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书燕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城市综合性公园,主要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营建、改造和整理的城市公园。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大片的种植绿地,还有各种游憩活动设施,是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品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的改造设计涉及到文物古迹的保护和非古迹区域的设计风格与古迹区域的协调统一,在不破坏整体风貌的前提下进行设计。设计前,先确定哪些范围是必须保护的,哪些是可以设计的场地,避免对古迹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对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进行研究,是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一种探索。保护文化古迹,延续城市文化及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必经之路。相对于古典造园,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能为城市增添活力,古迹景观的保护建设能充分体现城市的悠久的历史。要进行景观创作,必须在尊重人的基础上继承、保护和发展。
(1)尊重场地。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具有一定数量的文物古迹,但是在没有文物古迹的片区要保持风貌协调,因此要尊重场地文脉进行设计。
(2)以人为本。这个原则是设计中重要的原则,任何景观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只有满足人的使用需求才能算是好的设计。要以人的需求为主导,同时兼具保持场地的文化内涵。
(3)多学科融合。景观设计应具备广阔的学科视野,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除了艺术学、建筑学、规划学、园林学之外,还要与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旅游学等众多学科相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为风景式园林,讲究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在于显示自然的天然之美,表现一种顺应大自然的风景构成规律。而不同于规整式园林风格,其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称关系,表现园林总体的人工之美。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针对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一方面要保持古典园林的风格,另一方面要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比如活动空间的设计。设计时可以局部采用规整式园林的形式进行设计,创造出满足现代人需求的现代城市综合公园。
(1)调查。环境场地是设计的主体,因此首先对场地有个大概的了解,实地调查环境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较好的把握场地的状况,利用有利因素,因地制宜。
(2)立意构思。表达设计的中心思想,从适应环境满足基本功能之外,过渡到更高的理念境界。选择自然式,采用重复或渐变等多种样式。
构思形象,在立意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形态设计。整体构思是场地和环境总体布局和谐统一。轴线清晰,将场地中各个元素有机串联或并联,形成清晰的骨架线。轴线确定后,确定各个景观节点的类型、形式和色彩等。然后确定游览路线,形成“开始-进展-高潮-结尾”有序环节,起承转合,使整个路线富有节奏感,结合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与环境融为一体。
(3)深入。方案深入是对各个功能区域细节进行进一步考虑和设计,并使各个部分能够有所联系,比如山坡处理、石材选用、道路造型设计、亭廊桥等形式设计等。
(4)详细设计。延续前面的步骤,将所形成的初步成果进行更深层次的细节设计,包括总体方案设计深入和单体方案深化以及局部详细设计。
公园内部遗留的历史文物古迹,经过历史打磨,有较强的历史文化气息,包括亭子,碑铭石刻、古城墙、建筑、围墙、牌坊等等。这些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的,在进行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改造设计时,要对这些历史要素进行保护和再利用,从而维持其自身的完整性和延续性,继而延续、传承公园历史文脉特色。
在对公园进行改造更新时,可以通过历史留下的文字记载了解当时的历史情景,同时结合现代人们使用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情景复原,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通过纪念性小品、雕塑、历史景墙等设计,将历史文化信息通过这些实物形式予以表达,使观赏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公园的历史文化渊源。
根据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的特点,将其设计要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地形、建筑与构筑物、水景、道路广场及铺装、植物、景观设施与小品。
在公园中,地形是公园的骨架,地形是一切室外活动的基础。地形可构成空间的主景或者背景,引导视线;能塑造多样的活动空间、丰富活动界面、控制游览速度与游览路线、组织排水等。
不同地区的园林绿地,因其原始地貌条件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各具特色。场地地形有自然的高低和方向,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小规模开发,适应地形设计方案。如在山地位置设计亭台,在低洼位置设计水塘,架桥连接两处不相邻的场地等。
建筑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建筑形式代表了公园的文化特色,反映着公园的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格。建筑的体量、形式与当地文脉密切相连,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建筑文化、建筑形式。
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中的建筑,一部分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另一部分是为满足游赏、科普、休憩等功能的现代建筑,可仿造古建筑形式而建。
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建筑形象有:殿、厅、堂、馆、轩、榭、舫、亭、廊、楼、阁、台、塔等,建筑细部设计有墙、门、窗等。与其他建筑相比,园林设计中的建筑更注重装饰色彩的细腻和雅致,要更有观赏性,与景观融为一体。
构筑物设计应与建筑物设计要求相同,但构筑物自身能成为视觉景观中心,也能起到辅助引导作用。比如牌坊、桥、堤坝、挡土墙、台阶、坡道、墙、隔断等。
水景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在不同风格的园林绿地中,山水共同形成的“山水体系”,成为最能反映园林绿地各自特征的决定性要素。中国园林自古以自然山水而著称,环山抱水之处是极佳的成景态势,同时也是阴阳相生的辩证哲理。在公园中,水体是不可缺少的景观要素。水可以构成多姿多态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自然。园林设计中水务必要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哪怕再小的水面也要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线。稍大的水面则要筑岛架桥,设计堤岸,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有趣味的水景。
城市综合公园中的道路广场不仅可以引导交通,还联系着公园中的各个景区景点。园路作为全园的景观之一,也成为了公园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因为铺装的不同就有不同的质感与导向性;不同的铺装图案构成给人不同的方向感:外散、内聚、导引、旋转。具有历史感的铺装材质有很多种,比如碎石、片瓦、条砖、鹅卵石等,花式任意,图案变化无穷。
植物是公园设计中变化最多的一个景观要素。生长情况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公园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同时,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中的植物种类。植物不仅能供人们遮阴纳凉,同时还能提供优美的景观视线,形成动态的季相变化。
对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新增的植物元素由于植株较小,历史感不明显,可以采用盆栽和修剪规整的形状来表达,搭配古香古色的花盆,增加历史感。
公园内部的小品设施分为休息类、游戏类、运动类、服务类、管理类、观赏类。休息类包括座椅、休息亭、长廊等。游戏类中,游乐场的设施不能体现公园的历史文化,因此可以设计有雕塑等来表现文化内涵。运动类中的运动场地和器械比较现代化,因此不予进行深入设计。服务类包括小卖店、公共厕所、垃圾箱、电话亭、饮水台等,建筑类与古建筑设计样式相同,其他设施可以采用抽象的历史符号图形和比较古朴的材质来表达。管理类包括维护设施(栏杆)、照明设施、标识设施、音响设施、宣传设施,也可以结合材质和样式来表达。观赏类包括景观石、碑刻、雕塑、公共艺术品,可以与水景、标识设施、照明设施相结合进行设计。
在公园设计中,除了满足必要的人性化功能、经济安全以及服务半径等要求之外,还要做到整体风格协调,适当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
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需要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运用合理的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对场地进行改造设计,借用仿古元素、图形及仿古样式,结合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设计出具有悠久历史气息的城市综合公园。
[1] 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孟刚,李岚,李瑞冬,等.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 陈敏.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05
[6] 周成玲.城市旧公园的改造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7] 关午军.重生·再利用——城市更新中公园景观有机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6
[8] 李慧生.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若干问题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9] 陈玲玲.景观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