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兴趣:论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

2014-04-08 10:41易红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儿童家长生活

李 慧,易红郡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作为新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德可乐利是近代比利时著名教育家之一。他以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与心理学基础为支撑,对当时旧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论述。无疑,在这些见解中,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观最吸引当代教育改革者的眼球。早在1932年《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面世之后,关于新教育法的讨论就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如今,整个世界教育态势又回到了20世纪初,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教育改革的矛头重新指向这一深层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背离儿童天性,远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德可乐利在20世纪初就勇敢地挑起了求解这一世纪难题的重任,他的教育思想仍能为当代的革新者和学习者拨点迷津,走向幸福教育的康庄大道。

一、生态环境:德可乐利教育思想的生发之地

“为生活而学习”是德可乐利学校(又称“生活学校”)的教育宗旨。他提出:生活包含两种实体,即生物之自身与生物所处的环境。因此,他主张15岁以前的普通教育学校必须位置于自然环境里,必须有一处环境使儿童每日探究自然现象,参与一般生物,特别是人类生活的表现,以及努力去适应自身的生存状况。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儿童的天性才能获得自然地发展。“儿童呼吸纯净的空气,住在明亮的房子里,或在阳台普照景色明媚的花园里,他们在草坪上欢乐地跳跳蹦蹦,或者沿着小径奔跑直到跑得气喘吁吁为止。在阳光下放了许多张睡椅,供人安静地休息或午睡。到处都是供玩赏的动物:猫、狗、龟、鸟,这些动物与家禽、兔子和栽培植物一样得到精心照料。大自然从各方面围绕着他们…”[1]学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机构,而是一个以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作为学习对象的实验场,学校教育把探索大自然作为教育的基础与内容,而非空洞、脱离实际的说教。人的个性是有差别的,一方面受之于先天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儿童接触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而环境具有改变人的可能性。纷繁多姿的生态环境可以满足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兴趣,教育又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开始。加之学校附设的活动室、实验室等,儿童从事各种实际活动,使儿童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儿童教育:德可乐利教育思想的生发对象

好教育培养出好人,坏教育培养出坏人。德可乐利认为,好的教育是能够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尊重儿童兴趣发展的教育。

(一)为生活而生活:儿童教育的应然追求

德可乐利学校实行崇尚自由的生活教育。他强调,“学校若能使儿童为现代生活作准备,那么,它即可达到普通教育目的;学校若能在实践上使儿童接触一般生活,尤其是社会生活,那么,学校的这种准备即能成功[2]。学校必须呈现实际生活,即对于儿童而言是真实而富有生气的生活。教育儿童“关心生活要比关心读书为重”,学校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了解社会生活,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紧密相联的。德可乐利认为,当前的教育只把学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和培养习惯的场所。学校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所传授的知识不能融化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活动中去,纯属字面空谈和纯粹的感官刺激,并不能引起学生任何智力活动。“儿童必须是教育经验的中心,被教授地每一件事都必须对他有意义”[3]。德可乐利认为:“学校应设在自然环境中,儿童学习的地方也就是他生活的地方;学校应是一个简化的社会,除了让儿童广泛地接触自然以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认识社会。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实验室、活动室、工作室,而不仅仅是听课室”。[2]因此,学校应该教育儿童研究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研究如何把自然界中的原始原料加工成新产品,研究新产品如何被现实生活所应用等,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教育只有扎根于生活,才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反之,唯有真正实践生活的教育,才能深入地扎根生活。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4]。

(二)兴趣诱发刺激:儿童教育的实然样态

德可乐利学校实验一种以儿童兴趣为中心的课程制度。德可乐利说:“我们不要忘记儿童的兴趣,它绝不同于成人的兴趣。我们如果想利用儿童的兴趣,就必须认识儿童。”[2]儿童是未成熟而有待成熟的个体,每一段年龄期都有变化,同一年龄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每一年龄阶段的儿童都会表现出其独特的兴趣,心智活动又必须以这种不同兴趣为中心。因此,学校需提供各种刺激:把环境弄得丰富多彩,准备小动物、各种趣味的东西,策划郊游和远足活动等,诱发儿童的兴趣。他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儿童兴趣为中心,以游戏和手工活动为主要手段。游戏是一种兴趣,是快乐的事情,孩子们做游戏时感到很愉快;另一方面以手工活动为媒介把儿童引入正式课堂,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在活动中,儿童对于个人或团体的工作发生兴趣,他们常常参加各种活动及各种表演,在活动中充分巩固知识与强化兴趣。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教育最高理想的代名词,是儿童需要的表现,是儿童学习的生命动力。所以,促进儿童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在于培养可满足其基本需要的兴趣。

三、德可乐利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德可乐利提出,施行15岁以前的普通教育学校必须位置于自然环境里。依德可乐利之见,当今学校的位置及建筑应远离城市,显然不能马上实现这种理想。但我们仍有途径引导学生走向幸福的教育之路。

(一)家校联盟:引导儿童走向幸福的起点

家,是幸福的首要发源地,是一切幸福的总根源,重视对儿童家庭生活的引导理应是帮助儿童实现幸福的一个抓手[5]。在德可乐利学校,每月一次家长会,致力于讨论校中一切关于儿童工作和物质设备的问题。且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学习学校采用的教育法,使得家长更有助于孩子取得成功。他们还可借家长联合为媒介,参加学校行政管理,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目前,家长委员会之名在各地学校盛行,却无家长委员会责任之实。学校管理唯有需要物质援助时,才会惊天动地地召集家长,很多家长兴致前往,期冀通过家长会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与学习情况,学校往往只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教育者抱怨孩子难教、家长埋怨教师管理不力。殊不知,学校、家庭这两股力量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儿童课业负担重,教育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盲目关注实证知识,而极大忽略知识同活泼的人与生活世界的密切联系。枯燥、空洞的教育内容丝毫不能引起孩子的任何兴趣。学生学习劳累无趣、若此刻家长缺乏正确的辅导方法与对孩子理解之同情,则更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引发学习低效问题;孩子学习低效,教师的课业负担加重。这种恶性循环,会逐渐消磨儿童的学习热情,造成厌学逃学各种消极情绪。“没有兴趣,就不会快乐”[6]。幸福离家更近些,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良好的教师职业人际关系,包括与其他教学人员、支持人员、领导、学生以及家长间的关系[7]——亦有助于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此,学校应着力为家长创造一个实效参与孩子管理的平台、争取家长的力量。家长则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校共同开启“高质减轻、快乐学习”新举措,发挥教育孩子的双重力量。

(二)革新示范:幸福教育的内在需求

德可乐利方法,每一间学校都是自由使用不强迫,但用过的老师今后绝不会再用那些平常的方法。他的方法不仅使儿童发生兴趣,而且使教师感觉有兴趣。德可乐利在20世纪初就提出当时的教育问题:课程未有或绝少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教材绝少与儿童的根本兴趣有关;课程中太注重那些口授的科目;儿童创造及自动的机会过少等。直到今天,这仍是教育改革致力解决的问题。在未改变学校外形之前,教育上最重要的问题当推课程与教法的改革。德可乐利在教育改革之初,社会上出现很多负面评判,他却能为着儿童的利益而抵受一切争论。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是教育之根和本[8]。我们的教育者并不缺理念,只是少了那份为孩子出头的勇气以及敢于执拗自己梦想的决心。有韧性的教育者会非常关注自身发展,寻找各种方法达成自己的发展需要,灵活解决各种状况,能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负责,关注学生学习情况。[9]德可乐利学校开办时,经费紧张,条件艰苦。他乐观地说:“我们从未有过充足的经费,这算是幸事。”因为艰苦生活磨练了师生的创造力、生存能力和品德。[10]德可乐利入学的儿童是很年幼的,当他们长大了,他们便离开该校到别处去。但他们不时会回母校探访探访,好去唤回他们过去的美好时光和愉快记忆。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对学生的要求是:“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11]这便是教学最大的境界:“教育无痕,而无处不留痕。”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的是教育所具有的工具效果,而非教育本身的价值所在,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教育”行为[12]。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他们的心声和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西方一位学者在献给德可乐利60岁诞辰的祝词中说,他对于儿童科学的贡献远远超过他写下的著作,它的价值和历史意义就与裴斯泰洛奇一样,并不仅仅出于他们的著作。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儿童是不断成长变化中的人,我们的教育亦需不断地反思与批判,最大限度地引导儿童走上幸福的教育之路。纵观德可乐利本人的改革精神、以及在过程中不断完善的教育思想,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W.F.康内尔,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08-309.

[2]汉玛宜.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M].崔载阳,译.上海:中华书局,1932.

[3]迈耶.教育思想大师[M].纽约,1975:272.

[4]赵祥麟,王承储.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

[5]郝林晓.论迈向幸福的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3(12):78-82.

[6]张斌贤,外国教育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588.

[7]Johnson,B.,Down,B.,Comu,R.,Peters,J.,Sullivan,A.,Pearce,J.,&Hunter,J.Conditions that Support Early Career Teacher Resience[M].Australian Teacher Eduration Association,2010:1-9.

[8]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2-17.

[9]Patterson,J.H.,Collins,L.,&Abbott'G.A Study of Teacher Resilience in Urban Schools[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2004(1):7.

[10]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9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89.

[11]王彦力,梁启超与南开[J].教育史研究.2013(1):54-58.

[12]顾明远.要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J].中国教育学刊,2011(9):22.

猜你喜欢
儿童家长生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生活感悟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