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有效利用流行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014-04-08 12:49:26常楠
关键词:校园思政政治

常楠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海南海口571158)

由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复杂多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了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各高校致力于解决的棘手问题.社会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尤其是流行文化的兴起,更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流行文化传播都是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塑造,相较而言,流行文化时尚、新颖、刺激,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当今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注重自我感受,善于独立思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拒绝刻板传统,因此,他们更愿意接纳富有吸引力、实践性较强的流行文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政理论.在校园流行文化广泛传播的大环境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努力发掘流行文化的正能量,将流行文化转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合力构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1 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刻认识流行文化,清楚流行文化的概念、特征和表现形式,明确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利用流行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1.1 流行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流行文化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流行文化”是被大众观看、阅读或参与的一种娱乐产品或形式.而按照著名学者海蒂兹的观点,“流行文化”就是电影、时装、电视节目等人工制品.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认为,“现代流行文化是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流行文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它的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1].

概括起来,流行文化是一种借助大众传媒表现人们心理状况和价值取向,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社会文化,通常大众参与性较高.流行文化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以流行趣味为引导,包括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流行文化表现出商业性、娱乐性、共享性、易变性、时代性、多样性等特点.

本文重点研究流行文化在高校的形态,对高校流行文化加以概括.高校流行文化主要是指在高校校园迅速传播,被大学生追崇,盛行一时的文化形态,折射高校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对生活方式、流行品味、时装、发型、文化作品、流行语等各种物质、精神层面的行为追求和心理追求的文化现象.校园流行文化个性特征体现为:特定的受众对象、快捷的传播速度、独创的内容、个性的语言的行为.

1.2 流行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表现

走进大学校园,随处可见身穿潮流服饰、手拿Ipad、哼唱流行歌曲、讲一口个性语言的大学生.时尚、多样的流行文化是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言行、心理和价值观,彰显大学生的青春和人格.可见,流行文化已经以其快捷的传播速度浸入大学校园,成为了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流行文化在高校中具体表现为:

1)个性装饰和语言.如今的大学生个性张扬、崇尚自由,不受封建传统的束缚,穿着打扮大胆开放,发型、服饰风格独特,女生剪短发,男生留长发,女生穿宽大衬衫,男生裹紧身牛仔裤等等,在大学生的观念里,这不过是对时尚的宣言.大学生们的语言更是新奇、怪异,他们喜欢说时代流行的话语,并创造属于这个群体的语言,如:“屌丝”、“重修专业户”、“豆芽科”(没用的学科)、“留学生”(留过级的学生)、“给力”、“伤不起”、“肿么了”、“hold住”、“**style”、“初恋无限好,只是挂得早”等等.

2)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的世界里,网络已经无处不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广阔空间.qq聊天、网游、网购、发E-mail、上校内网、发微博、下载、阅读、看电影等,几乎是每个大学生使用网络必做的事情,网络文化已经融入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2].

3)外来文化.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外来文化在现如今的高校掀起了热潮,韩剧、美剧、日本动漫、洋节日成了大学生长期追捧的对象,大学生对外来文化多数是盲目接受,韩、日风穿着打扮,经常光顾韩国料理、日本寿司、意大利面、美国汉堡店,崇尚过愚人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喜欢韩国肥皂剧、美国科幻片、日本动漫,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外来文化永远魅力十足.

4)恶搞文化.“‘恶搞’来自日语里的Kuso一词,原本是表达不爽快的口头语.这种新文化传到中国大陆后,最初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演变为对严肃主题的解构、颠覆、重组,以达到喜剧或讽刺效果的娱乐文化”[3].大学生恶搞事件层出不穷,既有影视恶搞、音乐恶搞、真人恶搞更有文学恶搞,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出师表》;周杰伦的《千里之外》被恶搞成为《欠我十块》;“吉祥三宝”的馒头版、玉米版;名曰“梨花体”的“诗歌流派”等.

5)拇指文化.“拇指文化”是一种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文化,深受大学生青睐,上课、吃饭、蹲厕所、洗澡、搭公交,随时随地触弄手机,“微博控”、“微信控”、“二维码控”比比皆是,“拇指文化”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交流沟通的最主要手段.

6)御宅文化.“宅男、宅女”在大学校园中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很多大学生都愿意成为“御宅族”,并认为是一种时尚,是值得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所谓“御宅”是指因为对外界环境的不满和畏惧,而选择留在已经熟悉的环境和虚拟世界里[4].大学御宅族除了上课、体育运动外几乎都待在宿舍或出租屋里,沉浸在自我想象中的世界里.中国首个御宅文化网站“一起宅网”已成为大学御宅族必上的门户网站.

7)追星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追星”日益成为一种时尚,“追星族”不断壮大,大学生可谓是这个群体的中坚力量.形形色色的明星层出不穷,使得大学生为之倾倒,为偶像奉献一切,想尽一切办法了解偶像,疯狂的模仿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口头禅等.除此之外,当今大学校园文化的娱乐性也日益明显,“服装秀”、“明星模仿秀”、“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等,这无疑为大学生追星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1.3 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的广泛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深刻认识流行文化,还要了解流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流行文化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为思政教育工作服务.

1)从目的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广大师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行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使其掌握科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流行文化的传播也是首先渗透到受众的精神层面、进而影响其言语和行为[5].

2)从受众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流行文化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精神价值的生成和构建活动.

3)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对师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及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而流行文化传播的是电影、电视、网络作品、时装、音乐、流行语言和行为方式等时尚信息.

4)从方式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两课教育”,通过两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正面灌输.流行文化传播是靠大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体验,逐步养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言行.

5)从特征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刻板陈旧、形式单一、教育方式落后.流行文化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时尚,娱乐性较强.

2 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流行文化在校园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原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撼动了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地位.客观分析校园流行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掘流行文化的积极因素,减少其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2.1 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流行文化丰富了校园主流文化,塑造了新一代大学生,他们新潮、时尚、张扬,对事物有独到的看法,有选择地接受传统知识,这无疑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向更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方向发展.

1)流行文化的传播是对校园主流文化的丰富和补充,有利于建立思政教育的良好环境.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和传播主体,流行文化通过作用于大学生,渗透到校园主流文化中.大学生善于运用流行文化的外形,结合校园生活实际,创作校园流行话语、歌曲、小品等.思想政治工作应借鉴当下流行综艺节目的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繁荣校园主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流行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对流行文化要辩证区分,取其精华.流行文化里蕴含着很多健康、向上的信息,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将流行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活跃,知识、技能和技巧不断丰富.

3)流行文化灵活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优化思政教育模式.高校思政教育主要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对强调自由、独立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很难真正入脑入心.而流行文化是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大学生的心灵,大学生往往会主动学习和运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打破传统的死板、严肃的教学方式,适当的运用校园流行语、流行文化行为方式与学生更好的交流沟通,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是流行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消费主流,面对流行文化,多数大学生选择欣然接受,缺少理性的思考与判断,盲目追逐一些所谓的时尚与潮流,不知不觉中阻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流行文化的传播冲击了思政教育的外部环境——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流行文化重构了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使得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责任感缺失、道德滑坡.自私的、虚荣的、物欲的思想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对崇尚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主流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流行文化抢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流行文化以其华丽的外表、声情并茂的形式无所不在地渗透进校园,渐渐抢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原本属于“学术报告”、“艺术欣赏”的宣传栏、报告厅被“校园十大歌手”、“Cosplay大赛”等据为己有;教室、食堂、宿舍早已不见名人名言和励志词句,取而代之的是课桌文化、商业广告、恶搞图片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是少人问津,点击率还达不到一些热门网站的1%.

3)流行文化俘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强调自主、思维独立、崇尚自由,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流行文化外表华丽、形式多样、快捷、直接,对大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猎奇心理,轻轻松松俘获了大学生群体的心.与流行文化相比,思想政治理论枯燥、单调,没有趣味,与大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去甚远,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渐渐减少,最后不闻不问.

4)流行文化的传播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流行文化往往带有较强的商业性和功利性,能够逐渐淡化大学生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瓦解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构建的精神信仰,使大学生沉浸在平庸的娱乐和无聊的消遣之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 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精神构建的作用日益强大,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激发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在高校迅速传播,并且恒久存在,说明它具备很多优点,值得学习和借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将优秀的流行文化引进来,“借流行文化的‘壳’,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6],”才能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稳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3.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流行文化

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流行文化[6].首先,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激发师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次,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现实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满足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好奇心.再次,认同大学生对优秀流行文化的学习与创造,同时严格抵制低级、粗俗的流行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3.2 充分发挥优秀流行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是要积极发掘、利用流行文化如音乐、服装、语言、电视节目、电影等文化形式中的教育因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心内容相结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要引导流行文化的主流创作者——大学生,在其作品中“弘扬主旋律”,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建立大学生群体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信心.三是改变目前校园活动简单模仿流行文化形式的现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流行文化活动和建设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3 引导大学生正确辨识流行文化,远离恶俗文化的侵害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流行文化.一是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通过举办文化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开展座谈会等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深刻了解流行文化的本质、内涵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科学对待流行文化,避免盲目跟风.二是充分发挥社团作用.大学社团紧扣时代脉搏,与流行时尚并行,对大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鼓励社团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组织社员进行有益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流行时尚.三是建立帮扶对子.鼓励思想积极、乐观向上的大学生对问题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对问题学生进行正确疏导,引导问题学生远离恶俗文化.

3.4 汲取流行文化养分,全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流行文化施教.教师应该主动接触流行文化,对流行文化好坏、真假做出正确判断,找出流行文化中的有用信息,将其与教育有机结合,减少师生沟通障碍,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流行文化.其次,将流行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流行文化反映了时代动向,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宝贵资源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中,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再次,适当利用流行文化形式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手段,变‘灌输’为‘陶冶’,如开发利用网络平台,融入大学生涉猎知识的主渠道”[7].增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亲身参与中愉快学习;塑造典型,迎合大学生膜拜偶像的心理,发挥典型模范的引领作用;在教学中广泛使用校园流行语,拉近师生沟通距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

流行文化是大学生抒发情感、释放压力、展现个性的渠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正确认识流行文化,发掘流行文化的正能量,引导优秀流行文化为思政治教育服务,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1]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百度百科.流行文化[EB/OL].[2013-07-11]http://baike.baidu.com/client/view/116953.htm.

[3] 久久期刊网.大学生在流行文化的影响及应对——文化教育[EB/OL].[2013-06-26]http://www.99qikan.com/lunwen/jylw/1146.html.

[4] 杨听.当代青年文化热点现象述评[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1(67):38-41.

[5] 陈果.大学生流行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前言理论,2007,4(2):4.

[6] 彭思雅,李江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14):78-79.

[7] 段哲贤.流行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0(9):40-41.

猜你喜欢
校园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