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思考

2014-04-07 05:27文申明
文教资料 2014年33期
关键词:课外竞赛科技

文申明

(中国计量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学工办,浙江 杭州 310018)

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思考

文申明

(中国计量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学工办,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强化学生创新意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分析了目前学校在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一些思考。

大学生 课外科技活动 存在问题 原因 深化思考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涉及大学的方方面面。高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课外科技活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启示

在美国,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计划、课外科技活动,为本科生提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或者开展创造性活动的机会。自1998年卡内基教学基金会资助下的博耶委员会发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以来,建构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体系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本科生科研、课外科技活动是这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国内自1989年以来开展了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如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对引导在校大学生掌握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力开展。在1997年,更是明确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科技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三下乡”重要内容被放在首位。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向纵深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三大功能,即出人才、出成果及导向功能的认识愈来愈清晰,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开始成为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国家、社会和高校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了一定条件和支持,目前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这项工作在不同高校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高校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达到应有水平,基于此类现状,如何更加深入而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总结。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体系不完整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高校扩张迅速,高校的教学与课外科技实践难以达到合一,虽然很多高校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列为A类竞赛(最高级别竞赛),在学校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广、发动,对学生和老师的场地、器材、经费也尽可能提供便利,以各类竞赛作为对教学不足的补充,但参与其中的学生仍是少数,进入这些竞赛复赛、决赛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进入决赛拿奖的学生可以凭借竞赛成绩获得如学分认定、加分、奖励等,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影响,没有益处的。经费、场地、师资等支持毕竟有限,达不到全面覆盖,对大多数只是参与竞赛而没有获奖的学生,哪怕是获得学院奖项、学校奖项的学生,也无法得到一定的学分认定。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因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如科技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跟不上规模招生的速度,很多学校的课外科技活动工作都是由年级辅导员承担,虽然有一些专任教师、教学秘书等人员兼任,但没有专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开展这项工作,课外科技活动没有纳入教学计划中,没有列入必修课,跟日益增多的学生的的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对学生形不成大刺激,最终使得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体系构建出现不合理、不完整的问题。长此以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来了又去,教育体系不完整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与升华。

2.课外科技活动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外科技活动的质量是大学生科技活动这一“实体”满足大学生对科研实践的锻炼需要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科技能力需求。高校要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使得科研能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质量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提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质量,而目前,我们的科技活动因活动的时间、场地、经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对它们进行指导和管理时,要使各类科技活动开展的成绩达到预期很难,很多高校对开展科技活动的过程质量和科技活动产生成果之后的成果质量评价做得不够“有理、有力、有节”,学生对科技活动的认可度、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比例、科技活动的学术性、校园科研氛围、激励措施和制度、学生整体科研能力、科研立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做得都不到位;对其成果质量的评价如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对社会的影响等展开的评价也不深入、不客观。

3.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创新不足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随着经济形式、科学技术、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而更新,虽然每个课外科技活动都有相关责任部门确定相应主题,但是由于各高校在结合实际的过程中,部分人员对课外科技活动的理解不能突破原有模式,即大部分高校只注重教学,忽略实践;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能力的培养;重视课堂的纪律、“形象”,忽视课外综合能力培养的结合。这样的做法形成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理论、知识、课堂无论是时间成本、物质成本、人力成本都非常经济、省事,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创造各样能力培养的途径、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其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非常高,直接后果是学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形式因为其教学场地的局限,教学内容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手段年复一年更新很少,显得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足,多种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大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创新创造精神。

三、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思考

1.建立和完善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体系

各高校要成立党政领导“挂帅”,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科技活动责任人组成的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学校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把课外科技活动纳入学校的整个教育计划中,为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开设相关必修课程,全部学生参与进来后,教务处、团委、二级分院等围绕学生特质,结合当下社会环境,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关课程的活动内容、开展时间、教学环节等,给开展科技活动的责任人、组织管理者一定的工作量,同时出台相应政策,明确考核标准和教学目标,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的学生素质教育提升计划联系起来。学生只要参与,不管有没有获奖,根据其态度、竞赛分数等都给予一定学分认定,参与各类课外科技活动的学分必须达到规定的分值才能安全毕业,拿到毕业证、学位证。这样整合学生、指导教师、组织者管理者等,对学生有要求,对指导教师、组织者管理者有考核,促使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在教育计划内形成规范。

2.建立完整的课外科技活动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课外科技活动质量评价体系,即完善课外科技活动质量评价的两个方面——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质量和课外科技活动的成果质量,对这两方面进行科学的、严格的、规范化的监督管理。在过程质量的评价方面,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相关措施(活动实践、地点、参加人员、组织者、管理者等)和制度的可行性(安全制度、奖励制度、活动内容和方式等)、课外科技活动的含金量(学术性、科技型、社会效益)、课外科技活动对校园氛围的营造、相关人群对课外科技活动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课外科技活动的成果质量评价方面,我们要注重对课外科技成果的科学性(操作和使用科学)、创新性、实用性、数量、社会效益(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学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进行评价。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课外科技活动质量评价体系,对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严格的监督管理,才能稳步提高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质量,使之取得丰硕成果,为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

3.创新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学校优势,改革课外科技的内容和开展形式,切实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长期、高效地根据学校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学生特点,从不同角度,分层分类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在紧紧围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科学性原则(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研究开发的计划及运用手段、方法都科学)、实用性原则(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可以预见的成果应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现在或者潜在的应用价值)及适应性原则(课外科技活动要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校环境条件,以及学生业余爱好者时间精力相适应)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结合社会热点、结合时代需求、适合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同时我们要很好地借助其他力量,如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自愿组织发起的兴趣型和专业型社团,鼓励和支持这些课外科技社团、协会开展有特色的各类讲座、比赛、交流活动,以作为学校正式团体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的有益补充。

[1]石新明,王庆华,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1(3).

[2]伍飞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质量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9).

[3]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4]陈艳,曹然然.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5(4).

猜你喜欢
课外竞赛科技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科技助我来看云
我看竞赛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