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明,李睿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牵涉到毕业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效果,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综合就业竞争力,确保顺利就业,不仅是当前各级政府考虑的问题,也是各高校要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调控力度,加快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区域就业条件限制、落户困难等问题,同时加强对企业用人制度不合理问题的监管,解决对毕业生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政府应及时出台对大学生就业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行业工作,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在创业政策上给予毕业生更人性化、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例如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加大资金、税收、技术培训等扶持力度,树立创业典型,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企事业单位作为接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力量,要以长远利益出发,转变用人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的专门人才,对促进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企事业单位设置过高的就业门槛,就会导致人才流失,最终也损害了单位发展的利益.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企业应多与高校联络,积极为高校提供实习设备和岗位,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解决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无实际工作经验的窘境,同时也为用人单位降低了员工培训成本,使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就业工作岗位,顺利实现学生向企事业员工的过渡.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招收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在教学内容和管理上未及时调整,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1].因此,高校应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根本上解决因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就业的困难问题.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当前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校与社会的衔接.
高校就业指导是项系统工程.高校应早作准备,建立早发现问题、早确定问题、早解决问题的“三早”措施,以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指导系统化.同时,学校应健全职业指导课程保障机制,抓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主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课程,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使毕业生在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补充其他相关知识,提升就业实力,才可能真正实现就业的目标[2].
人才与就业岗位最优匹配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学生要自我定位清晰.个人职业能力倾向、职业兴趣的测评和人格类型的界定成为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从软件和硬件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积极开展为毕业生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的职业心理测评服务.专职教师要指导毕业生全面了解本身条件,做好自我评估.同时,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企业环境等.在评估分析的基础上让大学生明白自己是谁,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等问题,帮助大学生科学地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并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3].据哈佛大学的一项跟踪调查表明,只有4%的人能获得成功,而他们成功的共同点在于早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见,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毕业生在面对就业的多重选择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与不适,他们更需要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因此,高校应根据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与特征,有效地、系统地实施个性化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保证就业测评实施效果,应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档案,跟踪了解,帮助和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开拓就业市场方面,高校应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结合本校毕业生优劣势进行市场定位,选定目标单位,积极有效地搭建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的就业联系,并且建立起稳定可靠的就业实习基地,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学生就业渠道[4].并通过多种渠道和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就业信息.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扩大就业宣传力度,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速度,有效地指导毕业生整理就业信息.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避免就业的盲目性.最后,应积极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与调查,了解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动态需求,及时反馈就业信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专业调整,让毕业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就业成功率,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具有专业知识素质外,科学的择业观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当今的高校毕业生不同于以往的“精英”,大学生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转变完全依赖学校和家庭的观念,转变就业必须专业对口的观念,下移就业重心,深入基层,积极主动就业.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提高就业质量,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学生自身提高综合竞争力,而综合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应在道德水平、责任感、人际交往、抗挫折等能力方面多下功夫,并努力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化逆境为顺境的信心和勇气.整个大学阶段应积极参与社团或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以培养实际工作经验,扩大交际范围;在毕业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职业规划指导活动,提高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提高求职成功率.主动关注校园宣讲招聘会等相关信息,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有意识地去积累、搜集就业信息,拓展求职渠道.同时应注意了解相关政策,如“三支一扶”、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而不能局限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某些特定岗位.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应围绕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来开展,应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用”的原则.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及早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身优势以及培养未来从事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有目标有计划地做好职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自我核心竞争力,用心把自己塑造成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立以家庭辅助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引导,以社会支持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式教育体系,通过积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就业指导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1] 庞荣申,梁瑞敏,陈云尚,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视角下的高校教育缺失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151-153.
[2] 王尔新.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4):322-329.
[3] 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4-175.
[4] 柯锦泉.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价值工程,2010(7):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