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斌 缪基建
(1.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福建福州 350108;2.宁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宁德 352100)
城市的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截流式。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管理力度的加强,GB 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规定: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体制应适用于条件特殊的城市,且应采用截流式合流制[1]。笔者对宁德市城区排水体制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
宁德市地处闽东北,中心城区靠山面海,流经城区的溪流多达13条,面积约15.5 km2,人口约25万人,年均降雨量约2 000 mm。城区既有溪流密布的山区地形又有低洼平坦的海滨平原地形,给城区防洪排涝和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许多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区内河,河道成为纳污水体。经检测,部分内河水质指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Ⅳ类标准。内河污染影响了城市水环境和市民生产生活,终将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宁德市已经建成污水配套管网62 km,4万t/d的贵岐山污水处理厂也已投入运营。现阶段正在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改善城市水环境。
老城区现有道路下排水管渠少且设计标准低,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近年来,老城区部分路段或河道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或合流制截污改造,但因资金有限,改造范围较小,未能系统地彻底地理顺排水系统,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由于东区的开发建设,提高了原有围垦区地面,使得位于老城区内三元社区、芦坪社区、曲尺塘等六处居民区形成了低洼易涝区,居民区地坪低于周边道路,每逢大雨,河水倒灌,内涝严重[2]。
2)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内河两岸均被两侧居民房屋建设侵占,加之河床垃圾和淤泥堆积,导致河道行洪断面变小、行洪不畅的情况。
3)街巷排水沟渠少,雨水顺地表漫流,形成水浸街现象,大部分排水管道没有定期维护管理,管道堵塞、积淤严重。
1)市政污水管网未能形成完整的污水管网系统。城区内鹤峰路、蕉城南北路、宁川路等南北走向的道路被多条东西走向的溪河阻断,又因溪河狭窄无法铺设截污管道,造成污水直排内河;闽东中路、鹤鸣路等部分道路因拆迁问题成为断头路,污水管到此中断;灵秀山庄、三盛海德等城区近郊开发的住宅小区,小区周边市政污水管网未配套。
2)内河两岸截污难度大,截污效果不理想。已经竣工的小东门溪和南祭溪截污工程,因其设施简陋,容易产生污水外泄及河水内渗,导致污水进厂浓度偏低,同时部分河床的积淤也影响了污水管道的维护。除上述两条内河外,其余十一条内河,因河道过水断面小均未能实现截污,污染依然存在。
3)三元社区等六大低洼地和古溪村、塔山村等城中村的排水设施薄弱,污水仍以合流制直排内河,未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4)街巷污水管网不够完善。因周边市政污水管网未配套,街巷内污水仍以合流制直排内河,未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1)老城区排水专项规划严重滞后。因缺乏规划指导,容易出现各设计单位各自为阵,导致雨污管道因流向、管径、标高衔接不上,无法形成完整的雨污排水系统。
2)居住小区雨污合流制居多、混接情况普遍。建于2000年前的居民小区室外排水管道均为雨污合流制;闽东大广场、名仕苑、金甸名苑等小区虽然在小区内实现了雨污分流,但在接入市政排水管时雨污混接情况普遍[3]。
3)市政道路合流制和分流制交替存在。现有蕉城路等八条主干道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但署前路等九条道路仍为雨污合流。两种排水体制的道路相接,就会出现以下情况:a.合流管道接入雨水管道造成受纳水体的污染;b.合流管道接入污水管道,管径不足造成雨天检查井“冒水”现象。
1)国家现行排水许可法律规定涉及环保、规划、建设等部门的行政管理权交叉协调问题操作性较差。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城市已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地方法规或管理办法,并开始实行排水许可制度。宁德市至今未制定具体的排水管理办法,也未实行排水许可制度。
2)市政各专业管线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雨污水管由于资金问题,往往建设大多滞后于其他公用市政管线的建设。建设的不同步给雨污分流改造带来了难度,不仅要重新开挖路面,还需对已建管线采取施工保护,大大增加了工程费用。
3)排水设施维护工作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经费少、管理力量不足、设备老旧等问题。另外,由于没有行政执法权,负责具体维管工作的企业无法对违章排污、破坏排水设施的违法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
4)早期建设的许多住宅项目和工业项目,因当时污水厂和市政污水管道未配套,采取了生化处理或环保预验收等方式。现在条件具备了,业主并没有主动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
5)雨水检查井及雨水口成了纳污井。部分沿街店面私自将污水接入市政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大排挡、菜市场常常往雨水口倾倒污水;部分环卫工人也将垃圾扫入雨水口。这些都导致了初期雨水脏臭,增大了管道堵塞的概率。
1)老城区具有街道狭窄,地下管线密集,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高,施工难度大、阻力大、成本高的特点。因此,老城区排水体制的改造对策是:城区市政道路先实行雨污分流改造,使市政道路上的雨、污管道能够形成既完善又独立的排水体系;对狭窄的街巷、旧居民区、城中村则实行分步改造,近期疏通和清淤,在排水末端进行截污改造,远期结合道路或小区改造逐步改造为分流制。
2)老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迫在眉睫,具备分流改造条件的尽量按照雨污分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不具备条件的采取合流截污方法收集污水。规划编制重点难点为三个方面:将合流制逐步改为雨污分流制,着重解决地势低洼、被溪流隔断等路段污水出路问题;对流经城区的十三条溪流进行规划,着重考虑沿河两侧截污管道的规划设计,合理确定河道宽度及河两侧的建筑退让距离;对地势低洼区域,应考虑用提高规划地面标高或者设置提升泵站的方式,解决低洼区域污水的出路问题。
1)老城区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科学、合理利用现状合流管道是个技术难点,有两种方案:
a.老城区建筑和人口密集、雨污混流普遍的区域的市政道路,尽量利用原有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道。同时新建一套雨水管道,将接入合流管道的雨水支管改造接入新建雨水管道[4]。
b.在雨污混流较少,原有合流管管径和标高均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原管道作为雨水管道。同时新建污水管,将接入合流管道的污水支管改接入新建污水管道。
2)不同的排水体制的衔接问题。
由于老城区建筑和人口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大、干扰多,只能是分时段、分片区、分路段,逐步开展改造施工。改造过程中,两段道路的排水系统的接驳处要妥善处理,应把握好几点原则:上下游同样都是分流制的系统,则雨污管道相应对接;合流制接入下游分流制的,则两者之间须设截流井加以截流;分流制接入下游合流制的,则暂时合并接入合流管,但在合流管的末端须设截流井加以截流,有待将来改造。
3)对沿街餐饮业等商铺排水的改造。
城区中现有餐饮店铺的厨房污水直接排入周边合流管道或雨水管道。在对排水系统改造时,应结合餐饮店铺的分布,增设一定数量的隔油池,将含油污水初步处理后再接入城市污水管。
1)尽快制定《宁德市排水管理办法》和《宁德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尽快开始执行排水许可制度。成立专门的排水管理机构,负责办理排水许可审批手续,负责对违章排污、破坏排水设施的违法行为的检查和处罚。2)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严格执行《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建筑物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阳台排水严禁与屋面雨水管道系统混接,住宅阳台必须设置独立的洗涤污水立管排至室外污水管道系统,严禁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混接。”新建小区应严格按照分流制规划和建设[5]。3)逐步取消生化池或者化粪池,并且务必保证公厕及垃圾转运站等高浓度污水能接入市政污水管道,以提高污水的进厂浓度。4)主管部门应统筹各市政管线的改造建设,协调各专业管线同步组织实施建设,为雨污分流改造创造良好环境,避免重复建设。5)城管、环卫部门应加强对市政检查井及雨水口的管理。避免摊贩、环卫工人往雨水口倾倒污水和垃圾。
城市排水体制的改造是一个技术复杂、耗资巨大、周期长的过程,必须以城市水环境优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现状排水体系为基础,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准绳,以最大限度提高污水收集率为目标,分步分阶段实施。
[1]GB 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S].
[2]宁德市蕉城区水利局.宁德市中心城区低洼易涝居民区调查报告[R].2012.
[3]宁德市城投公司.关于宁德市住宅小区雨污管线及设施普查情况的报告[R].2012.
[4]林家森.大城市老城区排水体制调查研究及改造对策[J].中国市政工程,2005(2):43-45.
[5]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