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
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重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且对于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或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科技进步解决或改善民生问题早已成为共识并取得较大成效。民生科技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近年来,山东省紧紧围绕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但由于省域支持民生科技发展的财力有限、科技领域发展不甚平衡,山东省民生科技的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提高科技对改善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山东省各级地方政府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近年来,山东省围绕民生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获得科技部支持项目32项,经费20878万元。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山东省民生领域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水平。
2012年山东省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6项,立项数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和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在山东省济南、烟台、潍坊布局,对全省医药产业发展、研发力量的整合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并创出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的新路子。2013年5月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全国已建的7家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进行验收,山东省基地考核成绩名列第一位,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创新驱动的典型。借助基地平台,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并成为承担医药领域重大专项的主体,烟台绿叶制药承担的“天然药物与新制剂综合大平台”,是国家批复的8个企业类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之一,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入选企业,代表了山东省企业为主体的新药创制技术体系建设水平。2013年上半年,山东省医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36.86亿元,赶超江苏,重返全国第一位次。
2012年,山东省承担实施了4项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山东省在环境保护、城镇化、资源节约等方向上的研究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环境治理方面,山东省承担的“南四湖核心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攻克南四湖核心区生态带构建技术、流域水源水强化生物治理技术与装备,将对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其生态带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针对山东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迅速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改善民生的需求日益强烈的实际情况,山东提出要认真组织实施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改善、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一是实施全民健康科技示范工程,组织开展“促进全民健康科技行动”,建设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和创新药物孵化基地,组织实施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突破生物制造核心技术,培育生服务医药产业集群。二是实施生态环境科技示范工程,破解生态环境瓶颈问题,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先进示范区,推进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绿色制造技术,支撑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继续实施省级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组织“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为完成山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提供支撑。三是实施公共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加强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四是实施防灾减灾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快速发布、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通过以上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力争实现技术突破并进行推广应用,建立民生科技公共服务网络,为山东省改善民生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科技部2012年启动实施科技惠民项目,在2013年项目支持方面,山东省已有“全民健身设施及健身指导科技惠民示范工程”、“直饮水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沂河源头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科技惠民示范工程”3个项目入选,这将对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满足民生需要起到促进作用。
一是山东省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分散,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工业化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节奏失调。二是产业结构不均衡特性明显,相比较而言,传统产业多,新型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加工型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三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偏少,支柱性产业特征不明显,普遍缺少牵动性、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项目。四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投入力度不大,多数企业还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
一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机制还不健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程缓慢。二是对现有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小,与中央在鲁以及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关系松散,导致其科研成果与山东省实际需求相脱节,科技“有优无势”特征较为明显。三是由于科技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导致科技管理部门实力不足,服务手段不硬,致使科技资源整合难度加大。四是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联动协作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联系各级研发和生产的中介服务机构发育滞后,导致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科技的贡献率不高,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一是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尚不健全,政府科技投入不足,引导性资金短缺。二是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区位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科技投入流向单一,导致山东省地区间科技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三是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政府对科技服务与社会的投入水平较低,民生科技发展的政府推动力较弱;四是社会化创新投融资渠道不畅,科技风险投资、科技保险、担保资金和创业投资等科技融资的活力不足,辐射带动能力弱,支持创新活动的作用不明显。
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区位限制,加之政府鼓励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力度不大,山东省人力资源分布失衡问题突出。一方面,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不足,高级专业管理人才严重匮乏,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高端人才分布不合理,从事与民生科技相关的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医疗技术等开发人才缺乏,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民生科技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人员的产业和研究领域分布失衡,结构不合理,民生科技人才严重匮乏。
1.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应向民生领域倾斜
目前,在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下,科研经费的投入比重不断加重,科技研发人员的热情不断提升,但是研发人员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一般会把经费的多少作为选择项目的主要标准。与民生科技相关的项目经费所占份额一般都不太高,从而导致与民生相关的科研立项较少,科技研发人员更加关注那些容易获得项目而且经费较高的科研项目。最终不仅导致了民生科技研发不足,也导致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重复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国家的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向民生领域倾斜有助于调动民生科技创新者的积极性,也能引导更多的科技研发人员特别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发人员重视民生科技创新。
2.确定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国家的科技投入经费要受到财政收入的制约,不可能不分重点支持所有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而是要有所重点。一般来说,应主要结合本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考虑当前的民生热点问题,确定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随着山东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许多企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和提高。面对人民基本需求的民生科技完全可以由企业承担和提供,既有利于节约国家的科技资源又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有那些面向公共需求的民生科技,由于具有技术外溢性、基础性强、风险大、成本高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等特点企业不愿意承担,但这类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有积极作用,理应成为科技战略支持的重点。就山东省而言,目前应主要选择能源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人口健康科技创新、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等作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1.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
科研机构与企业都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但各自拥有的优势和资源不同。特别是对于科研机构而言,许多研究人员都呆在实验室,很少去对市场调研,不了解市场对科技的需求,其科研成果也就很容易被束之高阁,难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这既是对国家科技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实现科研人员的价值。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给科研院所更多的资金保障推动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利用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引导科研院所从事与市场需求相关的科研活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2.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的联合
一方面高校并不直接面对市场,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为企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民生领域相关的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他们缺乏直接进行科技研发的能力。高等学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掌握的民生需求信息从事科技创新,然后利用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不仅有利于实现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双赢,更有利于完成社会和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和责任,体现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价值。
建立健全致力于民生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开展民生科技工程的专项研究。解决民生问题、关注民生科技,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或设立科研项目的同时也要倾向于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项目。在制定的科技政策和开展的研发活动过程中,更加突出民生科技的导向作用。有了这些项目、政策的保证,表明了政府利用科技服务于民众的意愿,表达了政府要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也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深入研究民生科技的内涵及其发展方法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民生科技的内涵及其现阶段所面对的急需解决的重大民生科技项目,政府需要开设专项资金、专项部门进行资金的运营和管理,在不断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民生科技事业渐趋完善,改善民众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民生科技方面的人才培养,推进民生科技发展。政府要把民生科技纳入国家现阶段发展规划的范畴,积极实施民生科技发展工程。着手培养一批民生科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形成民生科技创新骨干力量,投入前沿民生科技战略产业,围绕社会需求进行急需、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开展各项有关民生科技创新科技活动。
积极承接国家对应的行业重大专项,争取国家、省部级对山东省民生科技发展建设的政策和投资,充分利用山东省环保、生物工程、中医药等技术和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通过发挥区域优势资源聚集效益与效应,在细分行业中形成相对优势,使行业优势和民生科技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不断提升,实现山东省民生科技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