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富,杨裕鹤
(云南省鹤庆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云南鹤庆671500)
农村地区摩托车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伤亡特点、原因及对策
杨才富,杨裕鹤
(云南省鹤庆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云南鹤庆671500)
在农村的道路上驾驶摩托车,由于车速高、缺少保护设施,且驾驶员驾车常在车海人流中穿插行驶,加之其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农村地区道路状况较差,故事故发生率极高,伤亡率高,为此,特对农村地区摩托车驾驶员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特点、引发的原因及对策作较系统的研究。
法医学;摩托车;驾驶员;交通事故
(一)以头部损伤最多见,发生死亡率高
摩托车驾驶员倒地造成的损伤最常见,占摩托车事故发生死亡的80%以上,多为重型颅脑损伤。颅骨开放性损伤多于闭合性损伤,主要是颞顶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颅底骨折线多横行,经蝶骨大翼后及垂体凹,有人将这种骨折称为骑摩托车者骨折(the motorcyclist's fracture)。骑摩托车者骨折中,单纯性的颅骨骨折较少见,常伴有颅内出血及脑组织的挫(裂)伤,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血肿、脑挫裂伤等,其中脑组织的挫裂伤常常是对冲性的,约占事故损伤的80%。这类损伤多数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改变,如昏迷、呕吐、抽搐、双瞳孔不等大,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颈强直、巴氏征(+)等,严重危及生命。若有头盔面罩保护时,头面部及额部不易发生损伤,但可发生颈椎骨折、脱位、出血等。
(二)上肢易受挫擦伤
事故发生时,因驾驶员双手露于车外驾驶,较易与对方车辆或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擦划,造成腕部、手部损伤。有的驾驶员上臂或前臂与摩托车把手相碰撞,受摩托车把手胶套凸出部分挤压,造成相对应部位出现花纹形状的皮内出血。
(三)下肢易骨折
驾驶员在突然发生事故时,其双下肢暴露于车外,易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相碰,尤其是膝关节,造成膝髌骨骨折和韧带断裂,股骨远端多呈髁间、髁上骨折。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倒地,也会造成下肢及骨盆骨折。
(四)胸部易受挫擦伤
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在被抛落的过程中,其胸部可与摩托车后视镜及把手发生擦划,出现条状或弧状挫擦伤。在与其他车或物体相碰时,亦可有肋骨骨折、肝脾破裂等。
(五)内脏易受损伤
摩托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发生事故,其胸腹部与物体碰撞,或从高空抛落到地面时遭到严重撞击,体表损伤不明显,但可能导致内脏破裂,特别是肝脏、脾脏、肾脏这些性质较脆的器官,因其内血管较丰富,破裂后出血量较多,不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六)腹部易受贯通伤
高速驾驶发生事故时,驾驶员易被摩托车身锐利物体或线性硬物造成贯通伤。
(七)会阴部及大腿根部内侧易受挫擦伤
发生交通事故时,摩托车油箱会造成驾驶员的会阴、阴囊和大腿根部内侧等部位的擦挫伤,甚至撕裂,严重者可致耻骨支骨折,造成膀胱、尿(阴)道挫裂创,有的在大腿根部内侧出现摩托车油箱上商标凸字印痕样皮下出血。
(八)有时造成头颈或肢体离断
高速驾车发生事故时,驾驶员易被车挡风玻璃,或其他锐利物切面,或线性硬物形成切割性挫裂伤,或被尖锐物造成穿通创,甚至头颈或肢体离断。曾有人驾驶摩托车高速行驶时,因未注意到一条因风吹落的电线横悬在公路上方,使驾驶人颈部被电线完全切割致头颈离断。
(九)时有发生烧伤
被烧伤不多见,偶有发生,多见于车辆因碰撞起火,或与其他载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时,易燃易爆物品爆炸起火造成烧伤。
(一)“三无”驾驶摩托车的后果
农村地区驾驶员法律意识淡薄,大部分农民认为平时就在家骑,没必要办证落户。就是办证,也是“一人办证,全家都用”,随意将车交由家庭其他成员驾驶,更甚者交给未成年人驾驶,没有一点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因农村地区驾驶者无牌无证无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受害者医药费、治疗费、死亡赔偿金等问题难以及时到位,容易引发个人上访、集体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斗殴致人伤亡的暴力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二)酒后驾驶摩托车的后果
在农村,婚丧嫁娶红白事较多,宴席间觥筹交错你来我往,喝完酒后意识模糊,在驾驶摩托车各自回家过程中,反应迟钝,行为失控,平衡失调,遇有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而导致悲剧发生。其次,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者较多,节日回家闲暇时相互串门,总拿酒来助兴,酒后又喜欢骑着摩托车出去玩,互相飙车,超速行驶,导致摩托车事故多发造成人员伤亡。
(三)未戴安全头盔驾驶摩托车的后果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驾乘人员或摩托车遇物稍有刮擦,或经过泥泞湿滑的道路时,车辆容易失控发生事故,驾乘人员会因不按规定戴安全头盔,在发生事故时,车辆倒地或与其他车辆碰撞,驾乘人员身体特别是头部直接作用于地面或其他车辆上,容易扩大和加重驾乘人员的伤害。若驾乘人员戴有符合安全标准的摩托车头盔,就是发生了交通事故,头盔起到缓冲作用,保护驾乘人员头部,也能减少人员伤亡。
(四)农村路况复杂的后果
乡村道路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摩托车驾驶员法律意识淡薄,不按规定各行其道,甚至逆向行驶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一)广泛宣传,让交通法规深入人心
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切实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有效治理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搞好摩托车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由于摩托车和驾驶人员的管理难度大,仅靠公安交管部门单兵作战是难以凑效的,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效果地开展整治工作。工商部门深入县、乡(镇)摩托车经销点,认真开展合法经销的检查指导。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把工作深入到每村、每户、每个村民中,并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通过农村集市、交易会等进行宣传版画、事故案例逐村巡回播放、集中村民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法规的学习等方式,使每个村民意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加强摩托车上牌办证、年审和办理摩托车驾驶证等“源头”管理。要落实县、乡(镇)、村、社四级协作机制,将责任制落实到村委,把交通管理工作作为乡镇、村级干部年终绩效考核内容,使乡镇、村委、各单位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全面形成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
(二)加强巡逻查处力度,对场镇乡村路口重点监控
针对农村无牌无证摩托车较多的现实,交警路面中队要全力以赴,加大巡查力度,在乡镇逢集交通流量高峰期,重点把守好场镇各乡村路口,对乡村道“赶场”摩托车进行检查监控,让无牌无证摩托车无空子可钻。同时要加强“所队联勤”,联合辖区派出所上路进行查处,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把整治触角向乡村延伸,使无证无牌摩托车出现一辆,打击一辆,尤其是对肇事逃逸的摩托车驾驶人从重从严处罚,真正使车辆无牌无证上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三)抓服务,方便群众办理摩托车上牌入户
解决摩托车无牌无证,交警部门要强化路面控制,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控制无牌无证摩托车增长。要紧密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为摩托车下乡提供更多快捷、方便、贴心的服务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四)加强典型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有选择地通报近期发生的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喝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人乱穿马路、乘车人乘车时不注意等情况造成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以案说法,教育培养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生命只有一次”观念,引导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1]祝家镇.法医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赵子琴.法医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刘文,黄光照,麻永昌.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分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D631
A
1673―2391(2014)11―0169―02
2014-08-07 责任编校:李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