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韵度自愔 隐秀有致
——略谈崔橹的绝句诗
王辰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晚唐诗人崔橹是一位工于诗歌尤其是咏物绝句创作的进士诗人。然而,目前所存的有关其人其事的资料并未引起我们足够地重视。因此,提起崔橹,或许对我们有些陌生,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透过典籍的载录来解读这位卓越的诗人。通过浅谈其生平经历,简述其创作状况,继而再以其佳篇名作为切口,就其创作风格进行深度解析,相信会全方位地把脉这位擅长创制咏物绝句的晚唐圣手。
崔橹;生平经历;创作情况;绝句风格
“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提到这两句耳熟能详的又颇具超然脱俗韵味的诗句,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晚唐的那位工于绝句创制的诗人崔橹。是的,上述两句正是出自其赞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摇曳飘逸、雅丽端庄的莲花的两首著篇:《莲花》、《残莲花》中的佳音。
谈起崔橹,或许对我们有些陌生,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透过典籍的载录来解读这位卓越的诗人。通过梳理其人的事迹,整合其著述,稽考其创作状况,尤其是关注其诗篇特别是绝句的风格,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上的剖析会对较为全面地把脉崔橹有所裨益。
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个不太熟悉的人有一个精要性的了解,有关其人的简介无疑是最迅捷、最便利的选择。尽管有些辑录或语焉不详,或舛误百出,或逻辑紊乱,但是绝大多数的记载大体上是准确的,可供信赖的。因此,这些简介就成为我们认识这个人的最基本的参考依据、最有价值的佐证凭照。对诗人崔橹的观照亦可如此。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有言:“崔橹,生卒年不详。橹,一作‘鲁’。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宣宗大中中登进士第(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谓僖宗广明间进士),仕至棣州司马。”《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道:“崔橹,唐荆南人。僖宗广明间登进士第,仕至棣州司马。”《全唐诗诗人小传》辑录:“崔橹,大中时举进士(一作广明中进士),仕为棣州司马。”《唐诗鉴赏辞典》附录中的诗人小传叙:“崔橹,荆南(今湖北荆州地区)人。大中进士,一说广明进士。官棣州司马。”《唐人绝句选》中说:“崔橹,生卒年里不详,大中(847~858)中进士,做过一任棣州司马。”《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又言:“生平散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五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九。”而《唐才子传》则曰:“鲁,广明间举进士。”此外,《唐才子传》中记载了一则有关诗人崔橹的逸闻趣事:“颇嗜酒,无德,尝醉辱陆肱郎中,旦日惭甚,为诗谢曰:‘醉时颠蹶醒时羞,麹蘖催人不自由。叵耐一双穷相眼,不堪花卉在前头。’陆亦谅之。悠悠乱世,竟无所成。”
崔橹的“橹”,据《新唐书·艺文志》、《唐诗纪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全唐诗诗人小传》、《唐人绝句选》及《唐诗鉴赏辞典》附录中的诗人小传等俱作“橹”,而《唐才子传》则作“鲁”。 笔者这里依据《新唐书·艺文志》与《唐诗纪事》,把“鲁”作“橹”。《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与《唐才子传》俱作“广明间科举及第”,而《唐诗纪事》和《唐人绝句选》则作“大中时进士”。此外,《全唐诗诗人小传》、《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唐诗鉴赏辞典》附录中的诗人小传均持“大中时登进士第”的观点,又注云:“一作广明中进士”。笔者结合《唐诗纪事》、《唐人绝句选》、《全唐诗诗人小传》以及《唐诗鉴赏辞典》附录中的诗人小传的记录,认同崔橹为“大中时进士”。有关崔橹的生卒年份,有的说不详,有的压根只字未提,姑且存疑,笔者暂作不详处理。关于崔橹的籍贯,各家基本一致:湖北荆州人氏。另外,关于崔橹仕途生涯的官衔,各书记载完全一致:仕至棣州司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诗人崔橹进行如下的履历还原:崔橹,晚唐诗人,生卒年份不详,宣宗大中年间登进士第,荆南(现今湖北荆州地区)人,曾做过棣州司马。通过上面对崔橹其人的简介进行粗浅地分析筛查与归纳总结,一个相对清晰的人物轮廓就勾勒出来了。
罗宗强先生在其《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一书中涉及到晚唐(敬宗宝历初至宣宗大中末)时期诗歌的创作思想转型时有段这样的分析:“诗歌思想的最明显的转变,是创作于理论都很难再找到‘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重功利倾向了。尚实、尚俗、务尽的诗歌思想,正在失去它的影响。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转向写个人情思。视野内向,很少着眼于生民疾苦、社会疮痍,而主要着眼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个人生活情趣。”而《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晚唐和五代诗歌只能走向个体心灵的深处,诗人只能不断地倾诉着自己的无限忧伤和绝望。杜牧的情致俊爽,李商隐的绵邈凄迷,温庭筠的绮丽秾艳,虽各有千秋,但实际上皆是通过对内在情感的沉湎,而求得一种在世的超脱。”因此,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时代、社会背景下,诗人崔橹的诗歌创作思想与整个诗坛的诗风动向是保持一致的。
《新唐书·艺文志》有言:“崔橹《无讥集》四卷。”《直斋书录解题》有云:“《无讥集》四卷,唐崔橹撰,僖宗时人。盧校本‘讥’作‘机’。校注曰:唐志:‘讥’作‘机’。”《全唐诗诗人小传》则说:“《无机集》四卷,今存诗十六首。”《唐诗鉴赏辞典》附录中的诗人小传中有这样一笔:“《全唐诗》存其诗十六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中则称:“慕杜牧为诗,才情丽而近荡,尤善咏物。有集,已佚。”《唐诗大辞典(修订本)》谈及此则曰:“王定保称其慕杜牧为诗,‘才情丽而近荡’,‘尤能咏物’(《唐摭言》)。 有诗集《无机集》(或作《无讥集》)四卷,佚。《全唐诗》存诗15首。”《唐人绝句选》这样写道:“崔橹工诗善文,诗学杜牧,长于摹景咏物,多抒失意之情。《唐摭言》说他有《无机集》三百篇,已不存。”而《唐摭言》中有这么一段:“崔橹慕杜紫微为诗,而橹才情丽而近荡,有《无机集》三百篇,尤能咏物。如《梅花》诗曰:‘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来天。’复曰:‘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山寺》诗曰:‘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如此数篇,可谓丽矣。若《莲花》诗曰:‘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此颇形迹。复能为应用四六之文,辞亦深侔章句。”除此之外,《唐才子传》与《诗话总龟》中关于崔橹的诗歌创作则有较多笔墨。但是,两作者的态度显然是一褒一贬,分庭抗礼。《唐才子传》这样称誉道:“工为杂文,才丽而荡。诗慕杜紫微风范,警句绝多。如《梅花》云:‘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来天。’又‘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莲花》云:‘何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清香尽日怜。’《山鹊》云:‘一番春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嘴香。’又《别题》云:“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等,皆绮制精深,脍炙人口。诗三百余篇,名《无机集》,今传。”而《诗话总龟》在评点崔橹诗歌时则对此做出如下的批论:“《诗史》云: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如崔鲁《山鹊》诗云:‘一林寒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张林池上》云:‘菱叶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没舸行时。’《莲花》云:‘何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清香尽日怜。’皆浮艳无足尚,而昔人爱重佳作。”
由此可得,崔橹的创作情况在笔者条分缕析,融汇取舍各家叙述后,经过一番取长补短但又力求尽善尽美地整合,可以有以下叙述:崔橹作诗向前辈诗人杜牧学习,并且善于文章创制,才情丽而近荡,尤长于摹景咏物,多抒发失意之情。有《无机集》四卷三百篇,今已散佚。《全唐诗》存其诗十六首。
《唐诗纪事》中关于诗人崔橹的诗歌有这样的记录:“《春晚岳阳城言怀》云:‘烟花零落过清明,异国光阴老客情。云梦夕阳愁里色,洞庭春浪坐来声。天边一与旧山别,江上几看芳草深。独凭栏杆意难写,暮笳鸣轧调孤城。’《华清宫诗》云:‘银河漾漾月辉辉,楼碍星边织女机。横玉叫云清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障掩金鸡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珠帘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草遮回蹬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杆。’‘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如《梅花诗》曰:‘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复曰:‘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山鹊诗》曰:‘云生柱础降龙地,露洗林峦放鹤天。’《莲花诗》云:‘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山路见花诗》曰:‘晓红初折露香新,独立空山冷笑春。春意自知无主惜,恣风吹逐马蹄尘。’《岸梅》云:‘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笔者认为崔橹的绝句风格有两大特点:(1)语辞清丽、画面鲜艳;(2)借景抒情、意深境远。
(一)语辞清丽、画面鲜艳
提到崔橹的绝句,就不得不讲《过蛮溪渡》:“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山口断云迷旧路,渡头芳草忆前年。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这首诗不仅意象丰富(涉及到诸如杨、发、雨、烟、马、桥、船、山口、云、路、渡头、草、身、道、诗、钱、楚台、船、日等一连串意象)而且特别密集就使得诗歌的画面感很强。语言清秀明丽(例如:绿杨、雨如烟、渡头芳草、钓船等等),形象生动(譬如:危桥、独唤、断云及其他一系列修饰名词)。此次过蛮溪渡,是前年从此过去后,时隔多日,旧地重游,当日正值春雨,由于只有一匹瘦马陪伴,无同行相随,故倍感凄凉。于是尝试寻找昔年的路径,追忆前尘往事,依旧是形单影只。情感细腻哀婉,可谓是字字悲绪,句句愁情。短短的五十六个字就勾画出一幅凄迷的场景,令人顿生美景抒伤情之感。
由于崔橹擅长撰写咏物的绝句,又极力推崇杜牧的作法,并借以提高他自己的诗作风韵。因此,他在盛夏面对幽清玉洁的莲花,就能自然吟出饶有风调的佳句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到了隆冬面对凌霜傲雪的梅花,也能手舞足蹈地脱口而出道:“强半瘦因前夜雪,数枝愁向晚天来”。
(二)借景抒情、意深境远
谈起崔橹绝句的第二个特色,肯定避不开众所周知的一首诗:“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华清宫三首<其一〉)。末尾两句“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经常为人传诵。作者崔橹是凭今吊古,感时伤怀,抒发人去楼空的悲慨。一说起华清宫,大家会条件反射地想到杜樊川的那首流传千古的讽作:“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这组诗,是过骊山华清宫时,借历史陈迹而对安史之乱这一影响唐朝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引发的思考。他追原祸始,对荒淫误国的唐玄宗大加鞭挞,对奢侈贪婪的杨贵妃深刻讽刺,对谋反叛乱的安禄山无情抨击,目的也是给当朝皇帝如唐敬宗之流,敲响警钟。”崔橹这首诗也是极写天宝之乱以后华清宫是荆棘丛生,凋敝不堪。相传,唐明皇与太真妃曾夜半时分凭栏望月,对天盟誓:两人生生世世永无分离。现如今,玄宗,贵妃都已作古,雕阑玉干虽仍在,却无人凭倚再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佳话了。
再如崔橹的《三月晦日送客》:“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作者把送客的难舍难分与惜春的伤感迷离这双重惆怅巧妙而自然地糅合在一起,以伤春之情强化离别之意。并且在三、四两句中又抒发了一种期盼的情怀,同时期盼之中又流露出一种挽留之意。
《唐才子传》中对崔橹绝句的曾有这样的评价:“鲁诗善于状景咏物,读之如咽冰雪,心爽神怡,能远声病,气象清楚,格调且高,中间别有一种风情,佳作也。”笔者对此还是比较认可的。
由此可知,透过对崔橹诗作的剖析,我们可以水到渠成得出崔橹的绝句诗作的风格特色:(1)语辞清丽、画面鲜艳;(2)借景抒情、意深境远。
总而言之,通过粗略地叙述崔橹的生平经历,简要地分析崔橹的创作状况,浅显地对崔橹的名篇佳作进行详细观照,从而得出其绝句诗作的风格特色。笔者认为,这为之后更好地考量与探究崔橹的绝句大有裨益。
[1][清]彭定求.唐诗宋词全集·全唐诗[M].北京:北京东方圣碟科贸有限责任公司,2007.
[2]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周勋初.唐诗大辞典(修订本)[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3.
[4]张撝之,沈起炜,刘德重.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诗人(全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国学网.国学原典·集部·全唐诗·诗人小传·崔橹[EB/OL].http:// www.guoxue.com/qts/authers/qzz_1196.htm.
[6]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7]黄肃秋选.唐人绝句选[M].陈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8][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王大安校订,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9]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1]国学导航:国学导航·新唐书·卷六十·志第五十·艺文四[EB/OL].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xtsf/065.htm.
[1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阳羡生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4][宋]阮阅编.诗话总龟(共两册)[M].周本淳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5][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古诗词大全网:古诗词大全·崔橹·过蛮溪渡[EB/OL].http://www. 410.cc/gushi/36451.html.
[17]古诗词大全网:古诗词大全·崔橹·华清宫三首[EB/OL].http:// www.410.cc/gushi/36466.html.
[18]胡可先.杜牧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9]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0][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