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街旁绿地景观设计

2014-04-07 16:25谷雷鸣谢贝贝
山西建筑 2014年25期
关键词:大中城市小城镇绿地

谷雷鸣 谢贝贝 谷 康*

(1.无锡南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2.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3.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小城镇分布广、数量多,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大力发展小城镇一直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随其快速的建设发展,小城镇的园林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对小城镇景观特色的研究不足,小城镇景观建设盲目套用大中城市的模式方法,破坏了小城镇的景观特色风貌。城市街旁绿地具有公共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征[3],小城镇由于自身具有不同于大中城市的特征,从而街旁绿地也具有不同于大中城市街旁绿地的特征。笔者总结概括如下:1)主体性。在我国,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小城镇的绿地系统发展的并不完善,一般没有进行单独的针对其自身的规划,多数一般附属于其上级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略作简单的说明。城镇公园绿地很缺乏,大多数城镇只有一个公园,有的甚至没有像样的城镇公园。在这种以城镇公园为“面”,街道绿化为“线”,小型绿地为“点”的典型城镇绿地系统布局中,布局灵活、方便可达的街旁绿地便构成了城镇绿地系统中数量众多和占主体地位的绿地。2)功能性。基础绿化差是小城镇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城镇的景观建设没有跟上。所以,对城镇街旁绿地的景观要求性弱于功能性,在保证基本绿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使急需提高生活质量的居民有场所可以休闲、娱乐。3)乡土性。小城镇景观区别于大中城市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乡土气息,它既不同于城市的现代感,又不同于农村的自然美景,是本土特征最好的体现。历史人文、当地文化、民风民俗都可以作为乡土性的载体,是当地居民或者城市游客在小城镇景观中最期待并最感兴趣的方面。

1 小城镇景观特色

1.1 小城镇景观设计现状

由于小城镇的特殊性产生的制约因素,影响着小城镇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几十年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总结如下:

1)基础差,现状绿化指标低。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基础比较差,与国家所确定衡量城镇绿化水平的指标相比相差甚远。绿地率低,绿化覆盖率也低,人均公共绿地更少。不少小城镇甚至无一处公共绿地,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远不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需求。

2)投资少,限制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园林景观建设在我国普遍存在着投资少,缺口大的问题。而小城镇由于经济发展所限,其资金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先繁荣,后环境”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

3)缺特色,园林景观风格单调。对小城镇特色研究不足,无论对于哪个小城镇,都生搬硬套大中城市的模式。再加上对景观忽略设计,单纯以为景观建设就是“种树”,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致使生态性较差,效果难以维持,使得“千镇一面”的现象愈演愈烈。小城镇之间相互模仿,欧陆风、样板街、喷泉广场等一哄而上。建筑形式千篇一律,毫无特色[4]。

4)少人才,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严重不足。领导意志在地方上随处可见,对于设计方案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又由于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景观建设的后期维护不到位,养护水平很低,而且居民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使得景观后期维护更加不到位。

5)系统失衡,自身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小城镇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自身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很多小城镇面貌呈现着“脏、乱、差”的表现,以路为市,以街为市,车流、人流混乱杂陈,毫无秩序可言。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城镇的排污系统又不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整个城镇街道污水满地,臭气熏天。使原本该呈现出自然之美的小城镇变得破乱不堪,垃圾满街。路边的街市,随意停放着小买卖车,行人的交通受到严重阻碍,车流、人流混杂,杂乱无章。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随意排放,环境设施严重不足,卫生管理也很不到位,垃圾满地,无人问津。

6)景观无序,人工景观杂乱无章。许多小城镇中人工景观的建造往往是地尽其用,而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造成人工景观杂乱无章。一些建筑只考虑单体造型,不在乎是否与整个街区整体相统一;开发商只追求经济利益,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置若罔闻,有地就建,见缝插针,使城镇景观杂乱无章,景观功能紊乱。

7)定位错误,园林景观缺乏正确定位。对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中,缺乏对小城镇性质、功能的正确定位,导致盲目模仿,求大求全的景观建造,模仿大城市的大广场、大草皮、宽马路,与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格格不入,严重损坏了小城镇的形象。特别是一些小城镇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南北盲目模仿,而不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选用不适宜的绿化树种和花卉,造成极大浪费,小城镇风貌出现严重危机。

1.2 小城镇景观设计优势

1)景观构成——接近自然,融于自然,利于创造优美宜居的城镇环境。由于受自身地域环境的影响,小城镇与乡村的联系比外界更为密切,不像大中城市与外界的交流频繁,自然景观绚丽,环境污染少,田园风光近在咫尺有良好的山水城市骨架,利于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生态环境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充足的生态开敞空间,用地规模小,比较接近自然生态环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田园风光近在咫尺,这也就奠定了“小”城镇的生态建设的“大”优势。

2)景观尺度——规模较小,尺度宜人,促进建设功能齐全、交叉、互补的园林绿地。小城镇人口规模小,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也有限,绿地多以小型绿地为主,并且体现集中、交叉、互补的特点,既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需求,又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小城镇绿地并不宜一味追求大城市的大尺度、大气派,且各种功能并不像大中城市那样界定明确、独立性强,应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小型、多功能绿地。

3)景观内涵——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加强构建极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城镇形象与环境。小城镇较大中城市,受外来的影响较小,从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景观就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小城镇所拥有的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彰显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利于为城镇风貌树立品牌,营造自身特色。

2 小城镇街旁绿地景观设计

2.1 小城镇街旁绿地景观特色的载体

1)位置与尺度。小城镇由于地域范围(镇区)相对较小的原因,中心区、工业区和居住区界限划分相对模糊,往往是用一条街道加一排绿树隔离,作为防护绿带。小城镇中的转盘、花园、广场均为街头绿地,典型的位置有:街角落、街道内部和跨街区。街角落位置的绿地开放性强,人们方便到达,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其两边向街道开敞的特点;街道内部的绿地一般呈带状,长宽比为2.5∶1~4∶1比较合适,这种绿地虽然较深的一端利用率不高,但是由于环境安静优雅,常受到老年人的青睐,对于儿童来说,也是一处安全的游戏之处。

小城镇街旁绿地的尺度相对大中城市比较灵活,属于见缝插绿的类型,对于尺度没有明确的划定,但由于小城镇自身的地域范围就有限,我们认为其尺度一般小于1 hm2。

2)使用人群。由于小城镇的各区域相互交叉,人们能很方便到达镇区的各位置,街旁绿地的使用人群往往是整个镇区的居民,家长会带着孩子出来游玩,老年人会一起聊天交友下棋,青少年会和小伙伴一起打球、做游戏,上班族会路过短暂停留放松,购物者也可能在此短暂休息等等,所以,在小城镇街旁绿地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类型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首要体现其功能性,其次才是追求艺术效果。

3)主要活动。小城镇居民一般由原住居民和农村转移人口构成,其休闲行为具有向大中城市过渡的趋势,具有很明显的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性。笔者通过分析小城镇居民休闲行为与农村和大中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差异,认为小城镇街旁绿地中使用者的活动具有社区交往性、方式单调随意,向大中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潜力的特点。

4)场地设施。小城镇的特殊性影响着其街旁绿地硬质景观设施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小城镇街旁绿地景观设施的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经济适用、尺度宜人、乡土气息、引导活动。

具体来说,道路设施要保证道路系统的可达性,铺装材料要耐践踏;休息设施要满足各类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使用率,座椅的材料要坚固、造型体现乡土性,并且合理安排位置和朝向、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游乐健身设施不可或缺,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要考虑活动中的舒适性;景观构筑小品在保证体量和尺度适宜的前提下,充分展现地域文化,使其成为绿地甚至整个镇区景观的“点睛之笔”;照明设施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绿地的使用率,减少安全隐患;服务设施、卫生设施、信息系统的设置能对小城镇居民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居民们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同时,注意这些设施的造型、色彩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能够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5)植物配置。小城镇并不能一味的照搬大城市植物配置的方式,设计者要结合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人文因素、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对小城镇街旁绿地植物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一般宜采用自然式种植方式,与小城镇周边秀丽的自然风光相协调;要能够体现乡土景观风貌,营造大城市中见不到的乡野景观,打造小城镇的品牌,体现当地的地域风光;尽量运用乡土植物,结合引入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丰富生物资源。以耐践踏、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突出树木的功能性,适当考虑观赏性,尽量营造四季有景、步移景异的植物景观。充分考虑小城镇的现实情况,草坪的养护成本高又不耐践踏,所以在城镇街旁绿地中,可以用地被、灌木植物来代替草坪,保证其绿地率和生态效益。

6)维护。由于小城镇的整体居民素质的影响,为景观的后期维护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公众参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使环境得到好的维护的方法。要培养小城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公众参与,从前期设计到后期施工,再到后期的监管维护都可以参与进来。居民自己帮助建设起来的公园,会自然对其产生认同感,并会更愿意去使用和爱护它。在小城镇中,公众参与似乎是更好的宣传环保思想,提高居民思想觉悟的好方法,并且能使绿地得到更好的维护。

2.2 小城镇街旁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1)功能优先。小城镇地域范围小,用于建设休闲绿地的土地更是难得,人们对绿地也更加渴望,满足绿地的功能是首要要求,包括使用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要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以满足人的需求和舒适性为出发点,进而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价值;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考虑不同形态、种类的植物的生态习性,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和合理引种相结合,使植物充分达到其生态功能,不浪费一棵树和一片绿地;通过城镇绿化建设,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增强大家的环境意识和绿化意识。绿地在满足使用和生态的功能的同时,还要起到寓教于乐和美化城市形象的功能。

2)乡土特色。广大的农村包围着小城镇的周边,小城镇最具地域特色的就是其在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产生的结晶——乡土景观。它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特点、习惯,是大自然的产物。景观的乡土特色体现在极具地域差异的自然环境中,或山环水抱,或一马平川,或高山巍峨,这些富有变化的自然环境,是乡土特色最佳的体现。另外,还体现在当地的历史文化中,它的内涵丰富,古迹遗址、古树名木、历史人物、名人典故、民间传说、民风民俗、风俗习惯等众多因素都可以挖掘提炼,展现乡土气息。再者,最乡土的景观就是最大众的景观,它接近于广大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可以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产物,它贴近人们生活,适宜的尺度,亲切的氛围,都让人们更容易驻足。

3)便于维护。小城镇由于使用者素质不高,资金不足,管理部门不重视,缺乏技术和管理型人才等原因,为景观的后期维护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小城镇景观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相对于城市而言,便于后期的维护管理,使景观即使在缺乏养护管理的情况下,也会是宜人的可持续观赏的景观。

3 结语

在小城镇快速建设发展的30年间,其景观建设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小城镇风貌也一直被贴着“脏、乱、差”的标签,“千镇一面”的现象愈演愈烈,街旁绿地作为绿地系统中利用率最广、设置最灵活、使用率最高的绿地类型,是改善小城镇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绝佳途径。小城镇街旁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是区别于大中城市的,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景观设计师而言,要因地制宜,充分了解小城镇的特殊性,建设独具小城镇气质的景观,为小城镇树立自己的品牌,充分展现其独具特色的景观形象。

[1]杜娟萍.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看法[J].广西园艺,2005,15(15):18.

[2]周彦峰.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1.

[3]王 浩.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朱容皋.绿色小城镇: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新理念[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4):45-48.

[5]李广全,崔 库.旅游的研究方法及旅游本质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教育,1999(S2):32-34.

[6]祝 璟,王爱民.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的再思考[J].长江建设,2003(4):50-51.

猜你喜欢
大中城市小城镇绿地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2017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36个大中城市的硬实力
36个大中城市四新发展潜力报告
36个大中城市2016数据快报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