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际金融抹不去的那些记忆

2014-04-06 06:46陈莲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欧元区经济

陈莲

2013年:国际金融抹不去的那些记忆

陈莲

旧年的日历虽已翻尽,回看依然是多事之秋的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新兴市场的经济疲软和金融动荡,冲淡了发达国家走向同步复苏的喜气,全球产出增长率仅为2.4%,低于上一年的2.6%。但2013年的国际金融又真乃谓风云际会,这段历史在人们的记忆中更不会轻易抹去。

美联储缩减Q E规模 全球货币政策再现分化

在全球金融市场紧紧的追踪之下,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份开始,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缩减至750亿美元,资产支持证券和国债的购买每月各减少50亿美元。同时,美联储强化了保持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强调超低利率将延续相当长时间,利率很可能在“失业率降至6.5%以下之后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就发达国家经济体内部而言,各国经济复苏力度不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也难同步。美国在高新技术、房地产及页岩气等因素的带动下,经济数据持续向好,金融市场稳定向上,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态势比较明确,故此美联储启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缩减计划。与此同时,尽管欧元区经济已经踏上了复苏之路,但其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明显,复苏仍存在脆弱性和不均衡性,从而制约了欧央行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和可能。

危机虽已渐行渐远,全球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也势在必行。但各国央行仍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回归常态化过程,而何时退、如何退又将考验着中央银行决策者们的智慧。

新兴市场金融动荡 资本流动波动加剧

2013年5月22日,美联储首次释放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信号,国际资本大举撤离新兴市场,造成拉美、亚太等地区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债市动荡。在全球货币宽松环境即将生变的今天,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给新兴经济体的金融稳定带来隐患。

2013年二季度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受此影响,5月底至8月底,因预期美联储将采取缩减QE规模的措施,国际资本大举回流美国,新兴市场掀起轩然大波,汇市、股市和债市同时出现了大幅波动。即使9月美联储并未如期开展缩减QE行动,资本外逃局面缓解,大进大出已成为今年国际资本流动的主旋律。而国际资本流动的剧烈波动,对因国内储蓄不足而长期依赖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来支持经常项目逆差和国内巨额投资的新兴经济体影响极大。

日经指数站上1.5万 日本经济暗藏隐忧

5月23日日经指数摸高16000点,达15942点,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得益于私人部门良好预期,股指站稳15000点。截至12月23日,日经股指收盘15870,年内已上涨超过50%,印证了日本经济稳步复苏。但由于其拙劣的外交伤害了别国的感情,令其复苏背后的隐忧挥之不去。

日元迅速贬值,企业信心不断回升,日本股市大幅上扬。“安倍经济学”也正在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显示有效作用。“安倍经济学”在取得暂时出色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2%的通胀目标与巨额政府负债之间的政策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提高消费税率的财政政策对日本经济形成了不利冲击;激进的货币政策促使日元大幅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日本上半财年贸易逆差约为5万亿日元,10月贸易逆差又刷新了纪录,巨额贸易逆差减弱了日元贬值的正面效应。

欧洲经济重见曙光 银行业联盟即将成形

2013年是欧债危机的转折点,受一系列正面因素的带动,欧元区重现复苏曙光。2013年9月,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率达到0.3%,从而摆脱了此前长达6个季度的负增长。10月16日,欧盟财长会议正式批准欧洲央行成为欧元区银行业单一监管机构,为推动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在经历了自成立以来的最长衰退期后,欧元区经济在下半年进入复苏轨道,国际资金开始回流,提振了欧元区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表现。除降息外,欧洲央行也在讨论进一步宽松的政策选项,并已做好负存款利率的技术准备。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业联盟也是巩固欧元区经济复苏成果的关键。当前欧元区金融压力指标已回落至接近危机前的水平,但银行融资压力仍是影响金融稳定的风险之一。全面快速落实银行业联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需要。

新兴经济体合作再深化“金砖”国家筹建开发银行

2013年3月27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领导人在德班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各国领导人就深化经济金融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重要部署,同意建立一个新的开发银行,以便有效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于加强各国间的联系与合作均持开放态度。而要实现经济成长,资本不可或缺。“金砖”国家通过加强合作,有望推动全球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只有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各新兴国家才能争取主动权,提升话语权,维护自身利益,实现更大发展。

债务风暴再度升级 美国政府又现停摆

2013年10月1日,由于民主、共和两党未能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达成一致,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约80万雇员进入强迫休假状态,另外有130万雇员进入无薪工作状态。10月16日晚,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为政府临时拨款和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至此,长达16天的政府停摆暂时告一段落。

近年来,财政政策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极具争议的问题。这一问题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经历了2008年至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美国财政账户已严重失衡。2010财年联邦赤字占到GPD的近10%。其次,当下美国行政部门和参议院是一方,众议院是另一方,它们分属不同的政党控制,但都对财政政策拥有话语权,决定财政问题的权力须由以奥巴马总统为代表的行政部门与美国国会共享,两党之间的主要冲突点就成为达成决策的障碍。

日前,在两党支持下,美国国会刚刚通过了2014年和2015年财政计划,大大降低了再次发生政府运转意见分歧的可能性。

黄金市场“熊”占“牛”窠 大宗商品走势分化

2013年,国际黄金价格由年初的1700美元/盎司跌至年末的1250美元/盎司,跌幅近30%;同时,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疲软,除能源仍保持高位振荡外,工业金属、贵金属和农产品均呈现单边下行走势。各种因素叠加作用,加速了金价的“跳水”。

跻身全球十大货币行列 人民币国际化快马加鞭

2013年8月,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公布的全球交易货币排名中,人民币排在第八位,占比为1.49%。9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全球外汇交易统计报告,人民币在每日全球外汇交易量中占比2.2%,再次跻身前十名,在所有币种中排名第九。在SWIFT于12月公布的国际贸易融资货币中,人民币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货币。

2013年前11个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4.07万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的规模。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壮大。初步统计,海外人民币存量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7000亿元,在当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所占比重超过8%。中国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

美国力推TPP、TTI P谈判 全球贸易规则面临重塑

2013年6月17日,美国与欧盟领导人在八国峰会上联合宣布,美欧正式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并于7月8日举行首轮谈判。同时,美国还在加快推动由其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进程。2013年3月,日本宣布加入TPP谈判,TPP成员国数量增至12个。

TPP和TTIP是美国在全球贸易领域推行的“两洋战略”,其意图主要有两点:一是借助TPP和TTIP之力助推复苏。二是借助TPP和TIPP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当前,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全球贸易区域自由化浪潮兴起,美国希望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重握国际贸易的主导权。

上海自贸区挂牌 中国金融体改提速

2013年8月22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并于9月29日正式挂牌。这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这一事件发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速的强烈信号。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一个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是服务业开放,而金融业又是服务业的核心。

率先在自贸区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汇率、利率自由化。这三者是下一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欧元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欧元区一季度GDP增速向好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分享经济是个啥
欧元区2016年GDP增长1.7%
拥抱新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