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华存
小型病险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崔华存
(马龙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所 云南马龙 655199)
溢洪道是小型水库汛期洪水下泄的唯一通道,在多年来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评价、初步设计及施工管理中发现溢洪道存在的问题,若不加以注意,形式上加固一件、脱险一件、达标一件,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势必给工程埋下新的安全隐患,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溢洪道 除险加固 设计 问题解决
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马龙县小(二)型水库普遍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问题,严重危及大坝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全县小(二)型水库中有病险水库156件,占其总数的83%,在病险水库中,有138件未完全衬砌,甚至未衬砌造成病险,占病险水库总数的88.5%。按云南省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报告,5年内(2011年—2015年)全面完成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马龙县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开展了3年,溢洪道是水库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承担着泄洪任务,溢洪道设计是此次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设计中对存在问题是否能处理得当,不仅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施工难易,更主要的是对工程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溢洪道的合理布置和选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本文对溢洪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1径流面积与流域参数不准确
(1)小(二)型水库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径流面积量算不准确。
(2)通过50多年的运行,径流区人类活动频繁,如修路、采石、采砂、采矿、建房等。造成原设计的引洪工程现已丧失引洪功能,原未设计引洪工程现有外流域引水,径流面积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由于主河道确定不准确,造成其长度不准,平均坡度计算错误。
1.2库容面积曲线不实
小(二)型水库属乡(镇)、村委会、村(组)所辖,(1)为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将水库库容扩大上报。(2)完工时未达到设计规模,按设计规模上报。(3)勘测设计工作滞后,工作人员不务实,估列上报,人为降低或加大库容和规模。
目前已实施完成的63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来看,其中3件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的规模还比一般小(二)型病险水库差,6件一般小(二)型病险水库规模已达到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规模(坝高大于10m,且库容大于20万m3的小(二)型病险水库)。
1.3平面布置方案不合理
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变化,投资及施工技术条件的制约,采取一些平面折线、急流陡坡甚至急流交叉等不合理的布置方案,对泄流十分不利,造成泄槽水流折冲摆动、翻出边墙,许多水库的溢洪道为土质边坡未衬砌,时有塌方发生。其抗冲能力很低,布置不当,极易威胁工程的安全运行。
溢洪道进口段距坝体过近甚至边墙与坝肩相连。在平面布置上,(1)溢洪道进口段离坝肩太近,加之未进行有效衬砌,泄洪时一旦发生冲蚀现象,将危及大坝安全。(2)进口段衬砌边墙与坝肩相连,受当时技术、建筑材料、资金及设计标准等因素,砌体粘结材料以石灰砂浆为主,砂浆老化脱落,衬砌体整体结构差,同时衬砌体与坝体结合面处理不彻底,溢洪道行洪时,一方面库水沿结合面而进入坝体,另一方面从衬砌体直接进入坝体,产生接触冲刷破坏。
溢洪道出口离坝脚过近,泄槽末端、消力池及送水渠与坝脚相离太近,容易发生横流冲刷,更易危及坝脚安全。
溢洪道出口无归河渠道,自1982年包产到户,农民们私挖乱开,有的甚至耕种到大坝保护区范围内,侵占河道,造成洪水无排泄通道。
1.4轴线布置不合理
在溢洪道布置时,未综合分析研究,凭经验按地形布置,未按地形和地质条件布置,部份溢洪道陡坡比降过大,布设在土质的山坡上,有时省略一些不应省去的工程措施,如溢洪道底板与基础之间没有做好必要的反滤结构,溢洪道渗水和地表水渗入后,不但造成结构稳定性差,而且极易出现山体滑坡现象。
1.5控制段的选型不准确
由于小(二)型水库大多在坝肩开挖一条槽将洪水引至下游,在溢洪道控制段上很少设堰体,而洪水调节计算时堰型采用宽顶坝,计算公式选错,计算成果出现错误。
1.6运行不当、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我县遭受连续四年的特大旱情,加之多种产业结构都经过了相应的调整,因此,一些水库的功能也随之出现了调整,由原来传统上仅服务于农业灌溉,转向了城镇供水、工业供水、水产养殖以及旅游业等的功能转变,对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用水户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许可,人为加高溢洪道堰顶高程,增加蓄水量,改变了水库的运行工况,使水库调洪库容减小,不能发挥水库的调洪、滞洪作用,加之大坝病险,晴天塌坝的事件在我县也曾发生过。
由于管理人员工资及维护资金未落实,对水库的管护只局限于看库守坝,每年汛前、汛中、汛后各检查一次,形成重建轻管现象,造成溢洪道内坑坑洼洼、杂草丛生、淤积严重,严重影响其正常行洪。
为满足水库大坝防洪达标,需对溢洪道进行改造加固处理,溢洪道的设计不是独立的,它是枢纽工程重要的三大件之一,必须与大坝、输水隧(涵)洞统筹考虑,布置方案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而且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土石坝小型水库溢洪道投资约占枢纽工程总投资的1/4—1/3。故溢洪道处理方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做好小(二)型病险水库溢洪道设计,准确掌握基础资料,选用的设计标准恰当,直接关系到整个除险加固工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1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掌握基础资料
(1)水库径流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径流面积发生变化,必须深入径流区对分水岭界线,是否存在外流域引洪(水),原来的引洪(水)设施是否发挥其引水功能等,应重新复核径流面积、主河道长度和平均比降。
(2)小(二)型水库因库盆条件差,建坝时绝大部份水库均把筑坝土料场选在库区正常蓄水位以下,以便增加库容,与勘测时量算的库容存在差距;或因多年淤积,减小了库容;或因建设前期勘测设计工程滞后,工程完工时未达到设计规模,上报库容偏小;或因工程完工时规模超过设计规模,上报库容偏大。从而许多水库注册登记资料与水库实际相差甚大。人为增大滞洪库容,造成调洪水位偏低,形成新的潜在的安全隐患。应合理安排在大春灌溉结束后实测库区地形图,确保洪水复核的准确性。
(3)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地勘工作薄弱,地质勘探极少,甚至仅对地表作简单的地质描述。一般工程仅在坝轴线两端各布1个孔,大坝的最大断面坝顶、上游坡、下游坡各布1个孔,共5个孔。对输、泄水建筑物轴线上未布孔,未能查清地质构造、岩性、岩层的倾向以及不利地质条件,建筑物的布置仅局限在地形上布置,未结合地质条件布置,会造成建筑物结构失稳和山体滑坡现象,形成新的安全隐患。
应重新对枢纽区进行地形测绘,按现行《溢洪道设计规范》对现状溢洪道平面上进行调整布置。
2.2设计洪水及洪水调节计算
由于小(二)型水库资料短缺,同时径流面积小,主河道短、坡降偏陡、洪水汇流时间短、洪水位上涨速度快,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设计洪水可采用暴雨推求洪水和推理公式进行计算,并对两种方法的合理性进行检查,一般采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较为合理。准确判别控制段的堰型,选用与其相应的出流公式进行洪水调节计算。
2.3规划布置
依据枢纽区平面布置图、地质图、纵横地质剖面图,对现状布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转弯段尽量平缓,进出口在平面上最好布置成直线,并分别与坝肩、坝脚有一定距离。纵断面设计应根据地质剖面图选用缓坡、陡坡或多级跃水等形式,做到经济合理结构安全。
2.4在小(二)型除险加固设计中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
(1)水库供水范围扩大,又具备扩容条件,可采取除险加固与扩容同步实施。
随着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河道生态与环境要求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需要,水库的功能也随之出现了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服务于农业灌溉转向了城镇供水、工业供水、水产养殖业以及旅游业等的功能转变,因此,对水库原设计功能的定位应进行复核,对水库任务进行合理调整。
水利部、省水利厅为积极稳妥推进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不扩大规模(既维持堰顶高程不变)的硬性要求。但水库供水范围扩大,又具备扩容条件(径流面积满足、坝轴线短、地形地质条件好)的可同步实施,培厚加高3~5m,库容可扩大一倍甚至几倍。若不同步实施,一旦扩容,已完成除险加固的大部分设施无法利用,势必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同时也避免用水户在溢洪道内挡小坝,改变水库的运行工况,对大坝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2)对大坝欠高、径流面积小、来水不足的大坝可适当降低堰顶高程。
这种情况与《指导意见》也不符,但由于当时前期工作设计滞后,对来水过程不清,水库规模确定不合理。完工时规模过大,造成来水量不足,多年蓄水达不到设计规模。可适当降低溢洪道堰顶高程以满足防洪达标,以及下游河道的生态用水。
本文根据多年来在土石坝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实施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对溢洪道的布置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库汛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供相关工程的同行们参考。
1. 吴持恭主编.《水力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1982年11月第二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12月.
3.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1日.
4.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无闸控制溢洪道水力设计》.水利出版社.1981年3月.
5.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主编《水工建筑物》.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6月.
10.3969/j.issn.1672-2469.2014.03.022
TV65
B
1672-2469(2014)03-0062-03
22作者简介:崔华存(1965年—),男,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