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煜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通化供电公司,吉林 通化134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升,各类家用电器开始在农村广泛普及,农村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配电网基础环境并未与农村经济发展同步,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对供电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和把握目前农村配电网供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提高可靠性的对策,对维护好农村用电,使供电企业更好地为农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村配电网基础设备总体情况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随着农村用电需求的提高,配电网供电设备更新跟不上,设备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跳闸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农村配电网整体结构正在不断完善,农村家家有电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但是在我国电网结构中依然存在不合理方面,主要是低压电网相对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线路供电辐射过大,而线路横截面过小,且老化问题突出,导致低压电网供电问题时常发生。而专业的维护与管理又不能及时跟进,这使得低压电网供电可靠性大大降低。
对农村配电网供电机制实施改革重组后,农村供电开始转向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供电所细化为班组进行统筹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农村配电网供电实际一线维护人员缺口大,且现有业务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与配电网实际运行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业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敬业精神和担当责任上不去,供电网管理与维护过程中“拖沓”情况突出,协作效率不高。
农村配电网供电问题多,而自动化处理系统又没有建立,导致许多问题出现后只能等相关人员协调后再进行解决,这严重影响了供电效能。此外,自动化设备不能跟进,出现问题后仅凭人工操作进行解决,在数据匹配等方面难以做到科学有效。
一是对现有农村配电网供电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在分析、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可靠、有效的管理制度。应当建立专职管理小组,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长,调度组、输配组、营销组等各个部门为小组成员,由这个集体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要求各个部门每月汇报供电可靠性情况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二是加强人员巡视,与自动化处理相结合,确保供电设备、线路隐患早消除,问题早处理。农村配电网供电环境不稳定,时常有安全隐患问题存在,这就需要企业人员加强对供电网络的定期巡视,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潜在问题。与此同时,要将人员巡视与自动化处理系统相结合。目前农村供电出现问题处理效率低,通过将两者结合,能够较早地发现线路及设备问题隐患,并且能够及时通知相关员工利用对应方案处理问题。
三是建立停电通知与线路负荷调整机制。目前农村改革比较快,配电网升级和改造等情况时常发生,为避免因停电给农村带来不必要损失,应建立提前通告机制;农村配电网线路负荷不稳定,供电所要建立一线巡测与线路调整机制,定期派员工对供电线路负荷进行检测,及时解决线路负荷不平衡问题。
四是搭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配电网供电改革平台。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配电网升级压力突出。为了及时使供电与农村需求匹配,供电所要与当地经济发展部门建立联系,根据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供电系统规划进行统筹管理,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一是建立完善的供电自动化检测与处理系统。目前,农村供电环境千差万别,每个地区供电需求又不同,为及时解决供电安全隐患需要建立针对性的供电自动化检测与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对目前配电网线路的实时状态、电闸、电流、负荷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收集相关数据,针对反映出的问题拟定解决方案,这一检测与维护全部实行网络管理,大大减少了人员的使用量,同时也提高了事故的处理效率。
二是地上架线与地下铺线双结合。农村树木较多,下雨刮风时,树木造成线路中断的问题经常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在地上架线要考虑合适的高度,并进行绝缘处理。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地下铺线,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线路被树干砸断而带来的供电中断问题。
三是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多推行带电作业。停电次数多、时间长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要多推行带电作业。例如,在10千伏的供电线路上,可以采用AMP线夹和配套工具,这样在线路检修与维护过程中就能减少供电中断时间。
[1]刘美春,高蕾.正向激励管理在农村供电所的运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