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国石化“十条龙”重点攻关项目、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双氧水制环氧丙烷装置在岳阳市长岭炼化建成。项目设计产能10万吨/年,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创造销售收入超11亿元。
环氧丙烷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纺织、日化等行业,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双氧水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丙烷是一种新兴的清洁生产工艺,与氯醇法等传统工艺比较,具有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基本无工业污水排放。在外国少数公司实行技术垄断、引进难度极大的情况下,长岭炼化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合作,成功自主开发出这一工艺,打破了国外对这一绿色环保技术的垄断。目前,环氧丙烷装置已全面转入开工准备阶段,长岭炼化全面推行进度日报、痕迹管理,加紧施工尾项协调处理,力保装置开工安全平稳一次成功。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引进一项新的垃圾处理技术,通过新型等离子垃圾焚烧炉及其配套设备处理生活垃圾、医药垃圾、工业垃圾、含毒废料等。这种新型等离子垃圾焚烧炉可长时间不间断地燃烧,燃烧温度达到3000~5000℃。在此高温下,垃圾成分分子链解体,形成高温的合成气体,萃取后可形成一系列化工产品,且所有设备封闭运行,没有烟囱,无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垃圾分类的依存度也不高。
与传统的垃圾焚烧技术相比,高温燃烧产生的热量导致更大的发电量,同时分子链高温下解体而产生的合成气还能被精炼出各种经济价值更高的化工产品,经济利益更显著。
7月6日,由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4-丁二醇(BDO)项目,实现了甲醛车间投料试生产,并产出合格甲醛产品。甲醛项目试生产后,其他项目也将相继试生产。这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BDO及下游深加工产品开发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主导和基础产业、下游精细化工产业、煤焦化及下游深加工产业和“三废”综合利用产业四大板块16个子项目。该项目引进美国英威达先进技术利用炔醛法生产1,4-丁二醇,实现煤化工和氯碱化工融合互促,通过产业链间的低碳循环,让煤炭和石灰石等资源身价倍增。
目前该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4×50MW背压机组项目和72万吨电石项目分别完成了设备安装进度的99%、81%和89%,进入到最后的打压、试漏、吹扫阶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消化10万吨原煤,产值可实现6.72亿元,是原煤的20多倍,并可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4月下旬,中机联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九家单位共同承担的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起重机低速重载回转机构状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
该项目研制了6通道起重机低速回转机构声发射检测专用仪器,采用外触发光电传感器精确控制声发射信号的采集,以实现精确的整圈信号特征对比分析;仪器单个通道能实时采集并记录100 s的声发射波形信号,信号丢失率不超过0.6%。
通过回转机构内圈、外圈和滚柱声发射信号累计能量的特征分析,实现了回转机构的故障判断;通过特征点的波形信号频谱分析,利用小波能谱系数分布特征准确识别出回转机构的内圈、外圈或滚柱故障。
根据线性定位原理建立了起重机回转机构的缺陷定位方法,并利用平滑为Wigner-ville分布对时差进行修正,模拟试验证明,利用修正时差进行定位,可提高定位精度。
利用回转机构整圈声发射信号的包络分析,结合回转机构故障振动的理论特征频率,提高了起重机低速重载回转机构的故障识别率。
制订了《起重机械回转机构声发射状态监测及结果评价方法》国家标准(草案),并在全国多家企业进行了示范应用。
6月27日,为世界最大吨位取料机配套的外径11m轴承在瓦轴集团研制成功顺利下线,通过了国外客户验收,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推力球轴承应用在大型堆取料机上。
14 400 t/h取料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取料机,配套的超大型轴承为剖分推力球轴承,瓦轴集团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和制造能力,在设计、工艺制造上实现了许多创新和突破,填补了国内工艺、制造与检测空白,在中国轴承行业率先掌握了超大型轴承的核心技术,创造了12项中国第一:第一套国内最大尺寸推力球轴承;采用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密封结构,实现轴承工作中的有效排削能力;国内首次在大型堆取料机轴承上应用卸荷技术;在国内轴承研发中首次应用轴承磨损失效设计技术;轴承搭载磨损监测机构;国内第一次生产直径250 mm、每粒重达65公斤的高精度钢球等,行业相关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14年6月,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井下智能综采成套装备的核心设备--智能型电牵引采煤机。该采煤机功率2660 kW,可实现煤岩识别、远程集中控制等现代化智能功能。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向最终实现无人采煤工作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该装备已经完成样机试制,并在太重煤机工业园进行了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工作面集控平台及相关配套设备的地面联合调试,并成功实现了综采设备的自动协调运行。地面调试完成后,已运抵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并完成了井下工作面的安装调试和试生产,正在进行工业性试验。
该项目加快了高端煤机装备的研制,对于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实现高产、高效、安全、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政产学研用联合开发,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融合,推动了行业的共同进步。产品能够满足年产1000万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需要,可以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每台售价仅为进口设备的40%。
2014年5月,中俄签署天然气协议,金额近4000亿美元,管线总长度达5000 km,有望带来数百万吨新增管材需求。另外,国内新粤浙、西气东输等重大管线工程的招标,管材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
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走向为黑河-北京-上海,拟新建管道约3060 km。入境点位于黑河开发区北侧约10 km,新建管道管径1016~1420 mm,同时配套建设5座地下储气库。
随着国内重大能源通道建设的推进,油气管道需求量也迎来加速释放期。从将要或正在启动的工程来看,中石化主导的新粤浙管线,总投资1590亿元,预计拉动主干线管道需求量为420多万吨,支线加城市管网的需求量是主干线的4~7倍。西气东输四线工程总投资360亿元,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预计拉动油气管线用钢量100多万吨。中俄天然气大单签订后,中国段管线建设规模,预计带来数百亿投资。
另外,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天然气管道4.4万km,其中干线长度3.6万km,相比目前4万吨存量管网规模接近翻倍,年均新建管道长度接近9000万km。预计,“十二五”期间,仅天然气干线管道建设,带来油气输送管需求量达1080万吨,产生的天然气管道建设规模超过500亿元。目前已临近"十二五"规划后半段,管线建设将进入加速期,随着管道建设的加快,设备需求将迎来加速释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