴迪,黄琭璐.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家软实力建设及其建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4.
[3]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思想战线,2001(6):1-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段素革,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