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
自3月18日,“太阳花学运”风起云涌,至4月10日学生们撤离议场,学运落幕。此次学运中学生们提出“反服贸”诉求,就经济性而言,“服贸”明明是一个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利的协议,为何部分年轻人不领情?其背后的世代不正义及分配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2011年英国经济学家戴安·科伊尔在其著作《被卖掉的未来:拼经济,不该拼掉下一代的未来》中谈到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经济增长要有感,需要落实在民众薪资上。持续强调错误、失真、美化过的数据,只会提升民众忧郁指数。因此,思考“服贸”,就不能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而是必须考虑社会保障、民众就业及利益分配这些公平性的问题。
曾经,台湾经济高度增长,机会一直衍生,如同车子一班一班来,此班错过等下班,那时不管出身,只要肯努力,皆有可能“出头天”。然而现在岛内年轻人面临失业率高达14%的窘境,又需接受低薪的挑战。常听及身边年轻朋友抱怨属于他们的末班车(机会)已经开走。在他们看来这一代的机会比上一代少,与大陆签不签“服贸”都一样,反正退无可退,加上对台当局长期以来政策的不满,这次“太阳花学运”令不少岛内年轻人站出来反对。这次学运中有关“服贸”的讨论焦点早已模糊,学生们关注程序正义与政治正确,对协议内容为何,对台湾有利还是有害,大多不了解甚至误解协议内容。有些年轻人担心台湾开放后工作机会更少,更担心巨大的陆资企业会吞并台湾的中小企业导致薪水更低。这些都是天大的误解。首先,台当局没有开放大陆劳工来台,只开放陆资企业主管及技术人员,且每次仅核发1年期工作许可证。其次,对于陆资企业来台投资的冲击,台当局在事前与事后均有管理机制。比如,事前每一项陆资来台都要审查,经济上具有垄断性、敏感性,对金融稳定有不利影响的项目,都可限制来台投资。而“服贸”协议中开放的项目,大都有持股比例限制,陆资买下台湾纯属谣传。事后部分,对于陆资来台实收资本额达3000万元新台币以上的企业,每年皆需要备查财务报表及股东名薄,核验是否如实经营许可营业项目。
“太阳花学运”虽已落幕,是否会如学运团体所言要将运动“遍地开花”尚不得而知,但这次学运应给台当局一些思考,这些年轻人正在形成自身价值观点,又困惑于前途、不满现状,台当局对这个群体的所思所虑,是否太过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